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手下卷成皇帝 第165节
“我可不想被打脸,咱们还是拭目以待吧,我相信袁主公,人家可不是走一步看一步的人,人家每次都是走一步看十步。”
“……你们知道那种种子是什么吗?我知道好像是叫什么棉花,白棉子,开出来的花还挺好看。”
如同南郡府的老百姓了解袁主公,整个胶州老百姓们也慢慢的开始了解袁主公。
而三万新兵这件事情好像就是过去了,众人也不当做一回事儿了。
时常有各种事情发生,三万兵早就是过去的事情了,根本就不值得关注了。
大元县有很多人等袁斌等的花儿都要谢了。
比如三大家主已经想跟上袁斌的脚步,或者是直接抱大腿。
等三大家族反应过来的时候,就发现他们在想抱大腿,好像已经为时过晚了。
‘袁主公已经成为整个胶州数一数二的人了,都不是南郡府的一把手了。’
‘随后更是在江南地区闯出来了一番天地,本以为不会再回来了,没想到袁斌再次回到胶州。’
‘回胶州,但是没有回大元县,而是直接拐去了阳县。’
大元县,方家主支持自己是最聪明的人,尤其是和其他两个家主,比到一起更是凸显了他的聪明才智。
“后悔呀,曾经有一个机会摆在我面前,我却没有抓住,让我后悔一辈子!”
方家主已经知道袁主公的所作所为,就觉得自己这大腿呀,早抱上现在他也走出去了胶州了。
现在在想踏进人家袁府大门,方家主都得掂量掂量自己了。
大元县的金家主都传出消息,他的本家,也就是嫡系家主,都已经服了服服帖帖的,更别提他们这些小家族了!
方,万,南家主:问就是后悔,无比的后悔!
即墨府,阳县
王彘独自在此,作为管事他既要看着棉花的生长,又要做记录,同时还要建工袁府别院。
王彘现在就是独挡一面,已经从一个小小少年变成了大人模样。
同时棉花经过对比之后,发现掐上去头顶部,更有益于开花坐果。
而摘棉花,将棉花籽儿弹出来,将棉花纺织成布,或者是直接填充棉衣。
袁斌真是觉得王彘是个人才,看看将所有的事情都整得特别好。
“王彘辛苦了,都晒得这么黑了,不过棉花是个好东西,将这一轮种子收集之后,将整个县城都种上棉花,明年丰收之后,棉花可有大用处……”
袁斌看着棉花,想着边境又要作战,他有心帮扶一下边境军。
因为他的内心一直是对兵有好感,有好印象。所以想尽自己的一份心意。
只不过今年棉花产量比较少,而且种的亩数也不够多。
“不辛苦,都是属下应该做的事情。”
王彘万分想念主公,每次遇到困难,他总是想着主公,然后咬牙坚持过去了。
“我去杭州,给大家都带回来的礼物,你们去分一分吧。”
袁斌也很开心,回到了胶州,很开心,他很舒服。
如果说其他地方全部都是在打嘴仗,那么边境得到了要和亲的消息,很多人直接就疯了!
第97章
‘和亲’的谣言一经传播,很快也就传到了边境城。
尤其是最前沿的玉门关城,这地方正好是接壤着草原,是最先抵御匈奴的战线。
玉门关城里的老百姓们根本就不信这种谣言。
“这种屁话我是一概不听,怎么可能,这话要是传到匈奴的耳中还指不定怎么笑咱们呢!”
“这么没骨气,这话传出来,以前死的兄弟们都是白死了!”
“谁他娘的在传这种废话,就别怪老子六亲不认,直接刮了他!”
边境城可不仅仅只有玉门关,城只不过玉门关城是最靠近匈奴的地方,也是最凶残的地方?
在这里居住的老百姓没有几个胆子,可真是能把自己给吓死。
老百姓们真是觉得上面的皇上如果不是猪脑子的话,应该不会下达这么愚蠢的命令。
以往也不是没有出现过干旱的情况,朝廷只要是给足了军饷,萧国公带领的萧军和边境军可从来不畏惧匈奴人。
而边境的老百姓们也不需要朝廷的救助,他们可以跟商人们购买粮食。
就连商人们来到此处,卖卖粮食大多数都是良心的商人,虽说会提价,但是绝对不会将粮食卖的特别贵。
就连商人们都知道抵御外敌的第1波屏障就是边境军,第二波就是当地的老百姓。
相信皇上是长脑子的老百姓,还是不愿意低头。
玉门关的老百姓们倒是咔咔的反驳,甚至不惜一起干仗。
国公府,萧国公正和属下们说此事。
萧国公已经得到准确消息,和亲确实有此事,所以他真的是害怕此事打消了军心,打消了士气。
士气真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看不见摸不透,但是有士气的军队和没有士气的军队是完全两回事。
有士气的军队就如同卧到一起的拳头,力往一处使,劲往一处干,往往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而没有士气意义的军队就如同一盘散沙,抓都抓不起来,越抓越散。
“妈的,皇上不长脑子!老子在这里拼死拼杀,每年死多少兄弟,京城的这一帮酒囊饭桶没是啥也不知道呀…”
熊将军一拍桌子,桌子直接散架了,他姓熊,长得也像只熊,力气大,脾气暴躁。
苟军师眼睛一瞪,立刻就让熊将军抖了抖:“有这力气,上阵杀敌,国公大人可没有闲银子了。”
“俺错了,唉~回头我收拾收拾,重新给国公大人打一张桌子。这桌子就是不经揍,一巴掌都扛不住。”
熊将军赶紧说道,他可不敢让苟军师继续瞪眼珠子,要不然肯定会遭罪。
熊将军以前看不上苟军师,然后就被整治了整治他哭天喊娘,就觉得自己怎么可能这么倒霉?
