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手下卷成皇帝 第193节
想从他们手里头掏钱,简直比登天还难。
“佛祖会保佑你,你与我佛有缘,……不尽一点心意吗?”
高僧先是高高的帽子给戴上,忽悠着前来参加活动的老百姓一愣愣。
什么前生今世,前生造孽,今世受苦?
今世受苦,来世享福,就这种浅显易懂的故事,确实是让很多老百姓听懂了。
听的也挺入迷,毕竟信一个神也是信,信两个神也是信,指不定哪一个有用呢。
阳县的老百姓主打的就是一个实际,管他有枣没枣,先打三杆子再说。
‘管他信佛有用没用,先信了再说呗。’
这么想着,磕头又不花钱,老百姓倒是显得很真诚。
“求佛祖保佑我早日发大财,保佑父母健康,娶个好媳妇,生个大胖小子……平平安安过一生……”
磕头磕的可认真了,许的愿望也不少,就是这一口气说下来,口干舌燥的感觉。
但是一闻到这种要开始收银子,搞香油钱的时候。
阳县的老百姓立刻警觉起来了,这种警觉,还是袁斌给培养起来的。
先是有了一遭匈奴间谍事件,又遭遇了人贩子拐卖事件,整个胶州的老百姓们对比其他地区的老百姓都有一种‘警惕心’。
“还要香油钱啊?那不信了!”
“就是信我们家的祖先,那都不要香油钱,算了算了。”
“要银子,那没有!”
“走了走了,上工了!”
洋县的老百姓掸掸土,立刻冷漠无情起来了。
让高僧脸上都挂不住了,心想:不要银子,咔咔磕头,嘴里边喊的就是天上掉馅饼,什么包治百病,娶个好媳妇儿,生几个大胖小子……
没掏银子就敢许这么多愿,真当我们佛祖没脾气?
“咳咳~佛祖会保佑有缘之人。”
高僧简单的说一说,所以说佛祖会保佑供奉香油钱比较多的人。
“那算了,还得银子开道,袁主公不信,我不信。”
“就是,我们手里有几个银子。照您这话说出来,谁有银子谁和佛祖有缘,那最有缘的当然是袁主公了。”
老百姓们撇撇嘴,原来信佛也是看银子多少呀。
那算了吧,他们没银子,说不信就不信了。
来也匆匆,去也匆匆,阳县的一大伙老百姓纷纷回家干活了。
一边走还一边吐槽,要不是为了听故事,他们才不过来。
高僧差点气的吐血,赶紧让自己的徒弟们扶好自己。
“贫僧也觉得袁主公,与我佛有缘!”
“罪孽太重,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可见他与我佛缘分不浅!”
高僧不愧是高僧,这么几句话给自己面子上也过去了。
佛教之所以如此沸腾,是因为文离帝现在特别推崇佛教。
没错,当现实过不去的时候,人总是要给自己找一种精神寄托。
而佛教恰恰就中了文离帝的内心,文离帝甚至用自己的私库决定给佛祖竖金像。
以求得佛祖的保佑,让他赶紧病好,让他下辈子投个好胎……
文离帝所求甚多,想来胶州传教的高僧空戒,也是文离帝所推崇的佛教在世活佛的徒弟。
在京城,病殃殃的文离帝自从在活佛那里了解到有前生今世,今世修得阴德,来世还做皇帝。
文离帝像是有了新的目标,整个人都扑到了信教的怀抱。
因为皇上的推崇,在京城老百姓们也开始信奉佛教。
本来在江南地区有盛名的佛教,开始走向了京城。
于是借此机会,佛教想要赶紧扩张领地,佛教不争天下,但是争信徒,争地盘,争香火。
文离帝青壮年之时,本应龙虎精神,应是明君之像,怎么现在越来越昏庸了呢?
皇宫中
文离帝和活佛聊天,讲一讲佛理,整个人都觉得精神了许多。
“陛下不必担心,做好积德之事,万事皆有天定。”
活佛安抚的说道,文离帝点点头,心中有了信仰,他觉得自己舒服多了。
没有以前那么的狂躁,文离帝就觉得自从信教之后,吃的比较素,所以整个身体都好多了。
随着匈奴的贺礼,以及友好合盟的宣告,文离帝觉得自己又可以了。
“朕要建造皇家寺院,活佛就是寺院的方丈!”
