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阅读上一章

第一千九百七十七章 曲秀贞与乔春燕

  

  有近200位建筑工人,参与了光字片的房屋建设,所有房子都用足了木头、砖瓦,建好掘盖的房子能正常住人、在里面拍戏。

也只有这么兴师动众的巨资搭景,最终的《人世间》剧中场景,才呈现出这样有质感的效果。

景虽然是搭建的,但是原型真实存在。

它就在哈市道里区的安字片,电视剧中见过的水塔,都真实地存在过。

只不过那里早就完成拆迁了,而吉省的取景条件相对哈市要好一些,才有了这一次的春城之行。

刘清山之所以来到春城后,没有直接来这里拍摄,而是情愿先拍了那些倒序的内容?

他认为这里才是所有矛盾冲突的集中之处,也是最需要高光演技的更细致化体现。

包括他自己,都需要一个过渡的阶段,让个人感情逐渐地沉浸进去。

无疑,更多群体戏的后面部分,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事实也证明他的选择是对的,有了前面的角色理解,再回到这片棚户区的拍摄,每个人对自己所扮演的人物,都有了深刻的理解。

拍摄前面的部分,代入感就能很容易的出现,而且剧组的住宿也整体搬来了这里,那种老年间底层人群的聚集区的感觉,就一下子变得深刻而饱满。

一走进这个后来搭建的「光字片」,70年代的淳朴,扑面而来。

因为那个年代独有的纯真善良,和亲情的描绘更是让所有人都感到了触动。

那时候大家都很穷,一年到头也吃不了几回肉,冬天一身衣服,夏天一身衣服,没有备用换洗的。

男孩子10岁之前,都是拣姐姐的旧衣服旧鞋穿。

棉衣是妈妈亲手做的,棉鞋是妈妈亲手纳的。

家里交通工具只有一辆旧了的38大扛自行车,这唯一的交通工具是老爸的专属代步,妈妈一辈子不会骑自行车。

住在这里的人,他们同样生活艰辛,但永远闪烁着善良的光辉。

「觉得苦吗?嚼嚼自己咽了!」

这是剧中男主周秉昆的一句台词,却道尽了人生百味。

这个人物,作为成长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东北小城工人,他与生活在家乡这个小社会的亲友。

和与时代步伐紧紧相扣的几代人,共同构成了人世间最平凡也最不俗的人物群像。

所以,人们来到这里后的第一感觉,就是入眼的一砖一瓦都承载着浓浓的时代感。

丁永戴甚至连自己随身的行李都没放下,第一句话就脱口而出:「这个味道对了!」

因为他已经看出来了,这里所有的生活细节都绝不含糊,真实地还原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背景。

