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阅读上一章

第二百五十章主流就是科举

  

  严世蕃脸上的尴尬笑容,立刻就凝固住了。

他相信,高忠应该不止对一个人这样请求过,自己有而绝对不会是最后一个。

就这都没有成功。

高忠哪来的信心,认为他去劝说就一定能成?

“怎么?不愿意?”

一眼就看出了严世蕃脸上僵硬的表情,高忠也换了一副新的面孔问道。

翻脸不认人,严世蕃觉得,曾经自己也做得不错,可要是和高忠比起来,又似乎差了点意思。

“怎么会?高将军肯定是误会了,下官只是吃惊,您给的信任太大了。”

严世蕃讪讪一笑的说道:“不知令公子名讳?”

“好!”

高忠立刻展颜笑道。

“他叫高翔,飞翔的翔,如今就在载坖学院当中进学,只要你去了,就必定能够认得出来,都是年轻人,相信你们也能成为朋友。”

严世蕃一怔。

这个名字很是耳熟,若是他没有记错的话,在报纸上有一期,就说的是此人。

而且现在大明最成功的,把孔明灯改成了热气球的人,也是此人。

他心中很是疑惑。

确定高忠不是在他面前炫耀儿子?

严世蕃心中暗道:科举算个屁,若是他能够造出可以飞天的工具,连科举的第一名状元都看不上。

同时也在暗暗叫苦。

这样聪明的人,让自己怎么去劝说?

真要是去科举了的话,怕是第一个饶不了他的就是皇上了。

状元有很多。

可古往今来,能够让人飞天的又有几个?

悄悄地看了一眼陆绎,发现陆绎已经转过了头,看向了别处,似乎一点都不关心他和高忠个之间的谈话。

“这个,那个···其实做朋友还是可以的,但劝说就免了吧!”

一个内阁首辅的儿子,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严世蕃,没有想到也有狼狈的一天。

高忠凝目看了严世蕃好一会。

才嘿嘿笑道:“你是个实诚人,也就陆家小子敢骗咱家,算了本将军有机会了去找裕王试试。”

严世蕃轻嘘一口气。

面对这些有实力的人,真的压力很大。

一直以来,他都不认为自己是个好人,却最终得了一个实诚人。

有些哭笑不得的想法,却又怀疑起来,是不是实诚人才是他的本性?

毕竟,人之初,性本善吗?

他应该就是一个好人才对。

可这种想法出现在自己的脑海里,怎么那么的别扭呢?

“走吧,你们今日要去的是山海阁,那个地方都是研究植物,动物的,成立时间也只有一年多一点。”

陆绎是知道这些的,高忠也只是说给严世蕃听。

“路程还很远,那边有马车,咱们乘车去。”

很快,就到了一处看起来像马厩的地方,上边一个棚子,旁边竖着一块牌子,牌子上写的就是要经过的一些地方。

还有一条简单的路线图。

严世蕃看了一圈,都没有见马,更不要说马车了。

“时间快到了,咱们等一会。”

陆绎看了一眼詹希元计时器上面的刻度,差半刻钟的时间。

经过了陆绎的提醒,严世蕃也看到了那一块计时器,最后又看了看牌子上的路线图,发现上面都是停靠点。

每一处都有着名字和准确的时间。

没一会,就听到了一阵马蹄声,一辆很长的马车,被两匹马拉着,缓缓地走了过来。

两匹马很是高大。

不是外面能够轻易见到的。

“上车。”

马车门在车夫的控制下,缓缓的打开,看得严世蕃一愣,门口都没有人,是谁打开的车门?

“别愣着了,那两匹马,都是山海阁中的人培养出来的,个头很大,耐力也很强,唯一的缺点都是速度不够快,想要成为战马,不太合格。”

陆绎拉了严世蕃一把。

三人上车之后,严世蕃才发现,车内还有四人。

其中两名道士,一个和尚,还有一位手上有着老茧的中年汉子。

四人只是抬头看了三人一眼,就继续低着头,翻阅着手中的一本厚厚的书籍。

等到三人坐好之后,马车就在一阵铃声之中缓缓前行。

平稳的道路上,感受不到半点的颠簸。

明亮的车窗外面,一座座的建筑,也在快速地倒退。

严世蕃看到了酒楼,也看到了商店。

只要京师的街道上,有的卖的,这里应该都很齐全。

高忠已经眯着眼睛,靠在了椅子上打瞌睡,陆绎刚想要解释一些。

就听到车子上原来的四人,其中一位说话了。

“我觉得,潜水用木质的船体肯定不行,咱们已经经过了多次试验,都是扛不住水压在水底解体了,两位可以考虑一下钢铁,这东西虽然没有理论支持,但是已经证明是可以漂浮在水面上的。”

陆绎看了过去,是那名中年汉子。

随即也就不再说话,同时也示意严世蕃在此时不要开口。

严世蕃看懂了陆绎的手势,一脸懵逼地看了身后的几人一眼,心中还想着,一块铁到底要怎么做,才会浮在水面上。

这不是扯淡吗?

但看车上的人,似乎只有自己在怀疑。

其他的人,都认为可以做到。

“咱们还是要先把公式推导出来再说,这东西没有一个准确的数字,模型都建不起来,除了浪费银子之外,收益并不是很大。”

和尚也不念阿弥陀佛了。

开口就是一些陌生的词汇。

让严世蕃都以为,大明的和尚们又有了新的经文,可以念诵了。

“得找几个数算大家,单凭咱们的算盘珠子,花费的时间太久。”

好吧,道士也不画符了。

改成了打算盘。

严世蕃心中还想着,不就是账房先生吗?

他自己也会算账啊。

“哎!咱们老了,若是年轻十几岁的话,哪会为了这点小事情头痛。”

另一位道士很是不甘心。

“想啥呢?年轻十几岁?那时候能有现在让咱们搞研究的演道院?实在不行咱们就去找王家的那几个后辈,若是再加上一个谢镒,应该能够把时间缩短一倍。”

中年汉子也知道自己的短处。

在打造各种器械方面,他很厉害,可要涉及到了运算某些数字,由于半路才开始学习了一点,真的赶不上那些从小就开始学习的人。

王廷相的几个儿子,就是如此。

本来科举不咋的。

可人家在数算上面的造诣,是真的高明。

若不是太子和两位皇子去了一次王家,还真就发现不了这样的人才。

大明如今的主流就是科举。

并不认为数算有多大的作用。

“只能如此了,不过,咱们请的来吗?现在演道院里面到处都缺少算力,数算好的也就那么几个人,完全分不过来。”

和尚迟疑的说道。

来了此处,他都快要忘了佛祖怎么称呼了。

第二百五十章主流就是科举

你刚刚阅读到这里

返回
加入书架

返回首页

书籍详情 返回我的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