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阅读上一章

第三百一十三章是试探,还是全面战斗

  

  “罗爱卿,远道而来,想必一路风尘,也疲乏了,下去歇着吧。”

嘉靖宽慰了一句。

罗亮所表演的神通,并不是嘉靖想要的。

他认为就算是学会了,也和长生无关。

心中有失望,也有轻松。

失望的是,长生似乎真的不可求,而轻松的则是,没办法长生了的话,自己就不用面对,百年之后真的成了孤家寡人一个。

就像连载的那些小说中,常说的,长生有毒。

这毒就是长生本身。

“谢皇上恩典。”

罗亮拜谢之后,也不多做停留。

眼看着天色已经黑了下来,外面还下着雨,好不容易从船上下来,将要睡到陆地上的床上。

那种踏实的感觉。

早就一波波地侵扰着他,让他赶紧休息一下。

此时得了命令,自然心中欢喜万分。

“你们也都散了吧。”

嘉靖一开始只是随意的敷衍一下曾铣的话,后来想了想,还是可以实现的。

那么就应该,好好的琢磨一下了。

银子有儿子来处,可其中将官的人选,就跌他来定。

有过一次选择俞大猷的眼光。

嘉靖现在看一个武将,有没有才能,可是挑剔得很。

他却不知道,整个大明,又有多少个俞大猷这样的人。

很快,嘉靖在绍兴府的临时书房内,就冷清了下来。

“阿嚏!”

突然,只能听到外面雨声的书房内,就响起了陆炳的喷嚏声。

被琉璃罩发出来的明亮灯光之中,嘉靖一眼看过去,就发现陆炳浑身已经湿透,刚刚他都在认真的观察罗亮的神通表演,并没有察觉此事。

“你怎么回事?出门都不带伞的吗?”

嘉靖的身子侧了侧,想要离着远一点。

演道院的人,可是有过研究,风寒是会传染的,听说有另一个对这种病的称呼,叫做感冒。

“回禀皇上,臣,没有郑大人和罗大人两人能掐会算,出门的时候,忘记带伞了。”

陆炳堵着鼻子的闷声。

说起话来,闷声闷气的并不好听。

“你也下去歇息吧,顺便让太医给你抓一副药。”

嘉靖挥了挥手。

示意陆炳这里不用他守着了。

出门一趟,就因为没有看准天气,就生病了。

这种事情,嘉靖很难遇到过。

好在他很谨慎,出门的队伍中,都会带着两位大夫,怕的就是在外面,有个急病,却又找不到医术好的。

最后明明是个小病,却因此延误了最好的治疗阶段。

那就很让人欲哭无泪了。

嘉靖有时候就在想,若是武宗正德皇帝,当年身边带着太医的话,落水之后救上来,就立刻医治,或许大明的皇帝,也不会轮到他来做。

说是太医,实际上就是朱载坖医院里的大夫。

嘉靖只给了一个太医的名头,薪资有自己儿子付,他只要坐享其成就好。

宫里的太医,不是没有医术好的。

奈何嘉靖信不过。

只能当成摆设,一直留在宫内,偶尔拉出去还可以给百姓们来一次义诊,也算是一种另类的太医使用方法。

“皇上,臣告退了。”

陆炳也知道,风寒会传染,所以一开始就站得很远。

此时得了嘉靖的命令,才可以回去休息。

等到屋内,再次只有黄锦的时候,嘉靖也不再端着架子了。

舒服地伸了一个懒腰。

“黄大伴,拟旨,召朝中大臣,重建海防四卫······”

嘉靖只需给一个方向。

朝中的大臣们自然会去尽心的完善,而银子,裕王也会出的。

用自己儿子的话来说,这个就叫做宏观调控。

他自己更愿意用,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是真的千里之外。

当夜。

就有骑兵,八百里加急,冒着风雨快速地往京城而去。

与此同时。

海上的俞大猷战舰,正在进行一场小规模的战斗。

大雨滂沱。

战船颠簸。

此种环境下,更加的考验一队战舰的作战能力。

“失算了,早知道就不应该放罗亮走人。”

大雨之中,李逢时说一句话,就得用尽全身的力气,不然别人就很难听得到。

“一连好几天,都好好的,谁知道,这鬼天气,说变就变。”

俞大猷也是苦恼。

对于天气的变化,他心中也是有着判断的,可到底没有罗亮这个专业的人,推算的准确。

人家靠的是数据,一步步地推导出来的。

而他则是凭借着经验来判断。

很显然,经验在反复无常的海上,并不好使,除非是一辈子在海上讨生活的人,才有这种能力。

“火炮三轮,才打中一只敌船,耗费太大了,咱们的补给,也会因此变得艰难。”

李逢时默默地算着,在雷雨天战斗,和平时战斗之间的战损,以及消耗对比,到底是多少。

这个是要记录下来,靠岸后,交给兵部来做参考的。

在雨天,他们的战舰,也不是没有训练过。

然而,训练和真实的实战,是两回事。

对他们来说,比较有利的则是,敌人在跑,他们在追。

火器犀利的优势,也在雷雨天,减弱到了极致。

“撤吧!这些海上猴子们,肯定在某些地方,设了圈套。”

俞大猷的战舰,在追了一段路之后,瞬间察觉到了微妙的不对劲。

现在他的战舰群,是大明最厉害的一支。

宁愿打得保守一点,都不能有任何的损失。

李逢时也认同这一点。

两军对垒,除了勇者胜之外,就是看谁的失误最少,谁就会占据主动权。

很快,撤退的旗语就打了出去。

洪亮的号角声,响彻整个海面,都快要压下了天空中的闷雷。

战船的撤退,使得逃亡的那些敌船,也跟着追了上来。

“果然,想要拉扯,也得有精良的火器才行。”

通过望远镜,俞大猷更加确定了自己心中的想法。

“传令先去,边打边撤,瞄准一点,不用急着火力覆盖。”

李逢时也在通过望远镜,看着身后的战斗情况。

“追来的战舰,其中有一艘,看样子不是大明的款式,也不像倭寇的船只。”

“剩下的就只有一个可能,海上蛮子们参战了。”

俞大猷毫不意外。

他们封锁了沿海,就是断了好上贸易的关口。

一时半会这些人不急。

可时间久了,总会为了自己少赚了一点银子,开始用武力谈判。

俞大猷知道朝堂上的那些大臣们是怎么想的。

谈判可以,但必须是大明赢下这一场海战。

“是试探,还是全面战斗?”

李逢时看不出更多的东西,寻声问道。

“试探,不然不会只出动一艘这样的战舰,不过看战船的大小,海上蛮子们的战舰,是比不上大明最新下水的战舰的。”

第三百一十三章是试探,还是全面战斗

你刚刚阅读到这里

返回
加入书架

返回首页

书籍详情 返回我的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