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阅读上一章

第219章随便抄一首

  

  大陈朝赐服上的绣纹有四种,即蟒服、飞鱼服、斗牛服、麒麟服。

这四种绣纹其实绣的都是龙状的生物,蟒服最高,只能赐给一品官及以上,蟒也有角,整体造型与龙几乎一样,主要区别在于纹饰中的爪子,龙为五爪,而蟒为四爪。

同样是蟒服,也有高低之分,其中正面端坐的坐蟒最高,侧面曲身的行蟒次之。

而飞鱼服上的飞鱼,也不是长着翅膀的鱼,而是一条龙状生物,与蟒极为相似,但双足四爪,而且最大的区别是鱼尾,而不是蟒尾。

飞鱼服也要二品官以上才能穿,所以是等级很高的一种表现。

赵承腰上挂着的腰牌就雕了一只飞鱼,这是陈帝赐给他的一种殊荣。

三位品鉴官也不是没有见识的人物,一见到这腰牌,立刻就知道眼前这位年轻人到底是何方神圣了。

整个大陈朝,唯一能够凭腰牌出入宫禁的官员,就是那个九品博士赵承啊。

而据说,这些文华宴最开始的初衷,也只是陛下想要给这个赵承保媒才举办的,人家才是这宴会当之无愧的正主啊!这可得罪不起。

于是三位品鉴官连忙躬身施礼,请赵承先进,免得进去晚了惹得皇帝不高兴。

他们几人在皇宫门口这么一纠缠,宫门外那些还没有散去的平民子弟不干了,他们可不认识赵承,也没看到他的腰牌,更不知道这位年轻人是多么的受宠。

他们只看到这家伙拎着一把椅子就想硬闯,结果还真被他给闯过去了,这些人顿时也跟着往里冲。

这可把三位品鉴官吓得够呛,要知道如果这些人中有那么一个半个藏着心怀不轨的歹人,可就是大事了。

现在大陈朝的抓捕可还没停下来呢,别因为这点事再被牵连进去,于是三位品鉴官拼命拦住后面要跟着往里闯的人。

赵承一看这情况,也停了下来,想看看需不需要自己帮忙。

品鉴官中那位长者怒斥道:“你们这些小子,年幼无知,竟敢做出如此举动,都不要命了吗?”

“这可是皇宫,你们这么硬闯,最轻也得给你们抓进大牢里打个半死,知道吗?”

长者一顿怒喝,把这些年少无知的家伙吓住了。

为首的一个吞吞吐吐的说道:“我们……我们是看到他往里闯,才跟着闯的。”

说着一指赵承。

后面的人也帮腔说道:“没错,凭什么他能进去,我们就不行?”

“你们根本就没有看他的作品,他拎着把椅子就进去了,这不公平!”

三位品鉴官哭笑不得:“你们知道什么?他就是……”

长者刚要说出赵承的名字,忽然感到衣袖被人拉了一下,他转头看去,只见另外一个品鉴官正冲自己眨着眼睛说道:“这次文华宴,不许透露姓名。”

长者这才恍然,连忙把“赵承”两个字咽了回去。

这些人一看品鉴官又是吞吞吐吐,又是挤眉弄眼的,更回怀疑其中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更加喧哗起来。

另外一位品鉴官说道:“你们不知道,这个人是朝廷中的官员,他不需要通过测评,就可以直接参加宴会。”

一个少年说道:“你说他是官员,那他叫什么名字?”

“对!让他说出名字和官职来!”

长者品鉴官摇头道:“这次文华宴的规则之一便是不许透露姓名,所以他的名字不能告诉你们。”

“若你们不信,可以看他的腰牌,凭这块腰牌就可以出入皇城和皇宫。”

众人纷纷表示不信,他们有的摘下自己腰上佩戴的玉佩,有的拿出不知什么材质的腰牌,展示给品鉴官道:“我们也有腰牌,是不是也可以进去?”

品鉴官又气又急,偏偏守宫门的几个士兵刚刚护送一批参会人员入内搜查,这会可能还没完事。

于是品鉴官只得说道:“他是九品博士,肯定是经过了科举的,文才肯定没有问题。”

赵承还真没经过科举,见到此事因自己而起,不好一走了之,便走过来对众人说道:“你们若想参加宴会,只须拿出自己的作品就好,纠缠我有什么用?”

众人不依不饶地说道:“那你怎么可以只拎着把椅子就闯进去,我们的确都带了自己的作品,你若也有作品,而且能通过品鉴官的测评,我们就没说的。”

赵承哪有什么作品,只好随便抄一首应付了事。

他说道:“既然如此,那我就随便写一首长短句好了。”

说着冲着三位品鉴官说道:“也请三位严格把关,千万不要让我蒙混过去。”

他也懒得提笔写,就歪着头看着宫门想着抄哪一首,很快就想到了一首元曲,便吟道:“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赵承抄的是元代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全文仅五句二十八字,语言极为凝练却容量巨大,意蕴深远,结构精巧,顿挫有致,被后世誉为“秋思之祖”。

仅仅前两句出口,四周顿时寂静无声!刚才还叫嚷不休的几个人都被这开头两句震住了。

随着赵承念出后面的几句,宫门口一时之间陷入了一片死寂。

三位品鉴官眼中绽放出奇光,定定看着拎着椅子的赵承,觉得这位赵博士果然不愧受到陛下喜爱,随口所作的长短句,居然就有如此意境。

三人均是觉得这首短短的小词虽然短,但吟之如饮百年佳酿,回味无穷啊!

妙就妙在,每两字一个词,差不多十多个词将多种景物并置,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图,让天涯游子骑一匹瘦马出现在一派凄凉的背景上。

词中没有一个“愁字”,却透出一股令人哀愁的情调,勾起了每个人都能感受到的那种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

可以说,这四天来,在宫门口上万诗作加在一起,都不及这二十八个字的重量,重若千钧!

而那些原本还叫嚣着的少年,被这首词中的意境所震撼,一时之间根本找不到任何可以评价的词,满脑子里只有一个“好”字在不停的翻滚。

第219章随便抄一首

你刚刚阅读到这里

返回
加入书架

返回首页

书籍详情 返回我的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