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法兰西之困
把危地马拉交给墨西哥则更符合奥地利帝国的长远利益。
作为一个大国墨西哥的人口实在太少,少到墨西哥政府至今都没有完成对自己国家的探索。
吞并危地马拉可以给墨西哥增加人口,同时也能给英国人一些压力。英国的洪都拉斯殖民地一直都处于放养状态,但每年却都有不错的收益。
这主要是隔壁的邻居法国和奥地利,一个忙着平定内乱,一个忙着开发土地,两者都既缺乏动力也缺乏实力威胁英国人的殖民地。
然而吞并危地马拉之后的墨西哥却完全不同,到时候墨西哥本土将会直接和洪都拉斯接壤,完全可以集结兵力从陆地入侵洪都拉斯。
英国那几个连的殖民军和几千殖民者想要对抗墨西哥的军队完全就是痴人说梦。
此外墨西哥也有充足的动力进攻洪都拉斯,毕竟洪都拉斯本身就曾是墨西哥的一部分,而最要命的是洪都拉斯还有金银矿脉。
这个时代没有一个国家能拒绝金银的诱惑。
即便是墨西哥慑于英国的实力,但只要整天搞点小动作也够英国人喝一壶的。
正所谓是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只要墨西哥够无耻,洪都拉斯殖民地也会重蹈危地马拉的覆辙。
除此之外让塔桑·安纳购买危地马拉也是为了分散他的注意力,否则墨西哥人整天盯着奥地利帝国的加利福尼亚也是一件十分麻烦的事情。
而且法国在失去危地马拉之后就不得不将精力转向其他方向。
事实上法国在非洲还有两处殖民地分别是加蓬和塞内加尔。
不过两地的总督都很迷茫,毕竟名义上现在有四个法国,而且这四个政府皆称自己对其有统辖权。
这四个法国分别是法兰西第二帝国,波旁王朝,奥尔良王朝-阿尔萨斯-洛林公爵领,奥尔良王朝-奥马尔公爵领。
尤其是塞内加尔和奥马尔公爵领仅有一道沙漠相隔,如果不是奥马尔公爵不想大打出手引得其他势力干涉恐怕塞内加尔此时已经并入奥马尔公爵领了。
此时明确宣布效忠法兰西第二帝国的只有远在印度的塞伦坡和马达加斯加,以及印度洋和太平洋上的一些小岛。
其中收益良好的只有留尼汪和塞伦坡,前者靠的是蔗糖,后者靠的是鸦片。
由于奥地利帝国的提前加入导致海外殖民地的瓜分速度大大加快,此时的非洲已经被基本瓜分完成。
法国再想开拓殖民地就只能将目标放在更遥远的亚洲,甚至是去大洋洲和英国人火并才行。
这就是弗兰茨的目的,他必须要给英法之间制造利益冲突。
虽说此时很少会有人把英国和法国放在一起,哪怕是他们曾经合作过,人们也会固执地认为这对百年世仇不过是貌合神离,所以才会被一一击溃。
不过弗兰茨可是知道法国是受英国影响最大的国家,日后这两个国家会因为共同的利益高度捆绑在一起。
一战时期法国主要负责大陆战场,英国主要负责海上战场,一个海上第一强国,一个陆地第一强国,这俩凑一块弗兰茨还怎么能睡得好觉。
历史上法国多次靠从殖民地吸血渡过难关,殖民地的原材料和市场也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法国内部的压力。
所以法国人总能像是打不死的小强一样,每次被打倒之后都能迅速站起来。
但如果失去了殖民地,那法国人就只能选择内卷这条路。只要卷的够狠,法国人就不会再那么在乎什么荣誉、民族、国家之类的东西了。
弗兰茨可不是什么追求刺激的狂人,他自然是希望自己的对手越弱越好。
毕竟团结内部通常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在外部有一个强大敌人,通过外部压力来缓解内部矛盾,并保持团结。
这个敌人可以是抽象的,甚至可以是臆想出来的。
另一种方式则是带领大家去欺负别的国家,这就像是古代的投名状一样可以提供一种廉价的归属感和优越感。
同时这种杀鸡儆猴式的表演还能强化弗兰茨的权威,历史上很多人和国家都这样做过。
当然这种替罪羊机制也是一种容易让人上瘾的毒药,如果只靠这一招那么整个群体必然会逐渐走向疯狂,甚至是内斗。
不过弗兰茨有他自己的道路,他不想拘泥于过去和所谓的常理。
弗兰茨知道这条路必定是孤独且艰辛的,但他并不后悔,毕竟能得到这次机会对他来说已经是来之不易了。
俄土战争其实对整个欧洲来说都是一件好事,所有的国家都希望借此机会大赚一笔,毕竟俄国、奥斯曼、英国三国的订单可不是一般的大。
不过这却是在无意中打薄了奥地利帝国的利润,虽然三国的订单很大,但由于法国没有参战,再加上全欧洲所有国家都想多吃一点,所以此时卷得不是一般的厉害。
好在奥地利帝国皇室和俄国之间有独占合同,不过为了防止俄国见利忘义进而毁约造成双方都尴尬的局面,弗兰茨只能再多出让一部分利益,也算是对老丈人的支持了。
然而战场上的局面真的很难看,西线继续僵持,俄军无力进攻,奥斯曼军队也无力反击,刚刚加入战场的英军则是还在观望。
在海上纳西莫夫率领的黑海舰队成功在萨姆松和锡诺普接连取得了两次大胜几乎全灭了奥斯曼帝国的黑海舰队。
但随着英国海军进入黑海,纳西莫夫只能退守塞瓦斯托波尔。
东线的俄军更惨,英国海军直接截断了帕斯凯维奇的海上补给线,这导致东线的俄军成了孤军深入。
无奈之下帕斯凯维奇只能选择撤退,毕竟一面进攻奥斯曼帝国的要塞,一面应付英国海军的骚扰实在太困难了。
而且这一路上全是港口城市,也就是说俄军一路上都要受到英国海军的欺负。
虽然前功尽弃有些可惜,但继续进攻的风险太高。一旦失败,那就是要葬送十几万大军。
帕斯凯维奇可不想被送上绞刑架。
现在最起码是连战连捷,还占领了一些奥斯曼帝国的土地。有这些功绩在,沙皇还必须要表彰自己。
而且在山地作战也不是不行,毕竟这可是帕斯凯维奇的老本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