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阅读上一章

第三千三百五十七章 喋血新城(六十九)

  

  就如席勒预料的一般,奥德因公司并没有在做什么其他的人体试验。他们还真就是招人去测试机器的,只不过机器很有可能有问题,还是那种他们根本不怕别人查出来的问题。

不少的试验人员试验过后都没觉察出什么问题,也无非就是往那一坐或是一躺,拿个机器照两下,既不累也不难受,还能拿到不少钱。难道不是世界上最好的工作吗?

于是,一传十,十传百,周围的绝大多数民众都知道新搬来的这个公司要招募医疗设备的测试人员,不会有试药的后遗症,还能拿到不少钱,干嘛不去试试呢?

别看原先的市政府办公大楼设立在这里,但这里其实也不是什么很好的社区,处于上下城区的交界地区。除了西边有个中产社区之外,其他的社区情况也不是很好。

由于波旁大街的存在,这里不少的人都是瘾君子。哪怕是那帮中产,也有很多人有嗑药的习惯。

美国的毒品卖得可不便宜,甚至综合算下来,可以说是所有国家当中最贵的了。而且税费还含在毒品的价格当中,新泽西州的税格外的高,很多人都是省吃俭用才能买一点。

为了满足自己吸毒的欲望,他们什么活都敢干。现在有个这么轻松的还能赚钱的工作,他们当然是趋之若鹜。

并且他们发现,最近社区里流行一种特别有效的药,就连那种吸了十好几年,把自己脑子都吸坏了的资深毒虫,都还是能够嗑嗨。

而且据说是种新药,还在试验期,卖得还不贵,而且量也很充足,完全不像有些化学毒品,因为被严厉打击出货出得抠抠搜搜的。

有了新的经济来源,又恰好有好货,这帮人当然是大批量囤货。反正这玩意儿又不会坏,趁着便宜多囤点没坏处,说不定后来涨价了,自己还可以倒卖出去赚一笔。

为了挣囤货的钱,他们参与实验就参与得更积极了。公司门口每天都在排队。

而也就如席勒所料,奥德因公司根本不是在测试机器,而是在利用有问题的机器,批量制造癌症患者,来加强市场对于机器的需求。

也就是说,他们那所谓的人员数量要求完全是个摆设,真正的要求是越多越好,来者不拒。

果然,最初的2000人名额满了之后,还有人想来,奥德因公司就随便编了个理由,把这些人也招进去测试。到最后干脆都不演了,来多少要多少。

不过席勒发现,他们最多允许一个人参与五次,五次之后还来的话就不要了。席勒怀疑,那机器应该是照五次就必然会得癌症。

伴随着席勒提供的胶囊在社区流传开,他也利用灰雾收集到了足够多的样本数据,证实了自己的这个猜测。所有参与了五次试验的人,体内都产生了肿瘤。

并且同时,席勒发现附近最近的三所社区医院,主治医生的人员都有了变动。让露丝去查了一下之后发现,这些人都接受过奥德因公司的资助。

席勒不由得冷笑,看来接下来就是由这些医生瞒着一部分人的疾病症状,拖到晚期之后,再让他们去大医院治疗。

席勒可不会给他们这个机会。他直接用灰雾抹除了这些人体内的肿瘤。灰雾可以直接进行细胞级别的操作,保证一个癌细胞都不会留下来。

于是,一个奇怪的现象就出现了。

奥德因公司在那里左等右等,也没有等到谁去检查。一开始他们觉得可能是这帮嗑药的把自己脑子嗑坏了,根本感觉不到身体难受,只要再等等就好了。

可是等来等去,也没有谁上门看病,好像他们就真的只是做了个普通的仪器检查,压根没有受到什么影响。

公司发现了不对,于是就把之前已经做过五次检查的人重新给叫了回来,说要给他们做回访,借此机会真正的给他们做一次身体检查。

检查来检查去,什么问题也没有。别说肿瘤了,癌细胞也没找见。除了嗑药带来的精神方面的问题,还真是挺健康的。

这下奥德因公司迷茫了。他们以为是自己公司的机器出了问题,进行了各种检修,折腾了好几遍,但还是没找出问题出在哪儿。

为了确认机器到底是哪里坏了,他们不得不招募更多的志愿者,来用排除法检查。

以前他们只是白天做试验,现在直接24小时不停歇了。这也意味着人力成本支出翻了一倍。

这些钱流入到了普通人手里,而不少人又拿着这笔钱去买了毒品,还是席勒提供的胶囊。所以就相当于这笔钱又到了席勒手里。

而席勒又把这笔钱交给了戈登,让他继续提高下城区工人的待遇,并且扩大招人的规模,不断地改善社区的环境。

虽然去戈登那里是要干活的,但是毕竟是长期工作,比这种一锤子买卖的试验还是要好不少的。福利待遇一提升,就有更多人愿意去了。

不少人跑到戈登的工地去干活,一来一去花不少时间,就不会再去奥德因公司做试验了。

偏偏公司查不出机器出了什么问题,就觉得可能是志愿者的毛病,不断地扩大招人的规模。

为了吸引更多的人来,他们也不得不提高价钱,甚至取消了最多五次的限制,只要来就给钱。

这种大把撒钞票的行为,当然是受到了当地居民的广泛欢迎。反正那帮去实验的人也没出现什么不良反应,那我干嘛不去试试呢?

