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阅读上一章

0421马来半岛,1285年秋

  

  中南半岛局势之后便一直维持现在模样,双方打了一二十年。

期间,就连反抗军首领郑希智都在一次夜袭中被大明军情处擒杀,但就是这样,大明占领区附近地盘周遭还是反抗不断,屡屡遭到攻击。

大明不得不继续增兵维稳勃固地区统治,以至于该地区陷入常年的战争泥潭,军费靡费甚巨。

期间,朝中不是没人提建议退出勃固境内。

但问题是,这个蜜蜂窝已经捅了!

大明这些年在勃固地区直接,间接已然杀了几十万掸族族人,血海深仇已经深深埋下。

这种仇恨,已然蔓延三四代人代人,不是大明退出后,让出其原有的地盘就可以解决的。

真要那样做的话,除了让这些掸族人收获故地,获得更多资源外壮大自身外,唯一的结果,不外乎养虎为患。

若说攻略东南半岛的战争使得大明陷入战争泥潭,需要常年维持大明兵力防卫占领区,和掸族人打游击。

那么,东南亚地区第二个泥潭,就是不可抗拒的,

—天灾。

话说,自从大明把东南亚都护府从新加坡迁到单重布罗国西海岸后,便开始有序不断向马来半岛增兵。同时在该地区修建港口,以便未来停泊更多的舰队。

待兵力达到了3万后,大明东南都护府便直接出兵发动政变,吞并了单重布罗国的领土。

其后,又攻占了南萨鲁奈王国都城。

把两位国王迁入大明国内给安顿了起来。

其后,东南亚都护府又派舰队打败东方岛屿上的旺多人,且遵照协定,要求渤泥国迁移该岛屿。

在大炮和条约的压力下,渤泥国王室无奈接管旺多人的岛屿。

但他们希望仍旧居住在马来半岛,因为此地有他们的大量产业。

在请示国内后,东南都护府答应渤泥国的请求。

并且,大明皇室亲封其国主县伯爵位,以示拉拢。

再之后,东南亚都护又派遣使者,前往达雅克人最大的部落求亲。希望其部落首领长女如大明为妃,两家结姻亲之好。

且去时,使者赠与对方首领大量财富之后。

首领欣然同意了。

其后,在这位首领的撮合下,大明东南亚都护府完成与达雅克人诸部会盟。双方签署条约,算是完成对其民族的羁縻政策。

形势大好!

短短时间,东南亚都护府通过政变,出兵,威逼利诱,联姻。

一套组合拳下来,暂时完成对马来半岛的掌控。

就在东南亚都护府弄下地盘,着重开始建设自己老巢的时候。

1274年,马来半岛突然发起一场高达数十米的海啸。

海啸过后,又是波及北方大部的大规模地震。

一时间,整个马来半岛宛若被大自然之神遗弃一般,山火,岩浆,地震……

一个接一个来。

把东南亚都护府辖区内折腾了个天翻地覆,人仰马翻。

几年之间,东南都护府在马来半岛修建的公路,桥梁,码头等公共设施,一朝折损大半。

灾难过后,紧接着面临的便是灾后重建。

消息传回大明,因为地盘的来得太过容易,故朝廷内许多大臣们纷纷上书皇帝;

与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在本就没有多少产出的地方搞什么灾后重建,不如东南都护府再次搬家,且更为划算一些。

这种说法一度甚嚣尘上!

甚至因为之前东南半岛的事情,还有人建议直接裁撤东南亚都护府。

这就有些扯淡了…

东南亚气候温热,是大明工业橡胶的重要产地,且其地处东南海陆交通咽喉位置,大明要想成为一个海洋大国,在此地没有一块地盘,那是不可想象的!

