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4章 齐家赴宴
今日杜鸿羽下值下的早,还未到用晚饭的时候,看着天色还早。
两个小夫妻眉来眼去的,李月娘坐在上首笑呵呵的道:“好了,离晚饭还有一段时间,鸿羽回来也要更衣洗漱一番,你们小两口就先回你们自己的小院儿吧。”
“是母亲。”杜鸿羽拱手。
“是婆母~”祝兰溪紧跟着行礼。
祝兰溪和杜鸿羽双双行礼告退之后,杜幼菱扑到李月娘的身边坐下,搂着她的手臂:
“娘~你看二哥,二哥如今是有了媳妇儿高兴的什么都忘了,过不了几个月再有个小侄子或小侄女,二哥可要高兴的晕了头了~”
“你啊~”李月娘点了点杜幼菱精致的鼻子,“你个小促狭,这般说你二哥。”
“哈哈哈~我又没说错,二哥和二嫂这是感情好,我也替他们高兴啊~”
“是啊是啊,小夫妻俩感情好,就是天底下最让人高兴的事儿了。”
这个时候李月娘也觉得当时由着儿子,没有压着他早早的成婚,娶一个不喜欢的女子,是一件多么幸运的事情了。
如今虽说两人成亲的晚,可是两个人十分的相配,小夫妻感情好蜜里调油的,看着就让人心生欢喜。
“多好呀~”想着二儿子夫妻俩感情的甜蜜,随即李月娘的目光又看向了坐在一旁的老大杜星剑,和在一旁的大儿媳江清妍。
李月娘不自觉又叹了一口气。
说实话,江清妍这个大儿媳一开始进门,李月娘是极其欢喜的。
大儿媳一进门,就生下嫡长孙耀哥儿,在耀哥儿三四岁的时候又怀孕,为杜家诞育子嗣。
平日里江清妍,也十分有大家闺秀的做派,无论是长媳,还是长嫂,都做的格外好。
大儿媳和大儿子感情也好,疼爱耀哥儿,夫妻恩爱,母慈子孝。
家事打理的也妥帖,李月娘不知道省了多少事,心里对这个长媳,简直不能再满意。
可是自从耀哥儿三岁多的时候,大儿媳又怀了孕,李月娘当时也是高兴的很,谁知道自从有了小儿子,江清妍是怎么想的,偏心的没边,也不疼耀哥儿了。
这些年下来,大儿媳江青妍对着小孙子叶哥儿那真真是慈母心肠,可是对着大孙子耀哥儿越发的形容陌路了。
以前李月娘和杜怀川作为大家长,也试过将江清妍扭回来,可是却不得章法。
老大当时和她生了一回气,她害怕了哭着要改,可是改的却治标不治本,并未从内心深处开始重新耀哥儿。
以至于懂事了的曜哥儿越发不爱与母亲接触,承受她演出来的关爱。
这事谁一时半刻也该不过来,后来这两年耀哥儿在老二的教导下,学问进步的很快。
老大也是一门心思的培养耀哥儿,势必要让杜家的嫡长孙文武双全。
除了培养耀哥儿,老大也开始让叶哥儿练习扎马步,跟着他哥一起。
至于启蒙,也是跟着鸿羽。
他们父子叔伯感情越来越融洽,学习也好。
倒是老大他们夫妻俩的感情,这两年不冷不淡的,看着李月娘也皱眉。
可是这夫妻俩的私事,她这个做婆婆的终究不好多管。
李月娘正想的入神的时候,“啊!啊!”两声,是慧姐儿在三儿媳怀里又啊的正高兴。
李月娘的神色随即就被小孙女的童言童语拉了回来。
脸上重新露出了笑模样。
算了,不去想了,儿孙自有儿孙福,如今看着两个宝贝大孙子挺好的,兄弟俩感情也好,没有因为母亲的偏心而生出怨怼。
儿子着力培养两个儿子,倒是也没有什么不妥的。
他们夫妻俩的感情就让儿子自己处理吧,她这个婆婆管多了也不好。
等到晚上一家人全回来了,聚到了一起。
还是杜幼菱先开口,说了二嫂有喜的事。
随即当时家里没在的几个人,杜泽恩,还有杜清安,杜永丰,也都纷纷送上祝福。
甚至高兴极了的杜老爷子杜怀川,来了兴致,又让下人准备了一份礼送给了祝兰溪。
倒也不是单祝兰溪怀孕的时候杜怀川赏赐物件,每个儿媳妇儿为他们杜家诞育子嗣的时候,杜老爷子一高兴都赏礼物!
其他三个儿媳妇倒是也不吃醋,因为她们怀孕的时候,也没少收到老爷子赏赐的礼物。
一顿饭吃的全家尽欢。
傍晚天色已晚,杜家的各处走廊上都点上了灯壁。
几个儿子儿媳,还有杜幼菱这个乖乖女儿,都陪着杜怀川杜老爷子和李月娘夫妻俩,又聊了一会儿家常。
人定时分,才纷纷回到各自的小院儿。
……
三月初六,杜幼菱早起洗漱穿衣好,由着丫鬟给她上妆妆扮。
随即带着大丫鬟兰儿,又去了正厅陪着爹娘哥哥嫂嫂们吃了早饭。
随即就拿着齐家的喜帖,前往齐府赴宴。
齐大人如今官至从二品,工部的老尚书如今已年迈,据说齐大人是有望成为下一个工部尚书的。
如今齐大人最看重的嫡长子,十几年后重新喜得麟儿。
一下子大半个京城的上流人家都上门来贺喜。
只要不是齐大人的政敌,其他人也都是真心实意的恭喜。
毕竟世家大族立家根本就是嫡长子延续血脉,长房长子才是最重要的。
虽说齐明修也有一个嫡亲的弟弟,可是那毕竟是嫡次子。嫡次子所出的孩子,就算是二房嫡长子,终究没有长房长子来的根正苗红。
所以如今齐明修又重新有了嫡子,齐大奶奶十几年后又一举夺男,对于齐家来说真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齐明远这个胜似亲弟的堂弟,看着大嫂又生下了一个大胖子儿子,心里别提多激动了。
他无时无刻不感激,当时在逃荒来京城的时候,他们恰好遇到了杜家,认识了杜幼菱这个贵人。
齐大人看着自己宝贝的大孙子,又听着侄子这般感慨,自己也差点老泪纵横。
谁能想到当初他只是为了帮助侄子的恩人,随手吩咐了一声,就让杜家留在了京城,入了户籍。
杜家由此承了他们齐家的情,两家有了交情,慢慢交往了起来。
又加上他这个侄子至情至善,因着他,齐家才能与杜家的关系一直处着这么好。也跟着他心怀他大哥子嗣,用着人情主动向永安郡主问起,能否治人不育。
要不然,他如今哪能抱到长子嫡孙啊!
齐大人心里,那是对杜幼菱铭感五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