来的人越来越多,公司是一边高兴一边头疼。高兴的是如果机器恢复,那他们的阴谋就可以更好地进行了;可头疼的是这机器就是恢复不了,那这钱就相当于白花了。

席勒通过胶囊回收了他们撒出去的很大一笔钱,全都给了戈登投入到了社区建设当中。

估算着时间差不多了,席勒就卖了个破绽,让他们注意到,过来试验的许多人在近期都服用过一种新型毒品,那被他们称之为“红药丸”的新药。

这个昵称是因为席勒用的胶囊是红色的,但是把胶囊打开之后,里面却什么都没有。人们就认为可能胶囊本身就是药,所以反而把这东西称为药丸。

奥德因公司注意到红药丸之后,他们就开始进行调查,然后就发现,所有服用过红药丸的人都没有得癌症,而没服用过的却有症状。

他们倒是也没觉得这红药丸会是治疗癌症的药物,只是觉得可能其中的某些成分影响了机器的效果,只要让人别吃这东西就行。

但瘾君子会听他们的吗?

他们挣钱就是为了买药吃,现在这新药效果这么好,你说不让吃就不吃?不是为了买药的话,我干嘛要挣你这钱?

发现无法说服,奥德因公司只好开始研究这红药丸到底是怎么对机器效果产生影响的。

但研究也不是那么好研究的。这药丸打开之后里面什么也没有,但对红色胶囊进行检查之后,发现就是普通的胶囊成分,也没查出什么特别的。

奥德因公司在这个领域也算是干了不少年了,从来没遇到过这么奇怪的药。

一开始他们以为可能药丸里面的是气体,只要打开就会挥发,可是进行了封闭实验之后,也没查出什么。

他们以为这是个骗局,所谓的红药丸,其实根本就是普通胶囊,可是那些瘾君子却言之凿凿地说这就是好药。而对他们的脑波进行检查之后,发现这药确实有用。

这就很令人迷惑了。发现药物没问题之后,奥德因公司就开始反思自己。

毕竟他们是做仪器,而不是真的做药物研发的,可能确实也不够专业,那就只能招几个专业的人过来了。

这样一来,奥德因公司还真就凭空增添了几个药物研发的岗位,为的就是研究出这神秘的红药丸到底有什么成分。

露丝很快就把自己的人给安排进去了。药物研究专家一进入公司就接手了红药丸的研究工作,同时也在观察着公司内部的情况。

一开始倒是没什么,他们按部就班地搞研究,装模作样地在那里研究空胶囊。

但是很快他们就发现,这个公司是有点不对劲的,其中最显著的就是,技术人员的水平不太对。

虽然这是个跨国公司,研发总部应该还在英国,但是分公司不就是为了满足当地的销售和维护需求吗?

抛开销售不谈,这维护水平也不行啊。这里的许多维修人员好像根本就不会维修,任何机器出了问题,他们都只会发回总部。

这些仪器可不小,而且精密仪器跨国运输的流程很麻烦,成本也很高,发回英国可以说是最没有性价比的选择。

再说了,你都选择发回英国了,干嘛还要养着这些维修人员呢?难道是有钱烧的慌吗?

露丝很快把这些异常情况整理出来,交给了席勒。席勒一看就知道,这恐怕是因为这种机器一般人修不了,就是雇再好的维修工,也修不了机器,所以干脆就雇点一般的伪装一下得了。

据露丝的人观察,这机器的质量还是不错的,一般都是外表磕碰,很少有需要返厂到总部的情况,这也是他们能够承担得起返厂成本的主要原因。

但是以前的质量不错,不代表被席勒盯上之后还能不错。

就在席勒找寻机会的时候,他突然听说,一个自称为“死亡天使”的超级英雄出现在下城区,并开始如同蝙蝠侠一样打击犯罪。

很离谱,但是现实其实更离谱

1秒记住:

第三千三百五十七章 喋血新城(六十九)

你刚刚阅读到这里

返回
加入书架

返回首页

书籍详情 返回我的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