下拉阅读上一章

第八十九章步步紧逼

  

  第八十九章步步紧逼

刘国杰也看着高九的决断。

高九的命令,根本没有隐藏的必要。也无法隐藏。

“大人,要不要,再那个荒村打一仗?”

刘国杰沉默。

手上死死的拽住了马鞭。

刘国杰击破郭英杰,作为元军少有的一场胜仗。让刘国杰得到了阿术的信任。

刘国杰此刻的任务,就是保持陆路畅通。

刘国杰要做的似乎是再来一次击破郭英杰的打法。

但是他已经看了整整一天了。

一天之内,这一支汉军在蒙古骑兵的注视之下,完全展开军阵的情况下,此刻已经行进的七八里。如果到那个村子,今天能行进十里。

这期间也有过数次小规模交战。

毕竟即便是平原之上,也不可能是一块完整的平地。

很多地方是没有足够大军展开的空地的。

比如有一条小河。上面只有一座桥。比如有一个池塘,挤占了空间,这个时候,汉军方阵都会进行变阵,从而警戒通过。

刘国杰在汉军变阵的空挡,派出麾下,进攻数次进攻。但是都损失惨重,折损数百。而对方仅仅战死几十个人。还是蒙古骑兵的箭术够精准,才有这样的成果。

刘国杰也安排了九节炮轰击。

但情况并不乐观。

原因很简单。

九节炮问题很大。最大的问题是,为了解决便携带的问题。牺牲了其他性能,比如射程。比如整体重量。

九节炮每一节都能由马匹带动,但是组装在一起却是很沉的。根本没有办法移动。

九节炮在火铳阵前,倒是能够轰击汉军军阵。但马上就遇见一个问题,那就是汉军的主动进攻。

没错主动进攻。

数百火铳兵,排着整齐的队列,只需向前挺进几十步,火铳的射程就足够覆盖九节炮了。而汉军行军这一段时间,九节炮只能发生两三枚炮弹。

这里面固然有蒙古骑兵对火炮操练很不熟练,但也有九节炮一些结构性的问题。

而面对薄薄的三列阵。火炮的杀伤力也是相当有限的。大部分打空,小部分才打进队列之中,多则杀三个人。少则只能杀一个人。

但一旦进入火铳的射程之内。火铳准头固然不够,但数量可以弥补质量,被火铳集火之后,是很难有活口的。

也就是说九节炮作为一款骑炮。他设计的初衷就是对付密集步阵。但没有想过对付火铳兵。

这样的试探之后,让刘国杰进退两难。

进攻没有胜算。

眼前的一切都无懈可击。最少刘国杰并没有看出机会。

而撤退,更是不难。

刘国杰可是知道自己身上的重担有多大。

一旦让汉军一部占领了北边的官道,大军撤退也就更难了。

刘国杰心生一计,说道:

“去派人将这个村子给烧了。我要看看,他们今天晚上怎么过夜。让下面人轮流在马上打个盹。今天这一战,要很长时间。”

“这------”

身边的将领有些犹豫。

蒙古骑兵长途奔袭的时候,是非常艰难的。几天几夜都在马上,在马上睡觉,在马上吃东西。只有这样的超强机动力,才有了蒙古铁骑的神话。但是自从南宋灭国之后,蒙古人也很少经历过苦战了。

蒙古人上一次艰苦卓绝的行军,恐怕还是忽必烈迂回大理,兀良哈台会师江陵。

“怎么不行吗?谁不行,让他跟我说。”

“是。”

随即一把火从那个荒村升起,越来越大。

这火焰似乎烧进了高九的眼睛里。

高九咬着牙说道:“好。传令,就地扎营。”

他不走了。

随着高九一声令下,方阵还是收缩。从六个方阵,形成一个大方阵。大方阵中间,无数将士将自己的铲子拿出来,就地挖掘。要在这里硬生生挖出一座营地来。

就这样从下午时分,到夜幕降临。周围只剩下荒村的余火,还在照明。

一座小城拔地而起。

大来一里方圆。长五百步,宽五百步,外围是壕沟,也就是取土的地方。城墙全部是土堆城的,还有一些大大小小的石头作为支撑。也尽可能将周围一些树木给砍了。作为建筑材料的一部分。

