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阅读上一章

第三百二十八章你就是吴承恩?

  

  朱载坖按照嘉靖的旨意,重启四卫,只需要找对一个主心骨将领,然后使劲地花银子就成。

可嘉靖在知道传教士是什么之后。

开始让朝堂组织道士,和尚和书儒生们,也开始向四面八方教化,就是大明当前最令人头痛的问题了。

看起来是一件有大功德的好事。

可认真算起来,对道士和和尚来说,并不算太难。

古时候都有和尚东渡,还有西去的。

道士更是天南海北的到处跑。

就是苦了儒生们。

平时高喊着教化的声音,也因为这一道旨意,京城之中,已经很少听闻儒生们高谈论阔了。

“殿下已经开始召集人手,安排四卫的事情了,咱们也该行动起来,佛门都已经有了一队人马,向西边而去,说是要重走一遍玄奘法师走过的道路。

就连道门也不弱于人,有道人组织了一队人,沿着曾经老子西出函谷关的方向,一路地追了下去。

咱们儒家,现在一个个的不但成了哑巴了,腿还瘸了,不但不说话,连走路都不会了。”

严嵩敲了敲桌面。

目光扫视了一圈身边的同僚们。

“都说话呀?”

“下官觉得这种好事情,肯定不能在朝堂之上解决,孔家乃儒家先贤的后人,咱们就是再想要教化四方,也得孔家人先行一步,才是正途啊!”

突然,角落里,一直很低调的礼部尚书张璧,缓缓地说道。

此言一开,瞬间文渊阁中就热闹了起来。

“下官也觉得有理,此时孔家人不出面,咱们先出人,于理不合呀!”

户部尚书陈经,立刻附和道。

有了领头的人选,一切都好说。

大明想要上进的读书人多的是,只要官府承认他们归来之后的政绩,给一个官坐一坐,不知道多少人会响应。

“本就是应有之举,孔家承了至圣先师的血脉,就得在必要的时候,做出表率才行,不能只会写那啥······”

国子监祭酒赵廷瑞说得急了,差点说了真心话。

好在收口很及时。

在其他同僚们看过来的时候,已经把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都说了出来。

“既然大家都这么认为的话,那么本阁老就下朝廷文书了?”

严嵩在开这个会议之前,可没有想过,这个议题走到最后,会是这个样子。

不过只要能够拿出办法。

也就管不了那许多。

反正孔家人多的是,人家传教士都能东奔西跑,还活得好好的,最多然圣人血脉艰苦一点。

生命安全,绝对是有保障的。

“有请严阁老认真书写,务必写明这件事情的伟大之处,连至圣先师孔夫子,都可以周游六国,没道理他的后人们,连大明都出不去吧?”

“好!那就这么决定了。”

于是。

就在同一天,艳阳高照的时候。

两匹骏马,以八百里加急速度,分别去了曲阜孔家和徽州府绩溪县胡宗宪家。

同一时间。

各种报纸,就开始了对大明四卫的宣传,也给出了往后需要改制的方向。

人数不变。

武器装备更新换代,粮饷提升,但将官必须分批来军学院进学一段时间,至于士卒们年岁大了的,立刻安排退出去,重新选用新人。

做法很有用,瞬间就缓解了一部分人口压力。

因远道而来京师打工的一些年轻人,也找到了一份长久的活计,简直两全其美。

朱载坖很忙。

忙着应对各种杂事,就连他的生意,都快要放下了全权交给了刘敬堂来处理。

这一天,刚刚放下手中的表格。

签署了一批火枪锻造的账单。

就见到陆绎站到一边一只手拄着拐杖,一只手抱着一本厚厚的书籍。

“殿下,有人来投书了。”

说着,就把手中的那一本书,递了过来。

“西游记?不是已经有了成书了吗?怎么还有人再写?”

朱载坖没有去翻看。

知道了整本书的故事,再去看书的话,就很累。

“殿下,几年前出的书是初稿,现在是修订了之后的全本,此人想要在报纸上,刊登这样的故事,当然,最好的印刷成册,扬名天下。”

陆绎的话,让朱载坖一怔。

迟疑地问道:“吴承恩?”

“殿下认识?”

陆绎诧异的问道。

他递过去的书上面可是没有署名的。

“他还活着?”

朱载坖激动了。

能够见到一个活着的四大名著作者,不知道得多幸运才行。

“啊!殿下,人家活得好好的,现在也才四十多岁。”

陆绎懵逼的说道。

完全弄不懂,朱载坖为何听到这个人的名字,一惊一乍的。

他也看了西游记,还不如李攀龙连载的江湖和洪荒好看。

却不知道,朱载坖是没有记住吴承恩是那个皇帝手下的人,还以为早早的人就没了。

心里还留下了一点遗憾。

“活着就好,此人现在在哪?”

“就在外面候着。”

“快请进来啊!算了,本殿下亲自去迎接一下。”

朱载坖快步走出了书房,使得落后了一步的陆绎,茫然地看了看跟着的滕祥。

“殿下今天是怎么了?”

“没怎么,殿下很喜欢西游记这本书,特别是其中的孙悟空更是喜爱。”

头也没回的滕祥,快速地扔下了几句话,追了出去。

“难怪!”

陆绎恍然的嘀咕了一声。

他记得,刚开始接触裕王的时候,裕王就在给人讲西游记的故事。

裕王府门外。

吴承恩的年岁也已经不小了。

从小勤奋好学,过目成诵。精于绘画、书法、填词、围棋,喜欢看神仙鬼怪、狐妖猴精之类的书,如《百怪录》《酉阳杂俎》等小说或者野史。

可惜这些都和科举无关。

每次科举,都是名落孙山。

连一个乡试都过不了。

除了娶了一位当朝户部尚书叶琪的曾孙女为妻,是他一生中最得意的事情之外,就再也没有可以夸耀的事情了。

若不是,报纸传到了南京等地。

他都没有想过自己需要通过写作小说,来谋求一个体面的生活。

当然,这些都不是他来此的真正目的。

真正的原因是,他的儿子病了,病得很重,需要住院治疗,身上的钱财不够多,住不起院只能住在客栈。

可花费已经入不敷出。

不得不来一趟裕王府,看有没有机会,给人做一个专门写小说的幕僚。

就像那位李攀龙一样。

“吱呀!”一声。

裕王府的大门再次开启。

走出来了一位十岁左右的富家公子。

瞧着他的面容,看了好一会,才好奇地问道:“你就是吴承恩?写西游记的吴承恩?”

第三百二十八章你就是吴承恩?

你刚刚阅读到这里

返回
加入书架

返回首页

书籍详情 返回我的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