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阅读上一章

第四百五十六章嘉靖的担忧

  

  胡宗宪总算明白,皇上到了松江府,为何会单独召见他。

显然是心中一直记着仇呢。

以前这些倭寇们,袭扰大明沿海,大明不管是朝廷还是皇上,都没办法腾出多少手来认真对付。

现在不同了。

只要大明的战舰数量跟得上。

那么离着最近的日本,就是我大明的一个行省。

远是远了点,还隔着海。

可现在对海上行商的位置很好的,一旦有了好处,正如更远处的草原一样,不还是一样被人给占据了下来。

有消息说。

有人还想要越过草原,看看更远处,还有没有更好的位置。

至于距离,辛苦之类的。

在可以看到的利益面前,都是可以克服的。

更不要说,乘船运气好的话,只需要两三个月的时间就可以到达,时间是长了一点,可胜在不用车马劳顿。

毕竟,就是从京师出发,到大明的任何一处边境上,时间也是差不多这个数。

途中的消耗,也是很大的。

君臣两人又闲聊了一会,等到王贵妃等人,钓到了一条海鱼之后,就结束了这一场谈话。

最后,还混了一顿海上鱼羹汤。

闹到最后,胡宗宪都差点把鱼骨头都打包带走。

典型的,吃皇家宴请,都要兜走一点东西,讨个喜庆。

被嘉靖笑骂着送了一条,王贵妃钓上来的小鱼,也叫不上名字,才心满意足地下了船,决定回去之后,就用个琉璃鱼缸给养起来。

往后这条鱼,就是他胡宗宪鱼跃龙门的见证。

船上其他的人,可都羡慕得很。

要知道,嘉靖可是很好送人东西的,赏赐的金银不算。

满打满算。

严嵩得了一顶帽子,然后人家做了内阁首辅。

还有一个叫毛伯温的人,现如今此人也是将军头衔退休的,若不是身体不太行,说不得人家也坐到更高的位置上的。

就算如此,在所有的臣子之中,毛伯温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得到嘉靖送诗的人。

不过,相对于这些,所有人都知道了一件事情。

那就是皇上有对海对面那个,曾经对太祖朱元璋的藩属国诏令,都不屑一顾的日本,很有意见。

而有意见,就是说明这个国家,要完了。

不是他们自大,而是随着大明一天一天的变化,自然而然地养出来的一种奇怪的心思。

更准确点来说,就是自信。

三月。

越渐繁华的天津,已经从天津卫,改成了天津县,如今正在谋划着提升到府这一级别。

人来人往。

前来此处居住的人口,早就快要达到了三十万之多。

由于各方面用工的地方很多,对工人的需求也很大,整个天津的外城,已经扩建了三次之多。

嘉靖在船只靠岸的时候,都差点没有认出,这块地方,就是自己印象中的天津。

不都说,这里很穷吗?

他怎么看着不太像?

尽管他在一些的朝廷来往公文和奏章之中看到过有大臣们,说起了天津的变化,可对于那些大臣们,夸夸其谈的说法,也都是一笑了之。

没想到,说的居然都是真的。

“往后,我大明的沿海,都是这样吗?”

嘉靖不禁问道。

在看到了繁华之后,他也看明白了,这片繁华背后的危机。

若是大明的子民,都跑到了沿海来干活。

那么中原腹地的百姓们,又该怎么办?

“皇上,应该都是如此吧!”

陆炳在松江府的码头,也看到了类似的情况。

不难想象,人都是逐利的。

只有在能够活人的地方,才会聚集起来更多的人。

“那么不靠近沿海的地方,百姓们又该怎么生活?”

以前是靠着土地来活着。

如今的土地利润已经很低了,到处都开办的是广场和工坊。

“这个,臣不知。”

陆炳可不敢胡说,现在大明的变化,他都已经看不明白了,就连自家为何会日进斗金,也都瞧得莫名其妙。

嘉靖心中,突然就有了烦躁。

一切本来都好好的,可他总觉得,这样继续下去,大明迟早要完蛋。

整个大明,就是一个整体。

有的地方富,嘉靖承认,可在某种程度上,富得也有限。

可也没有像现在这样疯狂的。

少了路引之后,他也有预见到这样的情况,但都被当时可见的好处给压制了下去。

如今看来,这种路引,还是要捡起来才行。

一旦这样的地方,闹腾起来。

多少军队过来都没用。

总不能全部都杀了吧?

他嘉靖还没有那么的疯狂。

“动静小一点,不用惊动天津的官员,朕想要仔细地看一看沿途的繁华,到底是虚浮的,还是真实的。”

等到嘉靖下船的时候。

能够看到,更远处有官员们接到了他到来的消息,尽管已经被通知不用前来接驾。

可该有的礼数,还是在更远的地方尽了。

马车是最新的四轮马车。

两匹精挑细选的骏马,欢快地走在已经修建好的官道上。

干净,整洁。

使得嘉靖有点不太习惯。

绍兴府虽好,可到底在基础建设这一方面,落后了很多。

出了府城,就只能走那种泥泞的官道,在他离开的时候,整条新的官道,才刚刚开始修建。

“皇上,其实不用想得太多,你看路上走过的一些百姓们,可都要比几年前,更加的有精气神,若是有问题的话,这下百姓们是最先感受到的。”

王贵妃不是在帮朱载坖说话。

在她看来,如今的一切越好,他儿子将来的皇位就座得越舒服。

总不能,自己的儿子,刚刚登基,就要面临嘉靖曾经的局面吧?

吃顿饭都要心惊胆战。

“朕,感受到了。”

嘉靖点了点头。

随着路程越来越接近京师,官道上来往的百姓们也就越多。

他都有点怀疑,若是运河出了问题,是不是京师立刻就会陷入粮荒之中?

以前不是没有过。

道路好走了。

回京的速度就很快。

京师。

朱载坖难得地起了一个大早。

不是要上朝,而是他父皇回来的时间点,别扭得很。

明明可以早上出门,下午回到京师。

偏偏要连夜赶路,还美其名曰:看一看夜晚的大明,到底是什么模样。

不就是在瞎折腾吗?

夜晚又没有灯,夜景哪有啥看头?

“父皇也真是的,大晚上的赶路,完全都不知道体恤一下别人的感受。”

跟在旁边的朱寿媖,嘟囔地抱怨着。

昨晚上,看小说看得很晚了。

今早差点都起不来。

心情能好了才怪。

“呵呵!小弟我是记下了,等到父皇到了,可就要说给他听。”

朱载坖闻言一乐。

总算是抓住了自己这位姐姐的一点小尾巴。

第四百五十六章嘉靖的担忧

你刚刚阅读到这里

返回
加入书架

返回首页

书籍详情 返回我的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