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阅读上一章

第二百四十章似乎也在给牛分工

  

  等到嘉靖的心情平静了下来。

猛然发现他的两个儿子,弄出来的那个大小学院,似乎还不错。

可惜的就是,规模还不够大,时间也太短,想要出人才,最少要十年时间。

“育婴堂现在如何了?”

嘉靖问话的跳跃性很大。

不过问这个,也是有原因的,一个朝代的兴盛,人口的增长也是一个必备的条件。

想要占据更多的疆域。

没有人守着,都是空谈。

对于百姓们遗弃婴儿的事情,嘉靖知道之后,一个人还沉默了许久呢。

除了羊年遗弃女婴之外,其他的弃婴,嘉靖没有指责的想法。

百姓们的日子,也就最近两年时间,才渐渐的开始吃上了几顿饱饭,能够有一部分活着,已经足够辛苦了。

“弃婴太多,诸位娘娘已经进行了两次募捐善款了,特别是自从皇上亲自谢了一块牌匾之后,善款就很多,锦衣卫传回来的消息声称,在京师附近,已经见到不到有弃婴存在了。”

陆炳对任何一件可以和皇上有关的事情,都会记在心里。

此时被问起来,有能够迅速地回答。

所以说,有的人能够做大官,是真的有一种天生的本事的。

“奶娘够不够?”

弃婴太多,想要养大可不是喂一点米糊糊就成的。

“没有奶娘。”

陆炳摇了摇头。

想要养这么多的弃婴,把全京城所有的奶娘都集中起来,都不一定够。

而且所花费的银钱,谁也负担不起。

“没奶娘婴儿吃奶该怎么办?总不会一直喝粥吧?”

嘉靖不敢想象。

这样干下去,育婴堂到底是在救婴儿,还是在让婴儿在痛苦之中死去。

“有牛奶的,皇上。”

陆炳组织了一下语言,才详细地说道:“裕王殿下知道了这件事情之后,特意让演道院的人,把牛奶制成粉末状,然后装在瓶子里,可以储存很长时间,又让人打造了一种喝奶的奶瓶,就解决了缺少奶娘的问题。

到目前为止,市面上的牛奶雪糕之类的,都很少出现了,大多都供应给了育婴堂。”

听到还有这事,嘉靖道:“难怪朕看到这几个月的税收,在冷品这一方面,下降得尤为厉害。”

本来他还打算叫来高拱,好好地询问一番的。

现在看来是不需要了。

“不过,现在育婴堂的新建动作已经停止了。”

“停了?为什么?”

好好的育婴堂,都已经解决了奶娘的问题,正是扩张,壮大声势的时候,怎么能够停止呢?

嘉靖想不通,只觉得自己不派几个能臣。

一群妃子们,得要玩不转了。

“说是奶粉的供应,已经出现了短缺,不过,从裕王府传出去的消息声称,只要再有半年时间,就能解决这一问题。”

陆炳的功课做得很扎实。

连小道消息,都打听清楚了。

“朕都打下了蒙古,还缺牛就说不过去了吧?”

一脸发懵的嘉靖,不是很明白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听陆炳的意思,暂停扩张育婴堂,似乎是裕王府的主意。

“皇上,不是缺牛,而是缺少奶牛,听裕王府的人说,咱们大明,一直以来重视的都是耕地的牛,从来都没有想过去喝牛奶,也很少有人去吃牛肉。

所以除了耕田的力牛之外,其他方面都是一片空白,演道院也正在召集蒙古人中,最会培养牛的特殊人才,培养新的品种牛。

还说,往后耕地的牛是一种牛,产奶的牛,则是另外一种牛,还有吃肉的牛。”

陆炳满嘴都是牛,差点把嘉靖都绕晕了。

想了好一会,才明白,不同的牛,有着不同的作用。

就像是工坊中,工人们被分工了一样。

演道院的人,似乎也在给牛分工。

莫名的,这一种荒谬感,让嘉靖觉得,自己若是一段时间,不去演道院看看,就要跟不上大明的发展了。

上一次是发生了什么奇葩事件来着?

好像是能够预测天气情况。

他还以为真的有神仙出世了,激动了好一会,最后才发现,只要是一个聪明人,认真地去学习一些东西,自己都能用笔算出来第二天大概的一个天气情况。

所谓,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

陶仲文来到皇宫内,给他演示了而一遍过程之后,嘉靖就郁闷了很长一段时间。

“这么说的话,演道院的人,已经培育出来了产奶很高的奶牛?”

嘉靖好奇地问道。

若是此事成真的话,那么有没有下蛋很多的家禽?

有没有长肉很多的家豚?

这么一想的话,自己当年把演道院没有留在手中,就是一个错误。

一个比聚宝盆,都容易出金山的地方,自己居然有眼无珠,觉得太花银子没要。

当然,没有要的产业很多。

大明钱庄就是其中之一,嘉靖没有看到盈利的地方。

相比起来,其他的钱庄来说,大明钱庄就很干净了,而且还给存钱的人算利息。

不但不赚钱,似乎还在亏钱。

“已经有五头这样的奶牛了,相信年底就会有更多。”

说着说着,陆炳也觉得演道院真的很神奇,若不是他的儿子,能够给他带回来有些新的消息的话。

他都不知道,演道院除了能赚钱之外,也很能花钱。

每一个月,裕王殿下在演道院的花费的银两,就是他家已经不缺银子了,都感到头皮发麻。

连呼吸都得轻点。

“那就好。”

嘉靖实在无法评价,只干巴巴地说了三个字。

“现在看来,都说咱们大明地大物博,实际上啥都没有,连人口都快要养不活了啊!”

陆炳不敢接话。

不过有一点他不敢苟同,现在的大明,或许是历史上,少有的能够让百姓吃得上饭的朝代了。

不然朝中的那些大臣们,为何念念不忘地盯着功德碑?

只要聪明点的大臣们,都明白一件事情,银子是赚不完的,可要是错过了大明的盛世,估计会后悔几辈子。

在这个期间,若是成为了拖后腿的那个人。

也一定会被钉在史书的耻辱篇章之中,让自己的后代,连姓名都得改了,才能够上街透透气。

远的不说,那个秦桧就是一个很好的榜样。

“好在,朕还是有着祥瑞的,看来上天待朕不薄啊!”

嘉靖哈哈一笑。

若是沈炼他们一群人,来到了京师之后,证明那个叫陈振龙的高产作物是真的。

大明将会在很长一段时间,不用担心会有饿殍遍野的场景出现。

“皇上洪福齐天,大明才会繁荣昌盛。”

黄锦立刻上前恭喜道。

一旁的陆炳慢了半拍,幽怨的眼神,让黄锦都觉得,自己辜负了陆指挥使一样。

第二百四十章似乎也在给牛分工

你刚刚阅读到这里

返回
加入书架

返回首页

书籍详情 返回我的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