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阅读上一章

第136章 大哥不说二哥,原来大家都有

  

  【除了以上三位鼎鼎大名的名人以外。

慈禧太后这位传奇女子,晚清的实际统治者,实际也患上了上面三位大名人同款的难言之隐——

痔疮!

据史料记载,慈禧在平常的生活中十分的奢侈无度。

其中尤其是膳食更是铺张浪费。

一般是一餐100正菜、100糕点……

最爱吃的就是熏烤类的烤鸭、烤乳猪等。

其中“响铃”和“樱桃肉”“更是必有菜品。

饮食上的油腻喜好也导致她患上了严重痔疮。

慈禧一生两大痛苦之一就是肠胃不和,患有久泻之症。

早在她年轻入宫之时,就一直为痛经所困扰,御医多次进调经丸方,调理她的身体。

她25岁时,心火太旺,有淋病症状。

御医进益元散,利水泻火,镇心神、利膀耽。

年长以后,慈禧太后患久泻之症,大便带血。

御医薛福辰、马文植、汪守正、李德立、庄守和、李德昌等会诊,为慈禧太后请脉。

诊断太后可能是患有严重的痔疮,建议用槐角丸等治疗。

用于调解心脾,兼舒木郁。】

众人面色古怪。

他们古怪的原因倒不是慈禧得了痔疮,而是慈禧本身这个人。

“哎呀呀,晚清的实际统治者,莫非又是一位如吕后武皇般的人物嘞!这大清真是有福了呀!”有人啧啧感叹,话语阴阳怪气。

“是啊是啊,历史上像这般很辣果决的非凡女子可是屈指可数,单掌不过,大清能有一个,可不就是好福气咧!”有人跟着嘲讽了一句。

听这口气,许是前朝之人。

有人眼睛一转,坏心眼的忽然道:“晚清的实际统治者,这句话深意不浅呐!”

“嘿嘿,谁说不是呢,或许这晚清之所以是晚清,就是因为这娘们瞎鸡儿乱搞的……!”又有人阴阳怪气的附和道。

喵了个喵的,没得办法呀,谁叫他们是生活在清朝的明朝人呢。

能眼见仇敌后世出了不孝子,从而致使国破朝亡,他们可开心了。

而一些更早朝代的祖宗对于这清朝倒没有那么大的恶意,只不过纷纷讨论的内容也是对于这个清朝没有多大的善意就是了。

他们要没忘记的话,之前天幕上似乎有很多网友都在说那清朝的不是,是怎么怎么的软弱不行,被人肆意地欺辱掠夺云云。

而且清朝后面,便是那时至如今,对于他们也仍然充满神秘不可测的后世所在了。

据他们所知,后世之前还经历过一段极其黑暗残酷的时期。

天幕现在提到的这女子,莫非真的就是那段黑暗到来的直接导致者不成?

不过就算不是直接导致者,估计一个间接导致者是指定逃不掉的。

否则怎么叫晚清的实际统治者,而不是大清/清朝的实际统治者呢?

其他朝代的人们讨论纷纷,都在看清朝这个末朝地热闹。

而清朝的人就有些挂不住面子了。

特别是那些皇帝,面上的神色叫一个难看啊,阴沉的都快滴出水来了。

什么情况?他们大清被女子干政了!

而且看“晚清”这个词眼,这个女人甚至还有可能是直接导致他们大清灭亡的罪魁祸首。

众位清朝的帝王,面色沉沉,阴着一张大脸,心中骂着妖女误国。

一边还看向了麾下的文武群臣们。

大臣们:!!!

大臣们胆战心惊,瑟瑟发抖地表示,陛下你莫看俺啊,俺是男的,不关俺们的事啊!

皇帝们也知这群大臣不知道什么。

但是心中就是那么堵的慌,排不出去,急需一个发泄筒,承受他们的宣泄。

而且抛开事实不谈,难道在场的各位就没有一点的错吗!

