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阅读上一章

第24章 当着我的面儿抢人?

  

  瞬间,围绕着李达的几位高级指挥官迅速变得顺从,默默地跟随,眼神里充满了信息交流。

“李主任,将江白暂时调到我们B军侦察营一个月,作为交换,我们的侦察营提供三架无人机。”

在2000年,军用无人机刚刚被引入部队,是极其珍贵的资源,一个集团军仅配备了二十架。平时主要由军事、师级侦察部门掌握,用于重要单位的轮流培训。

“哼!区区五架无人机。”李达眼中满是傲慢,显得轻蔑。

B军侦察营的领导目瞪口呆:“我明明说的是三架!”

“哼,三架?你这开口就让人觉得没诚意,我拒绝。”

S军的中校靠了过来。

“S军的动力翼充裕,我们可以提供五架。”

李达的眼神飘向天空,对中校的地位丝毫不放在心上。

这场交易,哦,不,是借调讨论,讲究的是双赢。

“A军用动力翼有什么用?”

“无人机我们可以让各主战团的士官去学习。”

S军中校显得急切,“李主任,我们这是公平交易,只借一个月,人员还归你们管,我们也不能强行要求,五架动力翼已经很多了。”

“哈哈~”李达的笑容既冷酷又狡猾,对S军中校的哀求毫无动容。

何晨光感到沉重,这些主官私下的“交易”行为实在可恶。

这是无法容忍的!

作为一个敏锐而正直的高级指挥官,何晨光加入特种部队就是为了维护正义,因此,他决心与不良现象抗争。

他不理会战友之间的深情,严肃地制止了S军的主官,对李达劝说:“李主任,我们红细胞特种部队有位全军知名的电子战专家,是光电领域的双博士,我们换他一个月怎么样?”

嘘声!

红细胞特种部队果然是军区的宠儿。

一位光电双博士。

李达被打动了。

他知道这位双博士,是某位院士的学生,本可以在军科院或机关待着,却偏偏选择加入红细胞特种部队体验特种兵生活。

如果能将他调到A军的新成立电子战队伍,为队员们进行一个月的培训,那将是极好的。

但问题是,实际上江白的调动权并不在自己手中。

李达苦笑。

如果背着领导私自进行这样的人员调动,一旦出现问题,江白不愿意回到A军,那自己的后果不堪设想……

比赛现场。

两颗星章的高级官员听完简报后显得十分兴奋。

“A军的上等兵同志目前排名第一?不错,年轻有为,既能个人表现出色,又能激励团队,总结并跟进战场形势的变化,增加新型射击项目,真是个行动派人才,想法多,行动力强。”

“A军在训练任务上的执行非常扎实。”

李达感到自己仿佛在飘浮。

是的!

他确实感到飘飘然。

一名少校通常没有资格靠近副司令员,这都归功于方哥的出色表现。

李达挺直身体,向领导敬礼。

“感谢指挥官,A军定会不负重托,坚守使命。”

中将微笑着回应。

“我相信A军具备这样的决心和毅力。”

“陈啸虎展现了对抗‘敌人’时的决断,展示了你们的前瞻性。同时...”

话到此处,两颗金色麦穗的目光变得严肃,环视四周...

“我要提醒其他部队,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今天的狙击比赛,三十名决赛选手中,有二十一名来自A军。”

“如果明天是一场演习,难道A军一个营就能胜过你们三个营?”

“如果后天发生战争,难道你们的连队连前线都去不了?”

金色麦穗的威严显而易见,气场强大。

“你们必须明白,我们强调的是合作,一个部队的独领风骚并不是好事。今天就是一堂课,你们需要深入反思,理解A军战斗力提升的根本原因,同时反思自己部队狙击手的不适应性。”

卫戍二师的负责人恨不能找个地方藏起来,羞愧难当,二师被完全击败,无地自容,其余人也都低下了头。

然而,金色麦穗没有放过他们,直接点名,“卫戍二师的代表,你来谈谈今天各部队与A军之间这种难以置信的差距产生的原因。”

“是!”

中校内心感到严肃,知道逃避无用,端正地站立,轻舔嘴唇。

“报告司令,我认为二师失败的原因主要有三点。”

“首先,我们的训练模式过于固守旧有大纲,缺乏创新意识,思维僵化,对新考核内容的适应力不足。

第二,由于先前一次严重的武器安全操作事故,部队陷入了一种‘少做错事’的恶性循环,训练上不敢下狠手,作风不够严格,教育不到位,思想包袱沉重,害怕再犯错误,导致一些指战员怠惰,忘记了初心。

第三,缺乏足够的洞察力,未能建立有效的作战观察和分析系统,对外交流不足,过于局限于自己的小范围,参谋团队的专业水平不足,对外界的理解和主动分析能力不强,缺少自我反省和自我认知。

中高级指挥官群体的自我批评能力很强。

二师的中校清楚自己应该说些什么。

装备更新正在加速进行。

各军的试点单位已经完成了第一批人员的分流,第二批、第三批紧随其后。

副司令员在公开场合强调的含义,与A军陈啸虎借助战地进攻狙击强调的内容一致,只是这次的影响更为深远。

“很好,二师代表的理解很深刻,思考也很全面,希望你们能够言行一致。”中将寓意深远地说道。

“S军的代表,你来谈谈。”

再次点名。

S军的中校敬礼。

“是的,指挥官。”

“刚才叶中校的分析非常全面,我会补充一些。

以S军为例,包括装甲、火炮、机械步兵、火箭炮、陆航、高射炮等主要作战单位。过去一年中,我们提出了十二项战术改进和三项新战术,根据数据模型,战术改良,提升了作战单位的战斗力,平均增幅在8%到12%之间。”

“而这三项新战术完全出自新成立的陆航团。对现有的空地协同作战和火力利用率有了显著提升。”

“A军在提升部队的机械化突击能力方面取得了16%的显著进步,达到了7%的增幅。”

“但是,诸位同志,我想强调的不是这个。”

“在过去二十年中,S军在战术创新方面逐渐减少,改进的幅度也变得有限,特别是在步兵班排战术方面几乎毫无新动作,包括轻武器的引入,也仅仅是在现有的编排上做了简单的扩充,并不意味着我军的战术已经无懈可击。”

“实际上,我注意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在80年代中南半岛的战争和91年M国发起的沙漠风暴行动期间,S军的战术更新达到了顶峰。”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长期的和平环境导致S军失去了敏锐的观察力,同时,缺乏自我推动的动力。”

中校用数据佐证,浅显易懂地展示了这一点。

金麦穗很满意,目光转向B军侦察营的营长。

“B军的代表,你也来发表一下看法。”

B军侦察营的营长眨巴着眼睛,这位壮硕的黑汉说道:“报告,B军在各方面都有所欠缺,尤其是侦察战术方面,请求借调江白同志协助。”

嗯!

众军官愣住了。

第24章 当着我的面儿抢人?

你刚刚阅读到这里

返回
加入书架

返回首页

书籍详情 返回我的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