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阅读上一章

第一百八十七章 渡河前夕

  

  六月初五,黄历上说易搬迁易侨居。

天色黯淡,乌云连片,天幕边缘处隐隐有亮光乍现。

狭窄的小道上,男男女女,男的背着铁锅、铁器,妇人背着包裹,一手携着幼子,一手拉着老人,在蜿蜒的路上排成一条长龙,一个个垂着眉毛,面容惨淡。

风卷起落叶哗啦啦扑打在行人的脸上,行人眼都没有眨,随意拂下树叶,只求快些赶路。

“天杀的,王爷要造反!”

“倒霉的不还是咱们老百姓吗?快点离开。”

“别骂了,快走,万一被抓了去做一棍汗,死了都不知道埋哪?”

一个老汉佝偻的身子扛着手臂粗长的扁担,左右两边各有一个大筐,晃着两个娃娃,娃娃们张着大嘴哇哇大哭,鼻翼一抽一抽的,无神的大眼望着家乡的方向。

可怜的模样任谁见了都要心软几分。

话说,自打入了辽东,他就已经在心底预想过千万次这些场景,打战嘛,需要人,人从哪里来?

倘若是像他这般舍得,舍得砸钱,给兵卒家人良好的保障,升官发财路路通畅。

乐意当兵,悍不畏死的人自然就多。

可中原地区,魏王、狗皇帝、其他各大诸侯,有的是钱,但是他们愿意给吗?

不给钱,只给简单的粮食,就让他们送命。

别人能干嘛?

除非是傻子。

那怎么办?回归到最原始最直白的手段上,拳头。

抓壮丁。

怎么抓?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昔日读书时死记硬背的诗词,今日竟成了现实,而且这一场景间接是由他造成的。

那日李修文回去之后,在江南最大酒楼写了一首诗词,传得沸沸扬扬,他还担心普通人不知道,特地找了人散发简单通俗易懂的文子,一个街头传到街尾。

嚷嚷的全天下都知道了。

普通人家身份低微,犹如水中浮萍般随着涨势起起伏伏,当得到这些消息后。

靠河的,干脆就沿着河架着船走到下游,若是靠山的,弃了几十年积蓄攒得房,带着妻儿老母连夜奔波,逃到山上。

秦钰这一路走来,见到了太多太多。

然而,事情若只是这么简单便好了。

造反的消息传遍了江南,也就意味着林谦知道有人从中作梗,关闭了城门,青壮年统一卡在城内,逃跑的,财货必须得留下大半,粮食除了口粮,其余的都得上交。

简直是把人往死里逼。

最要命的是,秦钰无法及时在魏王世子林牧之前赶到淮南。

依韩子旬得来的情报,林牧应当率了两百骑兵,以魏王在江东之地的威慑力,倘若碰上还没有完全清洗干净的淮南军营,乱子可就大了。

但凡两军联合起来,以他们现在的能耐,就成了铁骑之下的黄土。

不过,从瓜州渡河过去淮河,三百里路,大差不差五天。

五天内,就凭孙典英留下的将领治军水平,能够拉起一支强而有力的队伍,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尤其是他们还抠抠搜搜,一点人事不干。

又畏惧于秦钰的威名,不敢直白的应下,也是为了更好的开价,保不齐他们打着把几万军队连人带武器,全部卖给林谦。

这一来一回的扯皮,很可能会拖五天,甚至有可能是七天。

可无论是五天还是七天,谁也不敢去赌啊?

奈何偏偏又遇上惊弓之鸟的江南百姓,乱糟糟想要吸食百姓的官吏,疯狂敛财的诸侯,漫天要价的船家,杂七杂八的糟糕事凑合在一起。

惊恐、不安、焦躁,在这一刻被极具放大,所有人都陷入了无形的焦虑之中。

极端不安的环境下,总会掺入一些乱七八糟的人,趁着手忙脚乱,偷鸡摸狗,杀人劫货。

甚至撺掇着几个人联合起来,拦路截杀有钱的大户,或者干脆以强欺弱,几家联合起来吃人家的绝户,又或是漫天要价,在前往淮南的码头上大开杀戒。

而秦钰的去路,就是被这些人给挡住了。

离秦钰二十步开外,两拨人约莫八十人的模样,个个手里摸着粗糙的柴刀、锄头,甚至还有掌门大鸟的自做的弓弩。

这些平日用来砍柴、做活的伙计,此刻成为了他们欺辱弱小最好的武器。

横起来不要命,柴刀砍掉半边脑袋,脑浆红的黄的白的流出来。

有的直挺挺地躺倒在地,胸腹被划开手臂粗长的伤疤,整个人几乎被劈成了两半,肠子撕扯出来,却又很快被涌上去的人踩烂,死得不能在死了。

血腥味、尸臭味跑了老远也能闻到。

鲜血浇湿了泥地,马蹄一踩,便容易留下一个深浅不一的痕迹。

偏偏秦钰还不能去管,一旦管起来,他们见胯下马匹雄壮,保不齐起了野心,几伙人凑拢过来围住他们,徒惹一身骚,麻烦更大了。

耽误不起。

只能寻求他路,可偏偏他又不能暴露身份,一旦被魏王知晓他在此地,十万大军都用不着渡淮河了,干脆直接杀来。

“世……公子!”

就在秦钰等候了约莫半个时辰,握着沈茹的手安慰了好一会儿,准备另找他路,直接绕远路去码头边上。

韩子旬忽然冒出来,手里抓着两个血淋淋的脑袋,往秦钰身边一掷,登时便在人头下给秦钰下跪,他拜倒在地,言语急促。

口误叫了世子,恍然发现身后一群人冒着脑袋,盯着他们看,韩子旬恶狠狠地瞪了一眼,人们一看他满身的杀气,心里咯噔一下。

暗暗琢磨着,这么凶的汉子跪在年轻人脚下,要么年轻人背景很强,要么年轻人能力很强,无论哪一方他们都得罪不起,也不敢招惹了,主动散开来。

韩子旬转回头,低声下气地汇报着情况。

“快些走,船已备下,杀了两个不知事的汉子,现在就可以出发。”

“使者在哪里了?可有消息。”

秦钰眉毛拧在一起,握着缰绳的手勒得马身一颤。

“他们被拦在了淮河边上,若是船家快些,应当是能赶上的。”

“想来是公子威名赫赫,吓得那些人不敢乱来。”

“皇帝驻扎的兵也有所异动,应当是消息传到了京城。”

秦钰方才吐露一口浊气,他打起精神来,定定道。

“渡河!”

第一百八十七章 渡河前夕

你刚刚阅读到这里

返回
加入书架

返回首页

书籍详情 返回我的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