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阅读上一章

第三百三十二章反转来得太快

  

  “裕王殿下这是要干什么?好好的钱庄不开了?真要把散财童子的名头,进行到底?”

一连串的疑问,在严嵩的脑海里,不断地回荡。

他这一辈子,见过的稀奇古怪,都没有最近几年多。

而且每一样,都是曾经想都不敢想的。

“本官找人算了一笔账,裕王殿下想要重启四卫,手中的现银,应该是不足够了。”

在报纸上刊登了大明钱庄家利息这件事情之后,户部尚书陈经,就开始找人算账了。

一切不合理的背后,总是有原因的。

而现在,最大的一个原因就是,裕王接手了一个一百万两银子的大工程。

结果不算不知道。

一算吓一跳。

看着裕王的产业四面开花,多的不行,也是日进斗金,可花钱的速度同样飞快。

最大的一个花钱的地方,不再是演道院,而是修路。

很是不可思议。

毕竟,发动的人力物力,是朝廷的四倍还多。

另外还有在某些县城的扩建工程,那也是要钱的。

虽然一定会赚钱,可那个需要很长的时间,银子的流转周期太长的话,就会形成亏损的局面。

若不加节制地继续扩张下去。

除了养活一些人之外,没有半点利润可言。

“现银不足够了,还要给人付利息?你觉得的可能吗?”

严嵩不满地看着陈经。

户部尚书,不懂的数算,还来蒙骗他这个老头子,是想干嘛?

“可数据是错不了的,本官一开始也不相信,所以让两波不相干的人,算了好几遍,结果都是如此!”

陈经也很委屈。

任何外在的表象,都不会骗人。

只有数字是最真实,这还是裕王殿下亲口说的,事实证明,确实没错。

“现在挤兑的风波,愈演愈烈,裕王府也没有任何的反应,只要有人来兑换银子,都不用多说话,只管兑换,现在已经影响到了其他的钱庄,只这一下,最近两天,已经有三个钱庄倒闭了。”

大理寺最近没有少接案子。

方钝处理的全都是和存取的银子有关。

只能说,神仙打架,凡人遭殃,裕王只是在自己的钱庄里面加了一点利息,就导致有各种流言飞出。

裕王的钱庄,没有任何事情。

反而是别人的钱庄倒了八辈子血霉了。

“本阁老若是没有记错的话,你们家也开得有钱庄对不对?对你们的冲击大不大?”

严嵩又看向了大理寺卿方钝。

他现在很怀念自己儿子在京城的时候,想这种事情,还是年轻人的脑子转得快,立刻就能给出答案。

可惜的是,严世蕃还在大同,一个劲地研究畜牧。

不是不好,银子没少赚。

而且往后,还会成为他们严家有一个金山银山。

就是他这个老人,身边没有了儿子,总觉得空落落的。

做任何事都感觉不踏实。

“还好,我方家的钱庄,大多只为我方家服务,现在的生意,大多都在大同和天津,以及京师,也只开了三个钱庄,方便银子的周转。”

严嵩听着方钝的话,心中默默地念叨着,幸好他们家中没有开办钱庄的,不然现在也是焦头烂额,拆东墙补西墙。

那么大的一笔银子,存在钱庄,谁不想拿出来用一下?

若是生意好的话,随时都能够补足窟窿。

可要是亏本了呢?

那就是灭顶之灾。

或许以前,还会有人仗着权势,来一个吞没百姓们的财产,吃得满嘴流油。

现在不同了。

谁若是这么做的话,大理寺就很欢迎他们了。

一群不讲规矩的人,也就不要想着受到朝廷的庇护。

“其实,殿下这一招,也是有好处的,可以甄别出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以开办钱庄作为敛财的手段,来坑害我大明的百姓。”

思索了好一会,礼部尚书张璧,也只想到了这么一个可能。

作为皇子,总有手段会知道一些隐秘的东西。

所以才有了这一次的散财,来戳破别人的谎言。

“也不是没有这个可能,裕王殿下做事从来都是天马行空,或许这一次还真就是这个想法也不一定。”

方钝迟疑了一下,最后还是决定往好处去想。

通过裕王殿下的所作所为,许多手段,都是为了让百姓们过得好一点。

不像其他人,其他朝代的皇帝。

口口声声地说着,一切都是为了百姓,民为贵,君为轻。

全都是骗人的。

特别是口号喊得最响亮的那几个。

就如同裕王说的那样子,越是被历史吹捧的皇帝,就越是不咋地。

而那些暴君们就很奇怪,虽然被称之为残暴,可人家到底是给百姓们做了点事实,还有一些在历史上,并不怎么出名的皇帝。

人家所在的时代,治下的百姓们,反而是活得最像个人。

功绩越大,战争就也频繁。

不断地打仗,不断地加收税收,功劳是皇帝的,死的却是百姓们,这样的朝代,能够被吹捧的也就是所谓的丰功伟绩了。

“那就再看看,风波总会过去,那些欠了百姓们银子的,也赶快付清欠款,该卖房的卖房,别等着事情闹大了,谁都不好收场。”

严嵩瞟了在场的几位同僚。

谁的身后没有几个亲戚朋友?

小一点的钱庄,家底丰厚的可以自己来办,大一点的谁不是靠着一点手续费,给人放高利贷赚钱?

现在有了挤兑。

贷出去的银子,一时半会收不回来,那么就给人付不出银子。

最后惨淡收场,也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此时,要想快刀斩乱麻保住自家的钱庄,就得自家往里面贴银子。

有家底的还好,

若家底薄弱一点,手中产业颇多,却没有多少现银的,那就遭老罪了。

他们可以借给别人高利贷。

别人也能够借给他们高利贷,时间一久,没有大的进项的话,很快就会一无所有。

会议很快解说。

都说在看看,可一看就是四五天,倒闭的钱庄又多了两个。

一时间,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在这种乱哄哄的情况下,谁也看不清前面等着的是什么。

挤兑的风波,已经从百姓们的身上,延伸到了那些大户人家的身上。

而在这种情况下,其他钱庄的生意,惨淡得不行。

可朱载坖开办的钱庄,经过了一轮淘汰之后,居然得到了大部分的认可,取钱的人少了,存钱的却多了起来。

只因为,在他们挤兑取钱的时候,朱载坖的钱庄已经开始给这些人算利息了。

不多,却和别的地方比起来,简直就是在散财。

“殿下,到了今天下午为止,存钱的人,已经超过了五成。”

反转来得太快。

刘敬堂激动地大声喊道。

第三百三十二章反转来得太快

你刚刚阅读到这里

返回
加入书架

返回首页

书籍详情 返回我的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