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阅读上一章

第124章 波尔多的香槟

  

  事实上此时向突尼斯借款最多的国家就是法国,确切地说是法兰西第二帝国。

在奥地利帝国主导的新维也纳体系之下法国被限制的死死的,哪怕是到了美洲和非洲也只能和英国、奥地利这样的强国硬拼。

而半个地球之外的亚洲对于此时的法国来说实在太过勉强,拿破仑三世很容易就将目标转向了隔海相望的突尼斯。

一方面由于奥马尔公爵领的存在,突尼斯始终受到来自邻居的威胁,法兰西第二帝国也视其为叛军,共同的敌人让双方有了合作的基础。

另一方面法国的资本也希望对外扩张,没有任何背景的突尼斯自然就成了一个极佳的输出对象,毕竟奥斯曼帝国的影响力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此外拿破仑三世个人很吃“崇拜拿破仑”这一套,埃哈迈德声称自己崇拜拿破仑,向往法国的文明世界。

这让路易·拿破仑感到很自豪,埃哈迈德也就理所应当地收获了更多善意。

然而在奥地利和英国达成协议之后,突尼斯会被迅速瓜分,英奥两国的债务自然会被各自建立的保护国承担,但法国的债务也就成了皮球了。

不会有人想要主动承担债务的,除非法国人拿出足够的筹码,又或者付出足够的代价。

最可怕的是路易·拿破仑即便发现他也无力阻止,法国帮助突尼斯平叛的代价并不低,还不一定能成功。

万一奥地利帝国是在借此机会钓鱼,那么法国的损失还会更大。

弗兰茨的计划一旦成型,法国就只能吃了这个闷亏。

不过此时拿破仑三世还并未意识到危险的临近,他还在为和英国人谈成了一笔大生意而沾沾自喜。

事实上英国的订单确实不小,毕竟他们不可能完全信任奥地利帝国。此外英国人也需要交好法国人,因为英国人需要盟友。

英国与奥地利帝国之间协议的脆弱到让人觉得随时破裂都不奇怪。

至于英国人为啥不把订单全部交给自己的工厂来缓解经济危机?

这只能说是英国人的思想出了问题,一部分英国议员已经对自由贸易理论着了魔。

他们将大卫·李嘉图的理论奉为真理,他们相信比较优势理论。

法国和奥地利在地理上相较英国本土的厂商更有优势,而且也愿意给出更低的价格。

在英国议员们看来这样的效率最高,成本也最低。实际上这样的做法也确实最节省开支。

杜伊勒里宫。

“啵!”

路易·拿破仑亲自打开酒柜挑了一瓶最好的香槟,白色的泡沫如喷泉一般涌出,软木塞也随之飞到空中。

“哈哈!你说对了!英国人的订单真不小!我们发财了,从现在开始整个法国的工厂都要开始全速运转了!”

亚历山大·科洛纳·瓦莱夫斯基也感到十分高兴,他带来了一个好消息巴黎世博会的筹备工作已经完成。

“相信我,陛下。我们法国的世博会将会超过历史上任何一届世博会,我们要展出的是真正超越时代的东西!”

拿破仑三世满意地点了点头。

“我已经迫不及待了!”

瓦莱夫斯基随即便拿出展品清单。

这些年法国人确实做了很多事情,他们成功仿制出了英国的波特兰水泥,也拥有了奥地利帝国的橡胶技术,同样仿制出轮胎,甚至改良的橡胶软管。

缝纫机、自行车、新式蒸汽机、高速蒸汽列车等等。

法国人能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取得这些成就确实很惊人,但仔细研究会发现法国人展出的几乎没有一项创新技术。

究其原因还是出在拿破仑三世身上,他的实用主义哲学在法国大行其道。

由于政府无法提供大量的研究经费,所以法国的技术部门比起自主开发更倾向于购买和仿制。

以此时法国的技术实力想要实现逆向工程仿制其他国家的先进产品并不是难事。

而且投资技术显然没有投资工厂、铁路等实业赚钱快,甚至比不上在殖民地搞副业。

于是乎很快自主研发就成了一种让人唾弃的行为,甚至在法国被认为是一种愚蠢的做法。

法国的报纸和学术杂志大肆宣扬。

“别的国家几十年研究出的技术和机械,我们法国几个星期就能仿制成功。

让那些蠢货去开发吧!聪明的法国人会好好利用他们的成果造福法兰西!”

此时法国还搞出了一个葡萄酒(波尔多葡萄酒)的分级制度,这可能是此时他们对后世最大的贡献之一。

法国人对葡萄酒的分级制度已经搞过好几次,不过其他国家并不承认就是了。

其他国家只会称其为法国葡萄酒分级制度或者波尔多葡萄酒分级制度。

法国人将最主要的61个酒庄,分为五个等级。虽然从未有人承认,但在法国人心中未在此列者和外国葡萄酒一律被视为不入流,这便是法国人的傲慢。

路易·拿破仑十分兴奋,因为随着工厂的忙碌,失业率将大大降低。这样一来税收将更加稳定,社会也将更加安稳,自己的统治将牢不可破。

至于世界博览会可是一个挣面子的好机会,他相信这会是一个扭转法国形象的大好机会,就像当年的伦敦世博会一样。

路易·拿破仑高举着酒杯。

“我看到了法兰西的未来,高卢雄鸡将不再被束缚,我们将会展翅高飞!”

“会有那么一天的!”

瓦莱夫斯基也很激动,在他看来这就是一个机会,一个壮大法兰西的机会。

“陛下,我们一定不能松懈!英国人打败俄国人之后下一个目标必然是奥地利帝国,到时候英法同盟一定会战胜奥地利,从而取代神圣同盟的地位。”

有着几分醉意的拿破仑三世笑道。

“我们需要一个响亮的名字。我们就叫它绅士同盟怎么样?”

瓦莱夫斯基鼓起掌来。

“陛下,很好的名字。这既点明了同盟的本质,又能与旧时代的同盟区分开。”

“真希望那一天早点到来。”

“会来的。”

事实上这些年虽然一直受到各种限制和打压,并且失去了大片土地,但拿破仑三世和瓦莱夫斯基的努力还是卓有成效的。

在他们的努力之下法国的经济已经开始复苏,如果不算那些损失的土地,法国已经基本恢复到1848年二月革命之前的水平。

第124章 波尔多的香槟

你刚刚阅读到这里

返回
加入书架

返回首页

书籍详情 返回我的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