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上京解困
“你叫安东俊?干得不错!”
陈帝龙颜大悦,自从被赵承点破孟禅使用的计策,猜到禁军可能会全军覆没,陈帝的心情就一直没有好过。
直到这一次太子带着两族凑出来的军队给了孟禅一个出其不意,上京的危机才算是解除。
孟禅败退,桂州刺史傅元驹在南边无人响应,构不成南北夹击之势,等神策军一旦调回来,无论孟禅还是傅元驹都只能算是疥癣之疾。
所以陈帝的心情大好,为了稳定局势和人心,这段日子以来陈帝也是殚精竭虑,甚至已经做好了要亡国的准备。
不过世事就是如此奇妙,明明已经濒死的大陈王朝,只是因为孟禅的一场急行军,又再复活了过来。
“安副将,回去告诉太子,前方将士,打好这一战,朕重重有赏!”
“遵命!谢陛下!”安东俊缓缓起身告退。
此时在宁寿原,以及宁寿原更接近青羊关的方向,遍地都是被射杀的士兵尸体,孟禅一生谨慎,唯有这一次冒险,就大败亏输。
他从禁军那里吞并的的数万大军此时反而成了累赘。
正常接收了降兵之后,一定是把降兵原有的建制全部打散,而后编入到自己的军队之中,而且为了防止士兵复叛,一次编入的数量不能多于自己原本的军队数量。
孟禅打败禁军之后,差不多接收了五万降兵,本该编入自家军中,以八万吞五万,虽然勉强了些,也没什么问题。
但是因为情况紧急,这五万降兵孟禅并没有放在前军,他生怕禁军中有些人趁战时复叛,那可就成了致命一击了。
所以原本他的打算是让这五万降兵去攻城,但是考虑到上京可能毫无戒备,万一这五万兵马到了上京,转头就复叛,反倒等于把这些人送了回去。
因为这个原因,孟禅就把五万降兵放在了中军和后军,前军则几乎全是长庆军精锐。
但一场贪功冒进,把出荣州以来,在青羊关积累下的大好局面完全葬送掉了,急行军与朝廷的骑兵相遇,因毫无防备而被大量射杀。
短短一天一夜,孟禅的十万大军就已折扣过半,仅剩五万。
前军遇袭后溃败,溃兵冲击了同样正在急行军的中军,中军再度溃败,又冲击了后军。
溃败之中,原本属于禁军的,几乎全都复叛了,以至于孟禅最后收拢兵马,只剩下了三万。
这三万人是断断无法再威胁上京了,搞不好后面追来的兵马都未必能甩脱,甚至可能全军覆没于此。
孟禅长叹一声,荣州是死地,好不容易冲出来,不能再回去了,现在唯一的希望就是绕道西北,等过了上京之后再绕道东南,与桂州刺史会师。
好在虽然溃败,但因为急行军的缘故,辎重都在后面,包括运送辎重的矮脚马,这时全都成了逃命的工具。
孟禅把所有的马匹全都集中到了一起,然后所有会骑马的一人一骑,分配之后也不再按编制成军,让仅存的几个副将各带一部分兵马,约定了最终的目的地是桂州,然后分散行动。
这个决定是孟禅最为正确的一个决定,兵马分散后,没有大部队的牵制,小股兵马非常灵活机动,不再受到约束,可以很快行动。
数万兵马化为数十股骑兵,险之又险的从上京的西北侧绕道而过,躲过了两族兵马的围剿。
而一旦绕过上京,就已经脱出了朝廷兵马的包围圈,逃出一条生路了。
太子并不知道孟禅的动向,因为孟禅借着一招壁虎断尾,成功吞灭了十数万的禁军,以至于太子不敢冒险。
现在已经是胜券在握,他只要稳住这个战果就好,实实在在的杀了五万多人,而且这次太子十分细心的检查过了,的确是士兵而不是其他什么人冒充的士兵。
也就是说,现在孟禅至少也是个元气大伤,这就够了,至于能不能擒杀孟禅,就看天意了。
太子带着两族军一直冲杀到青羊关,因为担心上京的安危,没有再往其他方向搜寻,而是收缩了力量,回防上京。
这一路上,到处都是长庆军的尸体,也许其中还有被长庆军吞并了的禁军,辎重丢得到处都是,虽然是一场大胜,但在太子看来,依然触目惊心。
“殿下,殿下救命啊殿下!”
路旁的一辆起了火的辎重车旁边,横七竖八倒着几个身穿长庆军服色的士兵,其中一个似乎是断了一条腿,正躺在地上挣扎。
他看到太子过来,似乎是认得太子,远远就喊着“殿下救命”。
太子看了那个断腿人一眼,并不认得。
其实就算认得,他也不太可能会救他。
伤兵在军中就是累赘,一旦受伤,十个有八个会死,而在死之前,还要至少两三个人去照顾他,这就大大增加了军中的负担。
况且这个家伙身穿长庆军服色,显然是从禁军叛过去的。
太子张了张口,还没有说什么,从旁边飞出了一支箭,十分准确的射入了那个家伙的口中,贯穿了脑袋,将他牢牢钉在地上。
那个家伙的身体还抽搐了一阵,才渐渐无声息。
太子身边跟着的两族军将领,都哈哈大笑起来,夸赞射箭的那个人箭法了得,浑然没把这事当成一回事。
其实本来太子也不会救他,可是他还没有说什么,还没有表态,这些人就擅自杀了他,这让太子的心中十分不痛快。
这两族军固然是比较勇猛,但是未免太过放肆,毫无尊卑上下。
若这个人是自己手下的一个探子,一个重要的人,或者他身上有什么重要的信息,这一箭要误了多大的事?
不过太子也知道现在正是用人之际,不便翻脸,便当做无事发生,策马前行,但他的心里,却觉得两族军太过散漫。
现在自己的手中有兵有将,他们已是如此毫不顾忌,若有一天自己手中无兵无将,只怕这些人的一箭就敢射向自己。
“两族军,用好了是一柄杀敌的刀,用不好则是伤己的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