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禁军陷落
“孟禅也好,傅元驹也罢,应该都是知道这个秘密的人。”
太子道:“所以父皇才不肯迁都对吗?”
陈帝点了点头:“朕的父亲,你的祖父,曾经有过远离北地的想法,但事实证明放弃血脉族群的做法是错误的。”
“因此朕坚持守在上京,就是希望把族群全部纳入到这天下之中。”
“如今战事凶险,禁军极有可能被孟禅在荣州吃掉,朕已无兵可用,上京亦无险可守,一旦孟禅杀到,你我父子二人项上头颅,全都会被砍去,并且还要追杀血脉,直到……”
太子急道:“如今不是硬撑的时候,父皇,若真的情势危急,大不了咱们回到中京去。”
陈帝叹道:“琮儿,难道你还不明白吗?若是那些叛军真的说出咱们并非汉人,而是女真人,无论跑到哪里,都是死路一条!”
“上京不可弃!这里是故国之地!”
陈帝一把抓住太子的手:“汉人常说,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句话说的很对,一旦让汉人知道了我何家的秘密,必定会群起而攻之。”
“而真到了危急时刻,我们所能依靠的,也只有我们自己的族群。”
太子想到如今的战局,问道:“父皇,若是孟禅真的打败了禁军,从荣州冲过来,神策军已经支援不及,我们是不是还有族人可以依靠?”
陈帝点了点头:“没错,朕早已把女真、高丽二族的战士征调到了一起,做为最后的力量,没想到,这么快就要用上了。”
“琮儿,调动女真、高丽二族。不可用皇帝身份,需用大氏身份。”
“大氏?”太子疑惑的问道。
陈帝道:“没错,我们本不姓何,何姓乃是祖先隐于汉人中的假姓,我们的本姓为大。”
“如今女真、高丽二族共有战士五万,皆是弓马娴熟,只是二族勇士不擅守城,只擅野战。”
“琮儿,你带这五万兵力向青羊关去,若能伏兵于路,有可胜之机,就打一场胜仗,这平叛的大功就是你的。”
“若事有不谐……你便带着族人们往白山去。”
“父皇!”太子感觉皇帝似乎是在交付后事了。
陈帝叹了一口气,望着太子,眼中略略流露出温柔之色。
“可惜朕执政十五年,碍于这个身份,从未敢对我部族之人有半点偏爱,也未曾提拔任何族人进入朝堂,以至于亡命之时,所能托付的,只有你我父子二人啊。”
太子眼中流出泪来:“父皇,还是你带着族人们走吧,儿臣在这里与他们周旋!”
“说什么傻话!”陈帝疲惫的靠在坐榻上,望着沙盘出神。
“琮儿,汉人中聪明之士何其多也,像这个赵承,才弱冠之年,就能有如此见识,更能制出如此精美之物。”
“他们若是万众一心,哪还有我们族人生存的空间?”
“如今我们族人与汉人相比,相差极为悬殊,若不兼收并蓄,敞开胸怀学习汉人,只怕再过几十上百年,族人仍在林中狩猎,以能制出楛木杆的石箭而自豪。”
“而汉人那时必定已经超过我族不知多少倍,琮儿你记着,你是女真的王,要带领族人追赶上汉人,要超越过汉人,不要计较一时一世之得失。”
养心殿中,陈帝跟太子的谈话还在继续。
而此时的荣州,禁军大都督正处于绝望之中。
箭如雨般的射落,大军却困于泥沼之中,每迈出一步都会发出“噗嗤”一声,再抬脚靴子都会被拔掉。
这是一片看似普通的草地,但当大军走到这里的时候,两侧忽然冲出了许多伏兵,打的正是孟禅的旗号,黑压压不知道有多少。
禁军的前军已经不知道陷落到什么地方去了,只剩下中军这五万人,被伏兵一击,都慌不择路的冲到了泥沼之中。
伏兵早知这片草地不能踏入,所以只在边缘驱赶,禁军不识路途,胡乱逃命,结果纷纷陷入泥沼中。
这片泥沼不深也不浅,只没到小腿,但是每走一步,都极为费力,几乎等于站在原地不动,成了伏兵弓箭的活靶子。
伏兵们都骑着矮马,操着软弓,但每一箭都足以致命,这些人来去如风,绕着这片泥沼奔驰,伴随着禁军的惨叫,站着的人越来越少,大都督俞凤山心中也越来越绝望。
初入荣州时,俞凤山还满怀信心,誓要拿到孟禅的人头,因此他把十四万禁军分成四部,前军左部四万,右部四万,分别沿荣州的东、西两个方向往北清扫,而他做为中军带五万居中策应,剩余一万殿后。
就在他中军中伏的那一刻,就已经派出十数骑向外逃逸,以便向前军的左右两部报信,同时中军亲卫则死命护着俞凤山掉头往回跑。
但是显然伏兵已经料到了禁军的反应,所有的马全都被射杀,让禁军不得不下马步行。
中军亲卫挡在俞凤山身前,开始时还遮得严严实实,可是只冲了一阵,前边的亲卫就倒了一大片,原来伏军在来路上布置了成排的弩机,逼着亲卫们不得不转向。
可是这片草地上又没有明确的标示哪里是草地,哪里是泥沼,稍不留神,就陷入了泥沼之中。
而那些伏兵似乎都对地形无比熟悉,纵马来去,却绝不会陷入泥中。
这就是孟禅借助地利布置下的绞杀之网,十四万禁军人数虽然占优,但在这种劣势之下,也只能束手待毙。
“大都督!我们降了吧!”绝望的将领站在泥沼之中,拼命用盾牌护住身体,但还是不留神被一支利箭贯穿了小腿。
俞凤山气得牙齿都快咬碎了,却无能为力,根本不可能再逆转战局,这场战役留给他的,只剩下选择死法的自由了。
落在孟禅手里,与逃回上京面见陛下,其实没什么不同,都是死路一条。
何况仗打到这个份上,俞凤山自己羞也要羞死了,十四万禁军被不到十万的长庆军轻松抹杀。
看着自己的部属在泥沼中挣扎待戮,俞凤山所有的心气全都泄了。
他拔出佩剑横在脖子上说道:“你们可以降,但大都督不能降!这颗头颅送给你们,还能少死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