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阅读上一章

第四百七十章但求心安是一定的

  

  岁月杀人。

但岁月似乎忘了嘉靖这个人一样,由于养生得好,还把手中的权利,分散了出去,自己制作监督。

不用费尽心机地劳心劳力。

还可以带着自己的爱妃们,在京城周围的名胜古迹当中,游山玩水。

快乐得不亦乐乎。

只是苦了当朝的内阁首辅和一些大臣们。

许多事情就是这么奇怪,皇帝争权夺利的时候,一个个的大臣们,就像是有人挖了他们的祖坟一样。

各种仇视。

各种小动作不断。

可真的等到皇帝放权了之后,却又觉得皇帝实在是太逍遥了一点。

不断地寻找皇帝,要求回到朝堂上主持朝会。

一晃眼。

岚岳行省,已经落袋为安一年时间了。

大明的各个地方,也没有多少可以变动的。

即便是人口持续测增长,也没有人会担心,四海无闲田的情况发生,目前困扰大明的是闲田太多。

百姓们完全耕种不过来。

若不是演道院不断地更新换代一些新的技术。

恐怕会有更多的农田荒芜下来。

而辽东,也进入了一种很奇妙的良性循环当中。

一些地方的土地被开垦出来,真的成了大明的又一粮仓,还有着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有利地位。

可以先一步买到一些奴隶。

使得当年迁移过来的百姓们,生活得很富足。

也因为吃穿不愁了之后,读书的人也就跟着多了起来,到了最后,因为读了书,对周围的环境,产生了莫大的兴趣。

使得许多深埋在地底的矿产,也被探查了出来。

可以说是一种意外之喜。

奈何,当地的百姓们,却是有了一种很奇怪的想法。

不知道得多少商人们想要前来开发矿藏,奈何都没有多少人同意。

还说现在自己各方面都不差,完全不用卖掉底下的财富,来满足自己一时的需求,还想着要留给后代云云。

总之,一句话。

就是这些矿,他们宁愿看着,就当是睡在了金山上,也不愿意被人轻易的开采出来卖掉。

“黄大伴,今年是多少年了?”

走在丫髻山的山道上,嘉靖忽然问了一句。

“回皇上,现年是嘉靖三十三年了。”

黄锦立刻回答道。

“时间过得可真快呀,转眼朕继位大宝已经三十三年了。”

嘉靖不无感叹地说道。

“皇上可是要万寿无疆的,三十三年,也不算长。”

身后的黄锦说着嘉靖喜欢听的话。

“朕算是看明白了,求仙问道,哪会长生不老?还不如学医家养生,来得更实际一点。”

嘉靖乐呵呵地笑道。

这些话,皇帝可以说,但别人说起来就不行了。

“哎!不知道此处的神仙,保不保佑朕的康妃,说起来,信已经送出去差不多半个月的时间了,裕王什么时候会回来?”

几个儿子,小的时候调皮捣蛋不听话。

长大了一点,又都被他给赶出了京师去外面锻炼。

不管是去了西安府的裕王,还是云贵的景王,以及福建一带的太子,都做得不错。

特别是太子。

已经孤身去了岚岳行省半年时间了,除了有书信来往之外,多言及岚岳行省那一片地方的土地种植粮食,足以解决掉大明一直以来因为缺粮的难题。

都不知道,大明曾经派遣了多少人前往安南,都没有人回来说,那是一块好地方。

所有人都只顾着中原这点地盘。

还不如几千年前,秦始皇那个老祖宗的眼光好。

人家统一了天下之后,立刻就出兵攻打那块地方,若是没有突然身死的话。

大秦也不会二世而亡。

毕竟,一个类似于蜀中的粮仓,足以解决当时大秦的所有问题。

“应该会很快吧!”

身边的王贵妃,盘算了一下说道。

自己的儿子很有本事,其他的两位皇子,也没有争夺皇位的意思。

王贵妃的心情就很不错。

对于宫内的其她姐妹们,也没有很早时候的咄咄逼人。

经常还会带上一些财务上门嘘寒问暖。

使得嘉靖不用在为了后宫的事情烦心。

“幸好朕当年没有同意让康妃陪同裕王去西安府,不然那会有现在这种好的大夫。”

嘉靖很为自己的当时做出的决定高兴。

尽管其中也有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他也舍不得自己的媳妇,不在自己的身边,就算身边其他的妃子么也不少。

“其实,皇上完全不用担心康妃的病情,医院里的大夫们也说了,只是一种罕见的急症,过了那个坎,就会慢慢的好起来。”

王贵妃对于这个载坖医院也很满意。

以前都是找太医。

谁知道,那些太医们的医术是高是低。

也就医院现在把病情给弄得明明白白的,看病的人知道具体是哪一种病症,需要怎样的疗法。

吃药之后,也会明确地感觉到,自己的病情到了哪一个阶段。

所有的一切,都一目了然。

就连所花费的药物都是如此。

“朕知道那些大夫们说得没错,可这心里,不来一趟山上,就放心不下。”

“现在香也上了,经也念了,总该心安了吧?”

王贵妃白了嘉靖一眼。

也不知道跟谁学的,只要后宫里的妃子们,有任何病症,一边送去医院治疗,一边出宫上山求仙。

灵不灵验另说。

但求心安是一定的。

结果还算不错。

宫里太医们不敢轻易下判断的病症,到了医院都会有先例,在经过会诊之后,就可以拿出一整套就目前来说,最合适的治疗办法。

在嘉靖看来。

往前数几千年时间,在医术方面都没有他大明昌盛的。

虽然目前来说,整个大明呼声最好的两位医家圣手,在某些场合之下,是比不上先贤的。

可嘉靖也明白,大多都是场面话。

给先贤一个面子罢了。

若医术真的是一代不如一代,那么传承从根子上就有了大问题。

嘉靖有时候都在怀疑。

历史上那些生病了的皇帝,之所以治不好的原因,恐怕就是找到了一群庸医。

除此之外,就是有其他不可言说的事情发生了。

台阶再高。

也有走完的时候。

嘉靖一群人刚刚下了最后一阶台阶,就见到自己的马车旁,站着一个身穿八百里加急官服的人。

此时已经是盛夏。

此人额头上的汗水,还没有擦干净。

“皇上,海上来信。”

那人只说了信件的来源,就让嘉靖一怔,随即想起了自己似乎,大概给郑若曾交代过这方面的事情。

信件经由黄锦转手就落在了嘉靖的手里。

信的内容很多。

看得嘉靖眉头不断地皱起。

特殊的纸张当中夹杂着其他的纸张,不用想就明白,特殊纸张不够用,不得已之下只有永隆外的纸张来补救。

“起驾,回宫!”

远看,嘉靖越觉得,自己应该再次开始用兵了。

水军训练了这么久,该拉出来试试成色了,也为攻打日本的时候,做一次演练。

第四百七十章但求心安是一定的

你刚刚阅读到这里

返回
加入书架

返回首页

书籍详情 返回我的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