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阅读上一章

第四百一十五章许诺

  

  一段时间没有关注市场。

朱载坖还真就不是很明白,原材料涨价居然这么快。

“怎么没有人给本殿下说起此事?”

对于原材料的不足,朱载坖是有过考虑的。

对于衣物的制作,使用的都是皮革,丝,麻,棉。

其中麻是最常见也最便宜的一种,所以,一开始朱载坖就本着便宜,去开始大量用麻来制作衣物的。

“还有,到底是哪一种材料,开始变得稀缺了?”

“每一种材料,都很稀缺。”

做过调查的陆绎回答道。

他们家的制衣厂,现在的利润,也只够给工人发放工钱,想要像以前那样,有着更高的利润,已经不太可能了。

胡宗宪看了一眼陆绎,心中腹诽道:原来殿下身边有明白人啊!

“为何之前不说?”

朱载坖蹙眉问道。

市场最怕的就是原材料的涨价。

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因,都会造成最后的成品也跟着涨价,那么百姓们赚到的钱财,则会以另外一种形式,开始贬值。

“演道院中,最新传出来的消息,说是棉花的种植,有了提升,所以许多人都在等着种植新的作物。”

说起这事,朱载坖才有了一点印象。

若是他记得没错的话,这些最新的棉花种子,可都是在皇庄中试种的。

“本殿下知道了,棉花需要的是太阳很大的地方,生长出来的最好,看来西域咱们得派人去走一趟了。”

略一思索,朱载坖也不隐瞒地说出了心中的想法。

他知道,就这一句话,用不了多久,就会有奏疏,送到绍兴府的嘉靖手中。

胡宗宪的眼神微动。

他可没有想到,一件军服,居然会牵扯到这么大的事情。

沿海还没有开始真正的稳定下来。

难道大明又要出兵西域了?

辽东不管了吗?

还有,西域遥远,就算是可以种植棉花,想想运输回来的花费,胡宗宪就开始头皮发麻。

价格依旧高昂,而且远水解不了近渴啊!

“另外,传出去一点消息,在不损害农田的情况下,也是可以种植棉花的,至于种子,演道院会把最好的拿出来售卖。”

中原大地,也不是没有可以种植棉花的地方。

以前是因为都要为吃的发愁。

可连续几年,演道院虽然没有培养出更厉害的种子,可在优化之后,那些种子的产量,也很可观。

就目前来说,加上一些瓜果蔬菜,海鲜,养殖之类的,养活整个大明,已经绰绰有余。

陆绎应下。

除了裕王府的门,就会去安排人,去做这件事情。

其实,朱载坖也没有办法立刻解决这一难题。

任何作物,想要长成总是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才行。

胡宗宪也听得明白,可只要有人愿意去解决,就已经够可以了。

本来他的想法是,实在不行,暂时削减一点军服的数量,往后补上就行。

可几次张嘴,都没有办法说出口。

他实在是怕,一旦开了这个口子,往后有多少人会这么效仿?时间久了,慢慢地给取消了军服足额的发放也不是不可能。

那么挨骂的人,肯定少不了他。

几人又闲聊了一会,胡宗宪才退出了裕王府。

快到年底了,来到京城述职的官员很多。

但能够进入裕王府的就没有几个。

自从胡宗宪来了之后。

仿佛一滴水进了油锅一样。

已经到了京城的周尚文,成了第二位进入裕王府的人。

“裕王殿下,老朽周尚文来看你了。”

已经七十五岁高龄的周尚文,身体居然看起来还很硬朗。

而在原本的历史当中,这一年老爷子可是已经走了。

“哎哟!老爷子到了京城,怎么不提前通知一下,我好派马车去迎接啊。”

朱载坖一蹦三尺高,立刻就从椅子上跳了起来。

这么大的年纪,还给大明立下了赫赫战功。

没有亲自迎接,已经很失礼了。

怎么可能让人家给自己行礼?

“谢殿下抬爱了。”

人逢喜事精神爽。

蒙古人以前是大明的边患,也是九边将军士卒们的心腹之患,一朝被解决掉之后,许多人还想着,狐兔死走狗羹的。

可没想到,迎来的是军队的改制。

不但加强的大同等九边的军事力量,还给出了更高的俸禄。

可以说,一度让很多人,都吃惊不已。

事实证明,皇帝的决定很正确,不然都没有办法想象,一旦需要佣兵的时候,又该怎么办?

“快请坐,快请坐,知道老爷子喜欢吃羊肉,本殿下这就派人去准备。”

说话间,滕祥已经接到了朱载坖的暗示,下去准备了。

“今日不是在军营之中,裕王府的酒管够。”

“哈哈!早就听说裕王府的酒,可要比皇宫内的酒都要好喝,今日老夫可得好好的尝一尝不可。”

人都说越老越像小孩子。

周尚文很显然也有这样的趋向。

经过了刚开始装出来的拘谨之后,立刻就活跃的起来。

“这位就是锦衣卫指挥使陆炳的三儿子吧?”

扭头剑看到了一旁站立着的陆绎。

“您老认识我?”

陆绎诧异,他都没有到过大同,也没有见过周尚文,此人又是怎么认识他的?

倒不是他不想见到这位飞将军。

而是军队很敏感。

他们家中又是锦衣卫,该避嫌的时候,还得避嫌。

“老夫认识你父亲,陆指挥使真是养了个好儿子啊!”

想起此事,周尚文就很是郁闷。

弄不明白,为何都是别人家的儿子最好,自己家的不是不听话,就是太木讷。

没有一个让人看得顺眼的。

陆绎脸上的尴尬一闪而过,理直气壮的纠正道:“我父亲样了三个儿子,每一个都很好,这一点您老可是看错了。”

自己的两位哥哥,也不是没有本事的人。

不过是因为身体不太好罢了。

若不然,那由他扬名京师的机会。

读书识字是大哥教的,喝酒吃肉是二哥教的,两位哥哥可都是教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东西。

有时候他都在想,若是不两位哥哥身体不太好的话。

或许上青楼,而已早就被教会了。

完全等不到现在,学会了上青楼之后,青楼里面的姑娘,没有几个质量好的。

不得已之下,只能纳妾。

周尚文眼睛一亮。

这就是和他三个儿子不一样的地方,瞧瞧人家,多会说话。

不但纠正了别人的错误,还展现出了兄弟和睦。

哪像自己的儿子一样,吃个肉都要争抢一番,多大的人了,还和小孩子一样。

然而,实际上却是,在家中,陆绎和他的两位哥哥,都是一个样。

“好,好!以后去了大同,老夫请你吃正宗的烤肉串,量大管饱。”

周尚文笑着许诺道。

第四百一十五章许诺

你刚刚阅读到这里

返回
加入书架

返回首页

书籍详情 返回我的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