那个有可能是直接导致他们大清朝亡国的女人能入宫,能上位。

到最后甚至还能掌权。

他们就不信了,和这群大臣没一点的关系。

正所谓“父债子偿”,反之亦然。

既然他们的后代有可能和那女人有点事儿,那四舍五入就是和这群老祖宗有点事儿,谁叫他们要生娃呢!

所以众多清朝皇帝是越想越觉得自己的思路正确,越觉得自己的想法有道理啊。

对于这群大臣的愧疚心也是越来越小,同时埋怨的心思反之越来越大。

最最最起码也得定个择选后妃不严之罪!

主要是皇帝们心中积蓄的怒火无处发泄。

大臣们自然就成为了很好的发泄怒火的对象。

对于皇帝这种无理取闹的行为。

大臣们表示无可奈何。

所以只好跪地喊冤说无辜!……

【不过要说谁最容易得痔疮,其实还是要属……

“皇帝”这个职业的人群。

你看啊~——

昏君或许还好,但凡只要是个明君,是不是就得每天大早上凌晨羟基的活儿。

然后上朝在龙椅上客串一下半天不动的石像,听着下面大臣的汇报和党派之间因政见不合或一点小事就吵起来的长距离拉扯等等。

就这屁股半天不挪一下,还得接受大量垃圾信息攻击的气势,有望向天天被领导催的007苦逼文员看齐啊。

接着大晚上还得加班加点的客串老牛,处理批阅各地方官员大臣递上来的各种政策问题等等。

就这劳累过度,一天除了坐就是作的生活,不得痔疮都辜负了人家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的这份心。

而昏君那就更容易得痔疮了。

整日不是沉迷酒色,就是吃吃吃……

作息完全没有一点规律。

就这整日被九色犬马掏空身子的模样,不上火得痔疮都有些不合理。】

众人:“……”

是唉,说的好有道理,一时间他们竟毫无反驳之力!

一时间,各朝代正在上朝的官员们都不禁用这奇奇怪怪的眼神看向了他们的亲亲陛下!

当然,能近距离看到陛下真容的官员,实际上也就靠近最前排的那几列大臣而已。

但凡站得后面一点的,别说得见他们亲亲陛下的真容了,就连皇帝的个影子都不一定能看得多清楚。

之所以还要往那边看。

单纯就是顺应一下大流,凑个数罢了,没别的意思真的。

反正凑数嘛,看一个方向也是了。

这其中尤其是清朝的大臣们。

他们直接绝地反击有木有!

没看到,刚才还怒气冲冲,阴沉着一张脸的陛下,现在脸上都有点挂不住了吗!

大臣们心里痛快呀。

皇帝:“……”

Mmb.我擦!这啥眼神,你们这都是啥眼神呢!再看,小心朕把你们的眼珠子抠出来!!!

皇帝面上有些挂不住,目光凶狠地用力瞪向了那几个光明正大,站最前排最显眼的大臣。

站在最前方的几排大臣默默地与皇帝错开了眼神。

哎呀,都怪咱们太显眼啊,不好得罪皇帝,容易被记小本本。

而站在后方的大臣们则就没什么顾忌了,他们还是无动于衷、肆无忌惮地看着皇帝的那一边方向。

只不过他们看不到皇帝。

而皇帝也不太在乎他们。

法不责众嘛。

一时间各朝的朝堂上,都弥漫开了一种十分奇怪的氛围。

前排的大臣都保持了一个姿势。

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

后排的大臣则十分整齐的一志化盯着某个方向。

愣愣的,好似一只只呆头鹅。

皇帝们都很牙疼。

但还是那句话。

法不责众嘛。

所以皇帝们也只好听之任之了。

只要朕当没看到,那就是没有!!!

第136章 大哥不说二哥,原来大家都有

你刚刚阅读到这里

返回
加入书架

返回首页

书籍详情 返回我的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