但即便如此,也不会太结实的。

估计淋上几日雨,就要塌了。

但是用来阻挡骑兵突袭,倒也合适。

红河平原地下水位并不高,将士们更是挖掘出一口水井。足够饮用。

高九让将士们分批休息。

大部分人并没有用帐篷。因为空间不够。留给每一个的空间,也只够就地躺下而已。

于是各部成建制的裹了一层毯子躺在地面上。

高九站在墙上,向外面看去。什么也看不见。似乎鞑子骑兵都走了。高九叫过来几个传令兵,说道:“你们现在走。回大营,告诉殿下,让他派杨承泽来。鞑子骑兵太难缠了。”

******

刘国杰就隐藏在黑暗之中。

就好像一个雕像。

沉默良久。

“撤吧。让大家去休息,明日继续牵制他们。我去见大将军。”

刘国杰是想要一场大战的。甚至他已经准备为这一场的大战牺牲掉自己的性命了。

但是他的理智让他,不能发动一场毫无胜算的战争。

他根本没有想到,高九能够在一个下午就建立这一座小城。

这城池有这样那样的问题,甚至刘国杰觉得,如果有骑兵高速撞上去,就能撞塌。但是作为警戒已经足够了。

刘国杰敢肯定,对面一定留够了警戒部队。

他即便夜袭,也不会有什么用处的。

今日之局面,已经不是一死能够解决得了了。他只能去见阿术,将情况给阿术说清楚。

“必须下决断了。”

*******

刘国杰连夜回到万劫大营。一进大营,就感受了军中死气沉沉的士气。他找了一个熟人问了一下。才知道今日战况之惨烈。一日之内,双方战死数千。

汉军损失万户一员,千户十几员,至于百户不可计算。

即便如此,也有三座炮台被摧毁。

更有一座炮台在摧毁之前,想大营之中,发射十几枚炮弹。砸死不少人。

死得人虽然不多。

但对军中的士气打击非常大。

傍晚之前,敌人撤退了。双方才堪堪收场。

但是又有一个堪称爆炸的消息传来。原来这一次主攻的是安南人。

这让元军上下,简直不能接受。

原因很简单,元军大规模收割安南军做军功的事情,才过去几天了。之前视作猪狗羔羊的安南军,摇身一变,居然能与他们打出这样的伤亡比了。

更重要的是。安南人太多了。

在安南人的地盘上,死一个安南人,能招来三个人。而蒙古大营中号称几十万大军,但本质上也不过二十多万。其中相当一部分还是水军。

这仗还怎么打?

刘国杰心中一紧,暗道:“必须劝大将军。”

随即求见阿术。

他进入阿术的大帐中。却发现阿术在写着什么。他偷眼看过去,没有看清楚阿术写什么,却看见阿术画得一张图,就是一张炮台攻防图。详细说明了。炮台在攻防战中的重要作用。

阿术说道:“战况不顺?”

“正是。”刘国杰说道。随即将这一战的情况,事无巨细的告诉了阿术。说道:“今后,与汉军火铳兵在野外相遇,想要击溃并非没有可能,但恐怕每一次都要天时地利人和了。”

“如果汉军要去的地方,行程一两百里。我绝对能找到机会。但是-----”

阿术说道:“你的意思我明白了。这才几十里路。根本找不到破绽。”

“正是。”刘国杰犹豫了一声,说道:“大将军。是时候撤军了。”

“怎么撤?”

一句话将刘国杰问住了。

刘国杰将自己放在阿术的位置上,顿时觉得这一件事情非常棘手。大军进攻与撤退,从来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在汉军追击之下撤军。决计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

骑兵固然要办。但是大量步卒该怎么办?

就行军速度而言,元军的步卒还比上汉军的步卒。

“除非放弃一部分军队。”刘国杰心中暗道。

但是这个建议,他不敢说出来。

毕竟放弃谁?这可是要命的事情。

万一阿术让他说放弃谁怎么办?说谁都是得罪人。而且是往死里得罪的那种。如果他不说,阿术让他发扬作风怎么办。

刘国杰对大元朝忠心耿耿,但却不愿意为他们人牺牲的事情。

刘国杰沉默不语。

阿术岂能不明白?

阿术说道:“你回去休息吧。尽可能拖住汉军。撤退的事情,我会安排的。”

“是。”

刘国杰刚刚出来,就看镇南王去见阿术了。

他心中咯噔一声,暗道:“这位怎么来了?”

镇南王闹那一场,现在看来,是拖累了整个大军的行程。

当时军中其实有很多将领是不愿意撤退的。让阿术不得不做出很多工作。来安抚下面的人。但效果并不是太好。

原因也是一样的。

在蒙古军功太重要了。有军功几乎就有了一切。金银财宝,政治地位。

第八十九章步步紧逼

你刚刚阅读到这里

返回
加入书架

返回首页

书籍详情 返回我的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