赵将军看着熊将军的样子,忍不住嗤笑一声,真是个莽夫。
“这种事情京城的那一帮官老爷,人家又不在乎底层的老百姓,也不在乎上边的皇上是谁。”
“皇上也真是蠢……”
赵将军也看不上文离帝,就觉得这个皇帝得位不正,心态不平稳,时时刻刻想找事儿。
“都闭嘴!皇上是咱们能议论的吗?再说咱们保家卫国为的是那些贵族吗,不是,我们是为了老百姓。”
“大家生活在边城,应该能够理解,少了咱们的保护,老百姓们都将沦为两脚羊!”
萧国公放下茶杯,心中叹了口气,他知道大家都心中有怒火。
就如同他一样,他如果在年轻的时候,他可能直接就会上奏折去训骂皇上。
现在年纪大了,看的多,知道的多了,萧国公也没有原来的心气,他现在忍住全程也是为了边境老百姓着想。
更是为了驻扎在边境三成,将近二十万军队作息。
真正得罪了皇上能有什么好处,什么好处都没有,只会扣押军饷。
士兵们都已经和匈奴人拼杀,难道让他们饿着肚子去拼杀吗?
原来的心气,全部都已经消失了,现在的萧国公更看重的是实际利益。
与其说他是忠于皇帝,不如说他是忠于自己肩上的职责,忠于那些边境的老百姓。
边境的老百姓真心的是拥戴萧国公,他们发自内心的爱戴萧国公,就是这种被老百姓捧在心上的感觉。
让萧国公无法推脱,这种责任他背上了,他知道一旦背上就摘不下来了。
不过无所谓了,因为萧国公是心甘情愿的枷锁。
熊将军和赵将军是萧国公手下的两员大将,对待萧国公更是忠心耿耿。
其他也有一些中郎将,小将军,还有很多的千户,百户,小伍长等人。
熊将军和赵将军非常听萧国公的话,纷纷低头,他们知道萧国公说的都是真心话。
谁让他们这边境的地方干旱,种的粮食,很少有丰收的时候。
也没有什么特色的植物在此驻扎,让当地的老百姓们能够吃饱穿暖。
所有的匈奴人都是骑兵,他们在马背上长大,天生就是一把好手。
忍了一肚子气,但是为了将士们还得忍下去。
萧国公端茶送客,熊将军和赵将军带领着诸位将领们离开之后,苟军师没有离开,而是看着萧国公再次揉头。
苟军师真心觉得萧国公更适合当皇上,他甚至是觉得萧国公只要挥手,边境二十万大军他都能够统领。
基本上就算是占据了半壁江山!
看看当今的皇帝,已经呈现了昏君之像,虽说现在不是造反时机,但是皇帝如果一而再再而三的逼迫呢?
“国公大人,难道你真的不想一想我的提议吗?我觉得你更合适。”
苟军师认真的说道,他真心觉得萧国公是一个容人之人,肯定能当好皇上的。
“军师,不要再说了,我是不会同意的。我自觉自己不是管理国家之人,咱们一离开谁管边境的老百姓?”
“我不追求九五至尊之位,我只是可怜底层的边境百姓,我出生此处,家族在此处生存繁衍,我知道此处百姓的艰难,所以我无法放手。”
萧国公深呼一口气,他不放心将这地方的老百姓交到任何的人手中。
他害怕自己离开之后,当地老百姓们会遭遇不测,永远不要小瞧匈奴人的狼子野心。
苟军师咬着牙:“可是皇上的猜忌,某一天可能真的会要了你的命,国公大人,难道你甘愿去死?”
“如若牺牲我一人,能够换取所有人的平安,我宁愿死!”萧国公此时此刻眼睛发着亮光,这一句话他是发自内心。
“府中的大小姐呢?”苟军师忍不住反问。
“我会尽早为婷婷找寻夫君,早日嫁出去吧,嫁出去以后,我就没有任何心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