还原了真实的社会环境,还原了真实的人物造型,一部跨越五十年的历史大戏,专注于小人物生活的点点滴滴,演员们才会演得真实,观众们才会看得过瘾。

剧中扮演曲秀贞的老艺术家张丽,关于她的戏份其实在过去的二十多天里已经拍

完了。

但跟《父母爱情》的那几位老艺术家们一样,她同样没有选择离开剧组,而是征得了刘清山的同意后,继续留在了剧组里。

她的理由是,自己的成长环境其实是跟周家很相似的,她如今这个年纪了,记忆最深刻的,还是年轻时候跟一大家子人居住在小平房的那段年月。

今天她的状态也是跟丁永戴一样,感受到了久违的记忆里的那些东西,眼泪居然一下子夺眶而出。

在原版中,其实张丽所扮演的曲秀贞是描写最成功的人物之一,人物小传堪比传奇。

一家三烈士的革

命经历,自己从法院下放到酱油厂做挂职书记,又到江北的制糖厂做车间管理员。

丈夫马守常,在军工学院副院长的位置上被打倒又恢复原职,在门可罗雀到门庭若市之间几度转换。

她的人生大起大落,饱尝冷暖,可以说是那一段唏嘘岁月的真实写照。

对于主人公周秉昆,曲秀贞的身份始终也处于变化之中。

从苛刻较真、不通情理的领导,渐渐变成了惺惺相惜的良师益友,在精神世界指引方向的领路人。

如果说周秉昆的刚毅性格来自父亲,处世观念来自亲友和邻里的影响。

那么他日后对这个世界更深层的理解,在逆境中保持进取的人生观,很大程度上都是受曲秀贞的影响。

故事剧情则很明确地体现了曲秀贞的重要性,请来戏骨演员张丽对人物进行了重点刻

画,将一些剧本中原有的情节得到了精准的诠释。

譬如第一次请周秉昆吃饭,她让大家下了班不许走,工友们暗自嘀咕这是要干私活。

她坦然接受驾驶员的敬礼,转头「你们三个上车吧」。

动作语调都没有明显的变化,观众却能从细微处感受到,这个老太太也没那么可怕嘛。

「不许叫老太太」这个梗,已经成了前面的完成部分里的一大亮点。

曲秀贞不让大家叫自己老太太,一本正经地布置工作之后,特意说明「叫同志、老曲都行,就是不许叫老太太」,还强调「人前背后都不行」。

认真宣布一件挺怪癖的事,制造喜感的同时,也让人物拥有了鲜明的个性标签,从严肃苛刻的曲书记变得了有点孩子气的普通老太太。

在后面的戏份中,曲秀贞还有变化。

一次是看到周秉昆突然找上门来看她,她一脸惊喜,「你们想我了吧」。

发自内心的喜悦和欢迎,就像是普通人接待老朋友,与之前板着脸说话判若两人。

一次是当周秉昆来为邻居的事来求她,她在江边抽完烟,感到被利用,断然翻脸。

「咱们不是一条道上的人,从今往后各有各的」,说得斩钉截铁。

当然,她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还是对这件事进行了调查,并想出了情与理都兼顾的好办法,主动给周秉昆支「歪招」。

还有上自行车摔倒了不肯让人服,硬是自己站起来,非

要再跳一次,要强、乐观的个性带来天色的幽默,令人忍俊不禁。

曲秀贞这个角色能够跳脱出来,成为《人世间》中的一个亮点,张丽的演技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在同类型的影视作品中,比较容易出彩的是女性形象多半都是「小人物」,诸如婆媳关系等一地鸡毛的戏剧冲突,往往对观众更有吸引力。

而像曲秀贞这样住在省委大院的人物,很难演出普通人的共情。

曲秀贞这个角色的成功,在于张丽给角色注入了平常人家的烟火气,并很好地拿捏住了「大」与「小」之间的平衡。

于「大」,她演活了面对命运起落不卑不亢的气度,人可以被打倒、精神不能被打倒的气场。

在酱油厂,明明是挂职却一丝不苟,让厂长也无可奈何,上下都不合群却依然我行我素。

顶着压力磨炼年轻人,也会刀子嘴豆腐心,给车间改善环境。

让周秉昆和工友们先是不自觉地接近,熟悉之后渐渐地肃然起敬。

于「小」,曲秀贞的表演充满了生活气息和小细节。

除了和工友打成一片,还通过和丈夫下跳棋「耍赖」,在老大姐金月姬面前「告状」,和客人们一起包饺子拿茶叶



在饭桌上刚斗完嘴就朗诵诗歌,形成强烈的真实感。

活脱脱就是一个玩转锅碗瓢盆,有一肚子「甜蜜牢骚」的平常老太太。

在她忙碌的身影中,你可以看到风浪洗礼过后的淡定从容

,也能看到熟练自然的家务技能。

这个角色的出彩,也浓缩了张丽老师的表演技艺与人生感悟。

尽管关于她的戏份早已拍完了,却仍愿意忙碌在片场,不厌其烦地给年轻演员说戏,跟老演员交流人物心得。

当天下午,剧组就进入了拍摄状态,第一个出现在镜头里的,就是黄蕾所扮演的乔春燕。

这个角色人如其名,年长20岁,打扮得好看并且还活泼可爱。

这个「倒霉蛋」毕业后被分配到了澡堂,成为了一名修脚工。

仅仅因为她没有出去到处「走动」,而不小心就完成了这样一个修脚的「好事」。

那个时代有这么愚蠢的人吗?做事既没有关系,也不知道他们会走多少关系。

想开点的人,会觉得有免费的洗澡福利,但是哪一个年轻女子为糙爷爷修脚?

分配工作就有这样的机会,你说倒霉或失败吗?但是她看得开。

既然自己有自己的安排,为什么不能忍受命运呢?那就干吧,时代可以创造一个人,也可以使人们屈服于这个时代。

真正佩服这样一个女人,但知世事者是俊杰。

现在看看修脚是什么?在那个时代,这真是太可怕了。

正是由于被人鄙视,她觉得作为女人就得扎根下来享受工作,因为她们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事实中。

乔春燕热情懂事,嘴巴甜蜜,日常仍然很着急。

客人喜欢找她,这项业务越来越多,越干越顺畅,越顺利

就越顺畅。

她的成功自然与她的努力有很大关系,既然如此「倒霉」,就应该采取更加踏实的工作热情来化解。

不久后,她的工作居然成为了澡堂的大手笔,支撑了整个澡堂业务的一半。

说春燕修脚是风生水起的,那么情感上的挫折也很正常。

第一千九百七十七章 曲秀贞与乔春燕

你刚刚阅读到这里

返回
加入书架

返回首页

书籍详情 返回我的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