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阅读上一章

第321章不追究失土之责

  

  冬月二十五,上京朝会。

陈帝愤怒的把施洪景的奏折摔到地上:“你们自己看!”

“这就是你们说的‘荣州无事’?这就是‘不如去岁渠州之厄’?”

陈帝说的是去年渠州的灾荒,开始的时候跟荣州差不多的光景,也是水灾之后又是旱灾和蝗灾。

当时朝廷正在忙于应付西北羌人,一粒粮食都没有运往渠州。

造成渠州粮价一度高涨,同样有大量的灾民。

但是靠着官仓的放粮和免赋税等手段,渠州最终还是稳定了下来,尽管有一些灾民徙出,也没有给周边其他州府造成太大的影响。

所以当荣州开始闹灾荒的时候,一来正在跟孟禅开战,二来朝廷也没有在意,认为地方官府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同时,为了防止灾民徙出,直接封闭了青羊关。

然而谁也没想到,荣州的灾荒已经到了这样的地步,在奏折之中,施洪景的描述是白骨曝于野,十户九空。

如果施洪景说的是真的,那么荣州就算是废了。

更让陈帝愤怒的是,荣州的灾民居然再次造反,攻破县衙,杀死县令。

甘善县县令死于暴民之手,武连、冈山、清元各县几乎暴民蜂起,无不冲击县衙,大肆烧杀抢掠。

总之在施洪景的奏折之中,把这些暴民描述成吃人恶魔一般,并且最终归因于孟禅。

正是因为孟禅造反,“带坏”了荣州百姓,导致在灾荒面前,不思自救,反而攻击县府,使家家闭户,政令不通。

陈帝指着地上的奏折说道:“荣州六县俱废,这是何等严重?这就是你们说的不如去岁之渠州?”

李有道沉吟片刻说道:“不如开放青羊关……”

他是很担心自己的女儿李巧儿,嫁与赵承之后,李巧儿时常还会回到相府看他。

可是自从赵承去荣州赴任以来,青羊关封锁之后,再无书信,李有道手里最近的一封信还是李巧儿刚刚到达原石县写的。

那封信上只是大概写了些原石县的景物,从信中可见原石县一片萧疏,县衙破旧。

这段时间以来李巧儿没有书信,李有道也忽略了这件事情,现在提起荣州,自然就想到了自家女儿。

跟他有同样心思的还有礼部尚书温茂云,也开口说道:“臣也觉得应该开放青羊关。”

这两位重臣开口,本应该一片附和之声才对,可是温温云的话音刚落,立即有朝臣上奏道:“陛下,诚然此时荣州危急,但事已至此,万万不可开放青羊关啊!”

温茂云侧身望去,只见说话的是太子少保,建极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黄文和。

黄文和在朝中同样是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自从白东江造反之后,在大学士的任命上,陈帝就小心了许多。

以往与白东江有瓜葛的朝臣实在是太多了,许多人选都被陈帝划掉,最终留下了黄文和。

与白东江不同,白东江在任大学士期间,号称八面玲珑。

而黄文和却是有名的冷面学士,谁的面子都不给,素来直言直语。

温茂云虽然知道黄文和的这个脾气,可还是忍不住生气。

“为何不能开关?”陈帝问道。

黄文和启奏:“既然荣州刺史施洪景的奏折中,已经描述得如此清楚了,臣以为,青羊关就应该一锁到底。”

“若是灾荒之初,无论是开关也好,运粮赈济也罢,都可以有效的缓解灾情,臣以为应该开放青羊关。”

“但是现在荣州之内,已经全是暴民,席卷六县,杀人放火,一旦把青羊关打开,无异于放纵数万反贼进入京畿之地。”

“如今正是冬月,上京之地的存粮一旦被这些反贼抢去,或纵火焚烧,只怕北地立刻就会陷入一片混乱之中。”

“陛下觉得能够接受吗?”

李有道咳了一声:“黄学士,你所言未免有些夸大吧?”

“京畿之地,有御林军守护,些许灾民,何以就能攻入京畿,烧毁粮仓呢?”

黄文和并没有给这位左丞相面子,直接反驳道:“如果是敌军,两军对垒,御林军当然可以守护得住,休说几万,就算十几万的孟禅也一样被打得溃不成军。”

“可是李左相不要忘了,这些人拿起刀子就是暴民,放下刀子全是百姓,难道御林军不分青红皂白见人就杀吗?”、

“若是他们拄杖牵襟,相扶而行,御林军能杀否?”

“这个……”李有道不得不承认黄文和说的有道理。

如果这些暴民并非是以暴民的身份进入京畿之地,当然没办法直接杀掉,可他们进入各府县城中却如入无人之境,一旦聚集在官衙粮仓,酿成祸乱,实在难防。

“陛下,臣建议将青阳关封锁,是为京畿之地的安危着想。”

“等到了来年五六月,冬麦和早稻收获之时,不妨再开关,到那时派遣一支偏师进入荣州,剿亦可,抚亦可。”

陈帝从心底觉得黄文和的建议最为中肯,这样做的好处就是不影响其他府县,所谓臭死一堆,烂死一块。

任荣州怎么闹腾,只要守住青羊关就可以了,待到明年粮食丰足之际,再派军队进入,重建官衙即可。

“黄爱卿所言甚是,不过,身在荣州的各县令官吏只怕就……”

陈帝说了一半,再没有说下去。

眼看着荣州再次步入了孟禅的后尘,杀官造反。而且从施洪景的奏折上来看,暴民数万,充塞街巷,留在荣州的官吏定然是九死一生,甚至十死无生。

但官吏在府,即代表着朝廷的威严与统治。

如果官撤走了,岂不是代表着朝廷放弃了此地?

李有道实在忍不住了,开口说道:“陛下,荣州此时的情况,有官与无官还有什么区别吗?荣州已失陷于贼,维持一个有名无实的官府还有意义吗?”

陈帝知道李有道是在心疼女儿,温茂云的女儿也在那里。同样,陈帝也觉得如果赵承就这么死在荣州,也实在可惜。

于是说道:“即刻拟旨,荣州官吏可凭身验出入青羊关,朝廷不追究失土之责。”

第321章不追究失土之责

你刚刚阅读到这里

返回
加入书架

返回首页

书籍详情 返回我的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