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阅读上一章

第212章鲁王造反的缘由

  

  “用砚台的碎片代替进入回龙峪的长庆军。”陈帝很快就冷静了下来。

太子从地上拣了一些大小合适的碎片放在回龙峪中。

“此时伏军已经发动,山火雄雄。”太子适当的进行着讲解,然后把代表禁军的兵马向青羊关集中。

“俞凤山必定要追索孟禅的首级,所以肯定会进入荣州。”太子把代表着禁军的兵马向荣州移动。

陈帝挥手道这:“停!你去找出前些天的战报,看看孟禅连续攻打青羊关用了几天,大约死了多少人。”

太子连忙把前些天的奏报从旁边的要件箱中找出来。

他一件一件展开后翻阅,读道:“孟禅正式开始攻打青羊关用了三天,大约死了一万人。”

陈帝狠狠一拳砸到了桌案上,他已经猜到孟禅必定是用了减兵增灶之计,那些帐篷堆在青羊关下看着十分唬人,但其实打青羊关根本用不了那么多人。

事实证明,即使是在禁军的支援下,长庆军攻克这座关卡也仅仅只用了三天。

但孟禅在青羊关下居然陈兵整整半个多月,而且最开始仅仅使用“骚扰”的形式攻打,形同儿戏。

可是现在看来并不是儿戏,孟禅在陈兵青羊关的第一天开始,就已经在迷惑守关将士了,让他们在战报上写得清清楚楚,长庆军十万大军兵临关下。

现实上却有可能从第一天开始,长庆军一共就只来了两三万人。

即使这两三万人,攻破青羊关也足够了。

那么剩下的那七万人干嘛去了,答案现在看来已经很明显,自然是回荣州设伏去了。

接下来就上演了孟禅的金蝉脱壳,壁虎断尾,引得禁军误以为长庆军主力已经被消灭了,接下来自然就踏入了别人布置好的口袋。

最可怕的是,真如赵承所说,一旦禁军被围歼于荣州之中,长庆军完全可以换上禁军的服饰和旗号,驱使部分投降的禁军在前面一路诈开城门。

真那样的话,上京将陷入极度危险之地。

陈帝记得赵承第一次参加小朝会的时候,似乎就提出了这个可能。

但是左相李有道认为荣州的消息并未断绝,陈帝自己也证实了这一点,荣州的确一直有消息传递过来。

而且陈帝确认那是荣州刺史的笔迹,绝非模仿。

现在经过赵承这一番提醒,陈帝也有些拿不准了,一旦往坏处想,就事事都有可能是最坏的结果,就算这笔迹不是模仿的,也可能是荣州刺史被逼写下的。

“快去!把荣州刺史写的奏报全都找出来!”

陈帝看着沙盘中已经深入荣州地盘中的十几万禁军,不禁悲从中来。

没想到一个疏忽,真的被孟禅把刀架在了脖子上。

太子很快找出了荣州刺史的奏报,陈帝把这些奏报都摊在桌上,一封一封重新阅读,果然,一旦有了怀疑,再从这些文字中找出可疑之处,就比较容易。

荣州刺史的奏报中,凡是危险的“危”字,全都换了一种写法,与他之前的奏折中的写法完全不同。

如今看来,这分明是荣州刺史在借着奏报示警。

陈帝愤怒的把这些奏报全都推到了地上,他盯着沙盘上代表禁军兵马的小人,沉声道:“传朕旨意,八百里加急召神策军回京勤王!”

神策军,在西北那片荒漠上与西羌往复交战了许多年,真正的百战老兵,而且神策军二十几万,就算桂州傅元驹和孟禅捆在一起也不是神策军的对手。

但远水解不了近渴,召神策军回京勤王仅仅是战略威慑,使桂州傅元驹不敢乱动,孟禅也要忌惮三分,不敢直接攻打上京。

否则神策军一旦围住了去路,刚出荣州的长庆军就失去了战略活动空间,会被再次堵死。

一个神策军的动向就可以镇住这两大叛军集团,使其不敢轻举妄动。

但要解开孟禅攻打上京的这个结,仅靠神策军是吓唬不住的,还需要守得住上京。

禁军已经全都派出去了,现在要守住上京,只能再次寻求外援。

陈帝颓然长叹一声,挥了挥手,让打扫完地上残渣的太监退出去,又摒退了守在屏风旁的侍女,直到养心殿里只剩下父子二人。

太子被陈帝盯得有点发毛,不知道他的父皇忽然来这么一出到底是什么意思。

陈帝看着殿外浓重的夜色,沉着脸坐在椅子上,向太子招了招手,并拍拍身旁的坐榻。

太子还是第一次见到他的父皇这种举动,心中忐忑的走过去坐了下来。

陈帝低沉的声音在他耳边响起:“你知道十五年前为何会有三王之乱?”

太子想了想说道:“一群贪得无厌的反复小人罢了。”

陈帝没有直接否定,而是说道:“自我大陈太祖何澂抵定中原,继而奄有天下,平女真,收高丽,靠的是什么?”

太子想了想说道:“自然是凭我堂堂王者之师。”

陈帝摇了摇头:“因为何氏,本就是女真人。”

“什么?”太子大惊失色。

二十年来,他一直以为自己乃是天潢贵胄,华夏正统,没想到从他父皇口中却听到了一个如此令他震惊的消息。

“没错,我何氏出身肃慎中的一支,后来肃慎改名挹娄,魏晋后改为勿吉,初唐高句丽被灭,我族南下,改名靺鞨。”

“何氏先祖,便是黑水靺鞨,又名女真。”

“然而祖父长期生活在汉人中原,虽然知道自己真实族群乃是女真人,却并未暴露。”

“直到得了这天下江山,祖父才思虑到应该回归族中故地。”

“否则你当这北地渤海国为何如此轻易就被攻打下来?为何女真和高丽都甘愿归顺?”

太子处于震惊之中,心潮翻涌,久久不能平静。

陈帝幽幽地说道:“这个秘密一直被藏得很好,直到鲁王发现了这个秘密,并把这个秘密透露给了其他两个异姓王。”

“于是,在鲁王澹台宗佑的号召下,三王联合反叛。”

“不过他们似乎并没有大肆宣扬,可能仅限于几个少数的将领知道。”

第212章鲁王造反的缘由

你刚刚阅读到这里

返回
加入书架

返回首页

书籍详情 返回我的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