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阅读上一章

第二百三十章可要是皇上想要查一群贪官呢

  

  “将军治军严明啊!”

李逢时调侃道。

“这算什么?不过是军中条例罢了,遵守就是。”

俞大猷摇了摇头。

如今的军中条例,可要比原来的军法都简单得多,而且最容易遵守。

若这一点都做不到,俞大猷觉得,这支水军所有的将官,还不如全部换一遍算了。

拿着朝廷的俸禄,不干人事哪能成?

“对了,给曾将军去信了没有?咱们这边都打完,收拾战场了,他们不会还在观战吧?”

说观战,肯定是调侃的话。

战功谁不想要?

不过是曾铣的队伍,得等朝廷把空缺的官员位置给补上,才好有下一步的行动。

“消息已经传出去了,想要收到回信,哪有那么快的时间,再说,就是现在,曾将军他们能不能接到消息,都是两说。”

李逢时的话,让俞大猷讪讪一笑。

问得太快,差点忘了距离。

“若是能有一种,千里传信的手段,该多好。”

都知道兵贵神速。

也知道消息最是重要。

要是有千里眼,顺风耳的本事,打仗就很有意思了。

“以后会有。”

出来透气的罗亮,突然接话道。

“你怎么······”

刚想要询问,忽地想起了此人进过演道院,难道这块神秘的地方,一直在研究的酒肆这种东西?

想法一旦产生,就仿佛生了根的小草,很难去除掉。

俞大猷张了张嘴。

最后还是没有继续问下去。

因为罗亮似乎也发现了自己说漏了一点东西,已经转身匆忙地离开了。

李逢时看着罗亮远去的身影,问道:“你觉得罗亮说的······”

“住口,不该讨论的,什么都不要说,烂在肚子里,或者等到有一天有人觉得咱们应该知道了再说也不迟。”

俞大猷低声怒喝道。

让李逢时也打了一个激灵。

心有戚戚的左右看了一眼,见没有人听到他们的谈话,才放下心来。

“人啊!知道得越多,就越是烦恼,你说对不对?”

莫名的,俞大猷有点怀念曾经不断地去往府衙要粮饷的岁月。

那时虽然自己卑微,可看着周围都很真实。

现在他都快要出现幻觉了。

神话似乎正在走进现实。

是不是将来,粮食也会比现在的亩产高出一倍有余?

猜测,有时候最容易成为真实。

经过了长途跋涉。

沈炼一群人,总算是来到了浙江的金华府。

“一路上看到的都是行色匆匆的马车车队,看样子大明的军队已经来了。”

“嘿嘿,这些士绅,官员们现在怕了。”

“小声点,咱们还不够安全,等回去了,坐在火锅旁在闲聊也是可以的。”

谨慎的沈炼,低声呵斥道。

“皇上兵是要打过来了?为什么?”

陈振龙很是好奇的问道。

也没有听说,浙江这一地有人造反啊?

“因为做官的人太贪,士绅们也太贪,这个理由够不够?”

坐在马车内的沈炼低声回答了一句。

在他看来,只有变法之后的大明,才是真正强大的大明。

现在这一股风,正在吹向南边。

只是风刮得一些人伤筋动骨,才不得已想要出逃。

躲到一个皇权干涉不到的地方去,等三五年这一股风刮完了之后,再回来。

“啊!”

简单的一个惊叹,让陈振龙都不知该说些什么。

太贪也用不着军队呀!

想不明白,可又不好再问。

沈炼已经给了他一个警告的眼神了,他怕继续问下去,会饿一顿。

又走了一段路。

陈振龙实在是忍不住了,拼着饿一顿也要问个明白。

“贪赃枉法似乎也用不了这么大的阵仗吧?”

沈炼叹息一声。

曾经他也是这么天真地认为,大明要想强盛,必须要文官不贪财,武将不怕死。

可惜一切都太过于理想。

现实总是很残忍的。

特别是在银子最多的地方。

就像现在的江浙一带。

禁海,真的是禁的海吗?

还不是为了让当地的士绅,官吏们得到最大的那一块利润。

为此,所有眼珠子红了的人,都敢铤而走险,想要除掉一个贪官容易,可一群呢?

不派军队过来,顶用吗?

“这里的财富,我来的时候,就已经心里算了一笔账,每年银子的进出,在一亿两左右,面对这么大的一笔银子,你说当地的官员,有几个不贪的?

若只是查办一人,一群人都会给此人安排得明明白白,朝廷有了面子,官员有了政绩,就可以一路上飞黄腾达。

可要是皇上想要查一群贪官呢?

虽然是有大义在身,可到了此处依旧会深陷其中,不可自拔,势必会造成,来一个官员就会染上一身泥回去。

如此一来,朝廷,地方,可就轮不到皇上来说话了,而此处的钱粮也就到不了朝廷的手中。”

一句话,说得陈振龙头皮发麻。

他还从来都没有站在这个角度考虑过问题。

朝廷的钱粮,那是要靠整个天下来供养的,若是断了一条来银子最多的财路,那么官员的俸禄就发不出去。

当然,官员们也不一定都要靠俸禄来生活。

可这样的风气一开,其他的地方有样学样,朝廷军队的粮饷又从哪来?

没有粮饷,又怎么养活军队,抵御外敌?

沈炼是说给陈振龙听的,但说着说着,自己的想法就越是通透。

心中暗道:难怪大同一战,就平定的蒙古,原来是皇上手中有钱了,军队也有粮饷导致的。

恍然间,沈炼似乎明白了,太祖朱元璋当年为何要杀那么多的贪官,还喜欢抄家,其中也有为了缓解朝廷钱粮的问题在里面。

陈振龙喃喃自语道:“这个,只是最坏的情况吧!”

沈炼一脸认真看着陈振龙,道:“我们不妨就做最坏的猜测。”

“即便这些事情都不发生,朝廷的最急缺的依旧是钱粮。

如今田地可大多数都在官员,士绅们的手中,前段时间,皇上还来了一起清理寺庙田产的诏书,你是不知道,到底有多少财富是不用缴税的。”

林城突然接话说道。

这些清理工作,他们锦衣卫虽然没有插手其中,可一直都有监督权力的。

若不是他目睹了一切。

还在傻傻的,每到一个寺庙,就给一点香油钱。

那些和尚们,可要比他富有得多。

在他们离开京师的时候,知道一则消息,那就是这些财物已经用于防范天灾上面去了。

说是要给和尚们积攒一些功德。

算是大明的一大善政。

也堵住了某些愚民的口。

说句实在话,每一次林城看到那些百姓们,得了朝廷的好处,皇上的恩典,不去感激朝廷,感激皇上。

却面对泥塑的菩萨磕头作揖,心中就是一阵恶心难受。

第二百三十章可要是皇上想要查一群贪官呢

你刚刚阅读到这里

返回
加入书架

返回首页

书籍详情 返回我的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