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阅读上一章

第二百二十九章大明是礼仪之邦

  

  “他一个学医的,为何要出来抢别人的饭碗?”

越想越觉得心里不是个滋味。

李逢时闷闷不乐的问道。

“呵呵!人家本来就没想过要出来,一直都是在家中做学问的,也就是全家搬到了京师,接触到了一些新的学问,最后被家里人送到了军学院,才有了这一次随军出征,不然的话你还听不到人家的名字。”

随着罗亮的话落下,李逢时更加的郁闷了。

“那你是怎么知道此人的?”

不甘心的李逢时继续问道。

“在演道院中学习的时候,有过一面之缘。”

说是一面之缘,有点过了。

当时在演道院中,罗亮除了天象这一个长处之外,胜过了郑若曾,其他方面都是输得一塌糊涂。

好在都知道,学业有专攻。

罗亮也不在意,然而是郑若曾经常上门讨教学问。

问的东西也越来越深奥。

好多还得亲自计算一次,才能给出准确的答案。

又是演道院。

李逢时心中暗道一声。

这块地方,据说原本没什么,就是做一些试验性的研究,可短短的几年时间过去,居然成为了大明最神秘的地方。

“好几次听你提到演道院,说说看,演道院中到底都有什么?”

忍不住心中的好奇心,李逢时收起望远镜问道。

俞大猷也做洗耳恭听的模样,等着罗亮的回答。

“大明机密,不容泄露。”

罗亮摇了摇头,表示自己在没有诏令的情况下,什么都不能说。

“你们若真的想要知道的话,就给朝廷上奏疏,朝廷批准了,你们可以自己亲自去看一眼。”

心中默念:那里面都是些疯子,干的事情也都是天方夜谭般的神仙手段,看了之后,绝对会对整个神话故事当中的那些人物,产生一种我去我也行的感觉。

“算了,既然是机密,就不会那么容易让别人进去。”

李逢时瞬间就熄灭了好奇心。

“哎!那时也是我运气不错,刚好演道院中,需要一位能够观测天象的人,不然我也是进不去的,这次用来推算大雾天象的手段,用的就是演道院中的学问。”

罗亮记录了的这些天象数据,回到了京师,也是可以凭借这个,进去一趟的。

意外流露出来的一点消息,让俞大猷心头一惊,连忙转过头,用望远镜看向了远处。

一边看着远处的战况,一边想着连神秘的钦天监监正的徒弟,都学的演道院中的学问,那么里面有没有兵法?

“大雾快要散了。”

在火炮的打击之下,大雾散去的速度很快。

“可以通知按察副使柯乔、都指挥黎秀和都司卢镗他们出兵了。”

俞大猷立刻就下了命令。

他的水军战舰,还要提防可能到来的敌人,也要个防范李光头和许栋他们是在诈降。

远远看到俞大猷水军的拦截战斗场景。

按察副使柯乔就眯起了眼睛。

心中的震撼无以言表。

从一开始不服气受到俞大猷节制,到现在只觉得自己就是一只井底之蛙,见识太过于浅薄了点。

自己的水师,果然只适合打扫战场。

其他两人,也是差不多的心思。

就连船上的水兵们,也觉得自己一群人,就应该是壮声势的。

“大人,一将军下令全军出击。”

“接令!”

船头的号角声,呜呜地在整片大海上四面传播。

顺着海浪穿梭的船只,大大小小的,仿佛一群蚂蚁一样地围剿而来。

中间停留着的海盗船只,早就没有了人来操控,随波逐流着。

胜利来得意外的轻松。

还在努力往回航行的许栋,眼见大雾正越来越薄,自己只能放弃了登陆的计划,停了下来。

当天下午。

消息就传到了宁波府。

当即就是轩然大波。

依旧没有下船的俞大猷,此时正在听着手下人汇报的最后战果。

“大人,一共缴获敌人大小船只,三百六十七艘,沉船十一艘,投降的海盗,一共五千七百余人,另有浙江富商八百余位,金银大概有三百多万两。”

“才这么点银子?”

李逢时蹙眉问道。

“回李大人,说是金银其实只有金子,三百多万两金子。”

这名手下,解释了一句。

却让李逢时再次吃惊不已。

银子他觉得好,可金子,就太多了点。

“麻蛋!这些人可真富有。”

愤愤不平的咒骂一句接着又道:“还有呢?”

“还有一群佛郎机人,不过这些人说的话,咱们听不懂。”

“呵呵,我就不信了,在我大明这么久,这些人就学不会我大明的官话?肯定是不想说实话罢了。”

李逢时冷笑一声。

反正以后有的是时间来教训这些人。

必须让他们清晰地认识到,这块地方,到底谁才是主人才行。

“严加看管,饿不死就行,别人惯着。”

俞大猷提醒了一句,还不如不说。

可以想象,这些弗朗机人的就下场,到底会怎样。

或许在受刑了之后,会用一口流利的大明官话喊救命也说不定。

“还有就是,在一群人当中,发现有窝藏的倭寇。”

“单独审讯,死了也无所谓。”

俞大猷不是很在意的说道。

反正以后也要打过去。

完全不需要客气。

历史上,元朝攻打日本是因为遇到了海上大风,才无以为继的。

他手里就有钦天监的人,观察点天象,还不是易如反掌?

没有了威胁最大的天灾。

日本人此时拿什么来抵抗大明的军队?

听说,日本的一个官职,就叫大名,这是谐音大明的僭越,足够皇上有出兵的借口了,就是朝堂诸位大臣们,也找不到反对的话来说。

这叫什么?

师出有名。

咱们大明是礼仪之邦,可不能胡来,让人给说了闲话。

俞大猷已经想好了这一次的奏章该怎么写了。

“对了,和倭寇有联系的人,都单独记录下来名字,这些人要特殊对待,现在我大明到处都缺少矿工,可不能轻易地死了。”

挖矿从来都是一种危险的活。

现在大明的百姓们惜命得很。

给再高的工钱都不愿意去干。

修路就挺好。

如今做这种活最多的也是罪犯和那些蒙古蛮子。

现在多一些免费矿工,想必工部和裕王府的人,应该会很开心吧?

“将军咱们真的不用去宁波府走一遭?”

到了最后,这名手下,还是忍不住问出了这一问题。

“不去了,告诉底下的人,军功少不了他们的,别想那些花花肠子,咱们是大明最新的水军,必须要有最新的模样。”

俞大猷的话,让这名手下冷汗淋漓。

第二百二十九章大明是礼仪之邦

你刚刚阅读到这里

返回
加入书架

返回首页

书籍详情 返回我的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