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阅读上一章

第二百一十三章 劝降书

  

  翌日响午。

也就是六月三十这一日,秦钰刚打发走尹文和往淮河边上去查看水势,以及找相关的人修复周边有所损坏的码头,以确保出战时降低损耗。

刚准备打算吩咐将士们上菜,就碰见了前来手脚都哆嗦的彭武,还带来了一份劝降书。

随意地扫了一眼,就扔在地上。

秦钰严重怀疑云中侯是被他的名号给吓傻了,要么就是脑袋被驴踢中了。

否则,正常人但凡是听过他的名号的,怎么还会派人来写劝降书?

扫过彭武干瘪的身躯,露出的臂膀上纵横交错的伤疤,渗透出衣服上的血迹,一进帐就闻到了刺鼻的腥味,嘴里念叨着耳熟的淮南口音。

一看就知道是淮南文士,在南阳遭了不少罪,临到帐前被云中侯硬逼着来送死的。

秦钰却无任何同情心。

毕竟嘛!淮南文士再惨也比不过淮河溃提时那些流离失所的百姓。

要论对平头百姓生活的苦楚了解,彭武拍马也赶不上他。

毕竟淮河发生溃提时,他在南阳城里被人抽打着鞭子呢!

这年头认得了字,写得了劝降书的人,至少也是个地主。

地主一般居住的房子地势较高,田地环绕,手底下的雇佣户多得很。

就算大河冲垮了房子,还有这些年穿戴在手上的金银呢!

再退一万步来讲,半年前,也就是孙典英还活着的时候,这小子是孙典英手底下得意的参军。

是在一次强抢民女的路上,挨了人家的捶,临到云中侯抓壮丁的时候,硬塞给官兵的。

挨鞭子,被打骂,这不是活该嘛!

不把他抓了去,不知道多少人家被他出的馊主意害得家破人亡,妻离子散。

于情于理,秦钰对他没有半点同情。

更何况,他是长在红旗下生在春风里正儿八经接受过阶级教育的群众,怎么会同情一个剥削他人,压榨他人反倒坑害了自己的混账!

他嫌弃地打开了那封劝降书,粗略地扫过,他只觉得白白浪费时间,啥玩意啊?

他秦钰可是常胜将军,写得都是些狗屁玩意,如同嚼蜡。

第一时间想要找一些这段时间疯狂学习的历史典故,一一反驳,再将此人打出去。

或者干脆更直接一点,宰了彭武全当无事发生,好继续当他的纨绔子弟。

可偏偏问题就卡在这,无论如何,他是靖北王世子,是天下闻名的秦王殿下。

再纨绔,该有的样子必须得有,他是凭借靖北王世子在此立足的,从而拉起了他人生的帷幕。

这是铁打的事实。

所以他必须得遵守这个身份带来的束缚,即是大夏的规矩。

就是无论你怎么荒淫怎么荒唐,面子上一定要过得去,虽然他很想直接带领大军冲入京城,将林青天,以及那些吃人肉喝人血的贵族蠹虫们杀个干净。

但是实际上不行。

最起码,也得等到他秦钰将周边的诸侯扫干净了,他才能将那些玩意一网打尽。

否则肆意妄为,滥用武力,他会将天下人全部推到对立面,百姓嫌他没有个人样,今天杀使者,明天是不是也得拿他们百姓开刀?

士大夫觉得他不入流,诸侯一方打心底瞧不起他,各个层级的人都得罪了一遍,届时他真的成为了彻头彻尾的疯子。

疯子是没有办法建立一个伟大的国家的,更别说得到那些人的承认。

尽管秦钰打心底就不稀罕这些玩意,由衷地希望天底下的百姓不再拘泥于阶级身份和虚无缥缈的面子。

但是社会规律就是如此,秦钰再强也跳不出这个规律。

最起码,目前为止,他没有这个本事。

这封劝降书带来的影响,远远超乎秦钰的预料,它带来的是一个警醒。

一个关于他不同于大夏所有人的思想,包括现在河对岸可能处在焦虑中的云中侯,以及跪在账外等候他招呼的张德等人。

就这样思索着,秦钰手上动作未停。

他当着彭武干瘪消瘦的脸颊,大口大口嚼着猪肉,刘越眼疾手快地给他倒酒。

接待使者,却一言不发,只顾自己吃喝,那使者连个座位都没有,俨然是一副纨绔弟子的模样。

不知道隔了多久,账外等候的众将们略有些担忧。

这位主子是个厉害的人物,但是不代表他们厉害,念及可能发生的战争,又回想起自己在军中吊儿郎当的时候,心中不免忧虑了起来。

尽管秦钰没有孙典英那些乱七八糟的毛病,手段也厉害,可秦钰再厉害,那也是他本人的能耐。

倘若败了,他也有的是法子逃跑,而他们就完了,谁叫他们在孙典英治理下天天混日子,不是去平头百姓家抢点鸡鸭,就是去偷摸些李子桃子。

即使在秦钰这些日子的督促下,改了不少,可长久养成的习惯,多少会有痕迹。

万一再发生一些其他的变故,就凭他们的本事,担得起责任吗?

他们心知肚明这位主子,秦钰能耐大得很。

闯入军营杀了孙典英,单枪匹马一人进入了十万大军中与魏王谈成联盟,不可能不知道他们身上这些毛病。

现下面对南阳城十二万军队,也不知道他现在在帐中打着什么心思。

“世子有口谕!”

这话一出,众将纷纷心惊肉跳,口谕是只有皇帝才能用的,传话人却毫不避讳。

刘越掀开营帐,随意道。

“请会写文书的参军入账内。”见到众人神色紧张,刘越复又放缓了言语。

“其余的各归各位,战前莫要被小人诓骗了,耽误了备战良机。”

此言即出,众人情知事情未变,纷纷松了一口气,恐惧消散了,他们自知无法干涉秦钰的决定,纷纷散去。

唯有那张德和几个会文书的参军进了帐中。

秦钰早就吩咐人准备好了笔墨,随意点了个人让他写上一篇骈文,大骂云中侯不忠不孝,久居江东之地,却半点人事不干。

参军就是参军,三下二除五,一片辞藻华丽的文书便出了来。

秦钰举着文书看了半天,眉毛微蹙,将文书撕了个干净,抄起旁边的笔胡乱画了几笔,盖了个大章,随手扔在彭武边上。

“你可以滚了。”

彭武眼泪都流干了,揩了揩眼泪,拾起地上的文书仓皇而走。

第二百一十三章 劝降书

你刚刚阅读到这里

返回
加入书架

返回首页

书籍详情 返回我的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