文离帝十分任性的宣布这件事情,眼神里都带着一股子执拗。
而活佛则是欣然同意了这件事情,非常的开心。“佛祖会保佑陛下~”
修寺庙直接动用了户部的国库银两。
这万事开头难,一旦开头没有退路。
南郡府大元县,来了一会儿在阳县碰壁的僧侣。
王文君已经摩拳擦掌了。
第112章补
第一百一十二章
‘兴师问罪’,替佛祖问罪,还有人敢打佛祖吗?
佛的人世间代言人,好像和尚们上面所享受的一切,也都是为佛祖享受。
几个僧侣前来到南郡府大元县来传教,甚至张口闭口的就是在指责袁斌。
“杀念太重,罪孽太深,只有皈依我佛才能够消除罪孽,来世才能够享受荣华富贵。”
“袁斌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呀!”
高僧空戒一脸慈悲为怀的说道,看上去像是一个好人,一脸为别人好的样子。
这种自己不请自来,站在了道德的制高点,指责别人的样子,是真烦人。
元宵佳节时,大元县有人家的孩子丢了,谁家丢了孩子不难受?
丢孩子的人家只是把袁主公放到了神坛,恨不得天天烧香供奉。
大元县的老百姓可听不了,‘说袁主公的坏话’,本来还客客气气,听到这些和尚说话直接不伺候了!
“您是高僧,可别踏我们这小店,招待不起呀!”
“我们罪孽深重,不配给您做饭!”
无论是化缘,还是住店,好像到了大元县就没有人搭理他们了。
本来这些和尚一直在化缘,就这一路走来,白吃白喝,还拿到了很多银两。
一路上可以说是给尽了优待,突然间没有优待了,高僧就开始破防了。
“阿弥陀佛,贫僧不会善罢甘休,贫僧一定会引领着袁施主重回正路。”
高僧似乎就和袁斌干上了,一副对方是魔教中人,自己要舍己为人的慈悲心肠。
这番话说的让别人听了都生气,就是怎么反驳都无所谓了,人家已经站到了制高点。
不受待见的僧侣们,被王文君很快的就找到了,他们有银子,可以在酒馆里,买一些素食。
该知道的事情也通通都知道,王文君真是看高僧不顺眼。
王文君一到了酒馆,他身后跟着的侍卫们,个顶个的是凶悍的表情,周围的老百姓们纷纷热闹。
“这位高僧有礼,不知我家主公何时得罪了你,无缘无故的前来胶州传教,也就罢了,
还扬言指责我家主公残暴不仁,怎么了!是不是您和人贩子是一伙,专门就干这些勾当。”
王文君硬声说道,声音好听,就是这话直接在打脸高僧。
高僧空戒听到这些话,内心生气归生气,还是阿弥陀佛柔声说道:“这位小施主何出此言,贫僧慈悲为怀,贫僧只是觉得袁主公手段太过残暴,多读一些佛经,可以让他平和心气。”
“人贩子罪有应得,因果报应,人贩子的亲人可是无辜之人,阿弥陀佛……”
要不说人家是高僧,能说会道,这柔声的语调也将普通的老百姓给说服了。
‘弱者受保护’好像谁弱谁就有理一样。
王文君看看好多老百姓那摇摆不定的样子,就知道高僧有手段。
这波就已经煽动了很多老百姓,可能他们在想罪魁祸首已经死了,伙计家人就有一些不地道。
刚开始的时候,可能老百姓们觉得很解气,现在被一挑拨,似乎觉得这和尚说的也没毛病。
普通的老百姓就是迎风草,风往哪里吹,他们就往哪边倒。
不用生气,老百姓没有读过书,本质就是如此,能坚守自己本心的人少之又少。
王文君不和老百姓们一般见识,因为某些事情只有挨到自己身上的时候,他们才知道痛。
王文君笑了,听听这高僧多会说话,也不知道哪来的脸,前来说,管别人就管别人。
“我家主公说,他不信鬼神,什么佛祖什么的都不信。
但是他提出两点要求,只要高僧你完成了,我家主公亲自掏银子,给佛祖塑金身,盖寺院。”
王文君笑着说道,看看高僧得意洋洋的样子,就连老百姓们眼睛里都带着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