把世界上最重要的一条贸易航线置于掌控之外,智者所不为也。

最终,在章邯以及内阁数次商量后,决定央行特发两亿龙币国债,用以马来半岛地区的灾后重建使用。

又经过小十年的建设,直到了1280年,马来半岛的东南亚都护府才算从当年的灾难阴影中缓出来。

由此可见当时灾害之大,之巨。

大明朝廷这边,除了刚开始央行发行两亿龙币特别国债外,又于1277年、1279年、两次增发重建国债共计3亿龙币。

一场大灾,5个亿灰飞烟灭!

相当于大明财政十年的盈余,说其是个大坑,那是一点不为过。

但相比于中南半岛,与掸族人连年战争那个战争泥潭不同的是,马来半岛经过灾后重建之后,盈余便步步攀升。

截止1282年,已然财政盈余高达一千五百万龙币。

其境内的矿山,种植园遍布各地,公路四通八达,确实建设得不错,潜力很大。

并且,其原先海港被摧毁后,重建了一个更大的,能够驻扎而是多艘军舰和数千艘商船,成为了大明东南亚最重要的海军系带和贸易中转站。

照理说,如此形式一片大好,在马来半岛修建铁路应当不是什么大问题。

可别忘了,东南亚这几年,还欠着央行五个亿的贷款,光是利息一年都有五百万。

等其偿还完本金,就是以目前的增长速度,至少也要二十年时间。

再加之,马来半岛地处东南亚腹心,海运便利,对铁路需求不大,加之其中心地带都是茂密森林,施工难度极大。

种种限制,故其也就是在看到澳洲都护府修建铁路之后,想要借机捞点好处。

本身不需要不说,其也没那个实力。

因此,章邯一纸公文下来,让他们可行性报告,东南都护府便直接偃旗息鼓。

却说澳洲这边。

澳洲都护府这条铁路自打1280年打报告,1282年正式立项。

经过三年时间,才终于在西部修建了一条通往安澳港货运铁路。

三年时间,看似漫长,实则其建设效率已然不慢,甚至可以说,进展神速。

因为,这三年不仅单单只是修了这么一条铁路。

真正修建铁路的时间,满打满算也就不到两年。

在1283年,大明输出的劳工和工程师,以及四海商会澳洲分会管事,开始对这条链接矿区到安澳港的铁路进行设计。

并且,还陆续运来大批机械,在矿区外围的平原上,建造了一座占地几十亩,用于生产钢轨,枕木的厂房。

也是就地取材,再加之劳工,奴隶没日没夜干,才于1285年春节过后,该线路正式安装列车,得以贯通。

在这条铁路贯通后不久,阔别大明三十余年的章崇智,终于得以朝廷恩准,让其告老还乡。

随后,踏上回归故国的旅途。

在其船队刚刚到达东明港不久,朝廷驿站便传来皇帝旨意;

要求大明境内所有三品以上大臣,勋贵,宗亲。

于八月份之前齐聚神京,参加大明皇帝陛下七十大寿典礼。

章崇智顾不得感慨大明三十载到处天翻地覆的变化,他在东明海关交接完毕,验明正身后,便匆匆带着随从,踏上了前往神京的列车。

大明贞隆四十年【1285年】,大明神京太虚宫。

八月十二日。

清晨卯时一刻,天色微微放明,凡是在京或者的诏命进京的大臣,已然全部聚集在太虚宫正门口的大广场上。

大广场四周皆挂着朱红色的灯笼,配合着九九八十盏油气宫灯,把广场照得亮如白昼。

宫门正前方,围着朱红色宫墙,彩旗飘带迎风飞舞。

预示着今天是个不得了的大日子。

也正是如此。

这些帝国大臣,勋贵,武将齐聚一堂,为的只有一件事;庆贺大明皇帝章邯七十大寿。

辰时一刻!

东边的大日射出第一缕金光。

春总管带着三四个小太监沿着红色地毯,疾步登上玉虚宫正门的城楼之上。

0421马来半岛,1285年秋

你刚刚阅读到这里

返回
加入书架

返回首页

书籍详情 返回我的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