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异乡来客
一堂课讲了十个汉字,分别是人口手上中下大小多少,接下来就是布置作业,每个人面前都有一个沙盘,一根竹枝作笔,在沙盘上练字。
冯青笨拙的执笔,看着黑板上的十个字,用心的仿写着。
他身边的汤和平,比他还要笨拙,仅仅是握笔的姿势就看得出来,居然用抓握的方式,看起来十分可笑。
不过汤和平学得很快,冯青纠正了他几次之后,拿起笔来就似模似样了。
沙盘很适合练字,写过了之后一刮即平,反复练习,既省纸又省墨。
李巧儿在教室中随意走着,查看学生们写字的情况。
“你这个上字要多练练。”她对一位学生说道。
那个学生已经累得满头大汗,但是听到李巧儿的指导后,又奋力执笔写了起来。
李巧儿本以为自己会面对一群稚童,没想到最年轻的也有十几岁了,更是有四十多岁的还来学习,胡子都已经一大把了。
不过无可厚非,这些人来上义学,本来就是为了一项谋生的技能,如果没有义学,他们这辈子都别想读书识字了。
有了义学这个机会,这些人当然不肯放过。
还有的人是为了来学算账的,打算将来做一名行商,如果不会算账,也不会记账,怕是老本都会赔进去。
只要是能养活人的营生,想要学会大多代价不菲。
而义学是所有这些里面最便宜的了,只需要自已解决吃饭问题就行了。
只要认真学习,押金最后是退还的,等于一文钱都没有花。
再加上这些人主动求学,无不是吃过了生活的苦,根本不需要别人鞭策督促,就卯足了劲学习,课堂上连一个悄悄说闲话的都没有。
李巧儿走到了冯青的身边,冯青的心脏咚咚咚的跳了起来,他努力控制自己把注意力都放在眼前的沙盘上,工整的一遍又一遍的写下十个汉字。
李巧儿点了点头,又向前走去。
冯青这才松了一口气,感觉自己已经全身都是汗水了。
他对这个美貌的李先生有好感,无论她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都牵动着冯青的心。
看李巧儿的样子,也不过是十五六岁,也许还未嫁人。
冯青在心里暗暗想道:“如果我学好了,将来去县衙里做文吏,说不定就能……就能娶到李姑娘。”
李巧儿走到了另一侧,再次停留在冯青这张桌,站在汤和平的身旁。
汤和平同样奋力练习,李巧儿开口说道:“你练得很好,继续努力。”
冯青顿时心里充满了失望,汤和平刚开始连笔都拿不好,可是现在居然得到了先生的夸奖。
而自己那么努力,都不能入先生之眼,冯青沮丧了一阵,又拿起笔疯狂的练了起来。
直到下课,李巧儿离开教室,冯青都没有抬头,始终在冲着自己的沙盘用劲。
直到汤和平拉了他一把:“冯青,下课啦。”
冯青摇摇头,不想去任何地方,只想要练字,他一定要练到最好,成为这个教室里写得最好的人,得到李先生的夸奖才行。
汤和平摇摇头,自己一个人出去了。
冯青再写了七八遍之后,忍不住瞟了一眼汤和平的沙盘。
“要不要看一眼?他的字能得到李先生的夸奖,那必定是有独到之处。”
“可是我这样偷看的话,算不算君子所为?”
冯青纠结了一会儿,终于还是捺不住争胜的心理,伸过头看了一眼汤和平的沙盘。
只见沙盘上写着一个手字,那真是歪歪扭扭,毫无美感可言,说是手,感觉更像是爪。
冯青捂着脸哀叹一声,不知道自己的字为什么比不过汤和平。
李巧儿每天要讲一上午的课,因为义学初开,学生还不多,没有分教室,就都在一个大教室里上课。
这样免除了这个班下课又去另一个班上课的忙碌,但是讲课的时候声音就要大一些,否则大家听不清。
李巧儿正在操场上散步,让自己呼吸一下清新的空气,也算是略作休息,为下一堂节做准备。
这时她忽然听到一个声音。
“李先生!”
她循声望去,只见一个二十多岁的男子恭恭敬敬的向她施了一礼。
“嗯,你有什么事?”第一天上课,她还认不全学生,但是知道这人肯定是学生。
果然,这个男子说道:“学生汤和平,刚刚上课时有个字没有弄懂,想要请教先生。”
李巧儿点点头:“你说吧。”
此时下课,操场上也有学生在三三两两的散步,李巧儿站在这里,四周并没有什么人。
只听汤和平说道:“这个小字是前面的一点高一些,还是后面的一点高一些?”
李巧儿耐心的解释道:“这两点是平齐的,后面的那一点要稍微高一点,不过不容易看出来。”
汤和平用树枝在雪地上写了一下,问道:“这样可对?”
李巧儿接过树枝,在他写的“小”字旁边也写了一个“小”字。
“你照着我写的这个样子练吧。”
说完又把树枝还给了汤和平。
汤和平对李巧儿躬身行礼:“谢先生解惑。”
李巧儿摆摆手,给学生解惑这是再平常不过的一件事情了,不需要专门道谢。
她转身继续散步,忽然听到汤和平的声音自身后传来:“学生是外乡人,来自桂州,有些特产想要送给先生,以表感谢,还望先生勿要推辞。”
李巧儿心头一震。
桂州,这是一个异常敏感的名字。
她在上京的时候,因为李有道是左丞相,每日军机大事,往往会挑一些有趣的跟李巧儿说。
所以她可以借机了解到孟禅战败之后的动向,了解白东江父子在桂州与傅元驹兵合一处的情况,还有一些朝廷针对他们的举动。
可是跟着赵承来原石县上任以来,她已经失去了信息的来源,不知道如今的情况具体如何了。
不过“桂州”这两个字还是在第一时间触动了她的心弦。
她停下脚步,转回身望着汤和平,只见这个二十多岁的青年,正一脸诚恳的望着她。
“也许是我想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