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阅读上一章

第344章垄断的威力

  

  仅仅用了三天时间,白镜韬备下的货就已经销出去一大半,不得不再次备货了。

有些货物明明是摆在其他小商铺里根本卖不动的货物,可是只要进了联荣,用不上半天就会被人买走。

此时桂州的街头巷尾,到处都在流传着关于联荣百货的话题,人们茶余饭后,总会提起这个新兴的事物,说起里面豪华的装修,实惠的价格。

还有好事者特意在联荣买了一把梳子,然后找到其他卖梳子的店铺对比,一模一样的梳子,联荣的价格更低,一样的价格,联荣的质量更好。

甚至连那些小商铺也都想不通,这些东西不是从我家店铺里买走的吗?怎么卖出来的价格会这么低?这样还能赚钱?

这个操作让全城的人都看不懂了,联荣百货据说并没有其他的进货渠道,所有的货物都是在全城各家商铺里收购的,一百文收购的东西,在联荣百货摆出来卖八十文。

而且更绝的是,联荣百货一边卖,一边仍然去这些小商铺里收购。

见过傻的,没见过比这还傻的。小商铺的老板们全都乐开了花,恨不得把自己堆在仓库里的底子货全都折到联荣百货去。

不过联荣百货也并不是胡乱收购一气,往往是对比着来的,货不好不要,价格虚高也不要。

就拿毛笔来说,桂州卖毛笔的店铺可不止一家,老字号新开张什么样的都有,联荣百货的人来采购,只要好笔,而且货比三家,如果这家店铺提供的货物质量不好,价格又虚高的话,就会放弃采购,转向下一家。

为了能把自家的东西卖给联荣百货,这些商铺是既不敢抬价也不敢糊弄,都是按照正常价格卖给联荣。

可是这东西只要进了联荣,挂出来的价格必然比进价还低。

不光是商铺老板知道,久而久之,桂州的百姓也都大抵知道,联荣百货的货物质量更好,价格更低。

而且同时还伴随着一个流言,也在桂州百姓间流传,据说联荣百货的东家,是个傻子,但是家里有个聚宝盆,所以这傻子才有花不完的钱。

许多小商铺听了这个流言之后,也是莞尔一笑。

在桂州,无论相信这个流言的还是不相信的,都认为联荣商铺这么干下去,早晚要黄。

每天联荣商铺都人满为患,没办法,大家都知道这商铺里的东西是真便宜,而且无论你想买什么,只管去联荣百货,他家一定有,如果联荣百货没有,放心,这桂州城不会再有第二家有的了。

这样古怪的商业模式下,小商铺乐开了花,买货的百姓们也乐开了花,只有刺史府里一片愁云惨淡。

白东江听着账房先生的汇报,手里的资金越来越少,正在以一个非常恐怖的速度减少,也是十分担忧。

现在联荣百货的繁荣,都是建立在赔钱的基础上的,如果不尽快结束这种倒赔钱的买卖,那笔资金很快就要见底了。

孟致远更是从最开始就不太看好,觉得李巧儿虽然是鲁王之女,但是他明知道这个女孩子不过是乡村中长大的,被他们带去上京还不到两年,难道就忽然变得天纵英姿了不成?

她想出来的什么公司法,难道是点石成金之术不成?

傅元驹不知道李巧儿的身份,只知道白镜韬最近开始搞的,以“联荣”为名头的一系列商铺,都是出自鲁王之女的手笔。

他虽然明面上没有作出任何表态,但私下里还是很不看好的,且不说一介女流能有什么商业头脑,就算有,也只是一个十几岁的小女孩,想出来的办法能比得了积年的商铺老板?

桂州的这些商铺,有许多家甚至是已经传承了上百年的老字号,上百年不知多少代人,难道比不上一个小女孩的突发奇想?

不过所有人的疑问在三月初三这一天得到了解答。

春暖花开,自北方而来的各州府的行商带着货物来到了桂州。

这个年代,指望商家自己去进货是不现实的,当然这样的商铺也有,仍然以卖毛笔的举例,东边的黄州、北边的湖州,这两地相隔上千里,但是制笔的行业已经发展了上千年,提起毛笔,就不得不提到黄州笔和湖州笔。

但是整个大陈那么多商铺,不可能全都自己辛辛苦苦赶路去黄州和湖州进货。

因为大多数卖毛笔的铺子,并不专卖毛笔,还有书籍、墨汁、砚台等等,如果每一样货物都靠自己去进货,只怕要累断腿,而且光是路费就掏不起。

货物的流转,大多是通过运河,距离运河远的地方,则是马车、牛车等运输工具,靠的是专门走长途贩卖的行商。

卖毛笔的店铺同样如此,不管是黄州笔还是湖州笔,都不需要亲自去进货,而是坐等行商上门。

这就是桂州商铺一个基本的情况。

每年三月,行商跋涉千里,来到桂州,带来了人们所需的货物,但是会大量流入到商铺中,然后再由商铺贩卖给百姓。

各个不同行当的行商对桂州府各家商铺的情况都有所了解,有专门卖文房四宝的,也有专门卖百货的,布料的等等。

不过这一次行商们发现桂州多出了一个巨无霸——联荣百货。

敢叫百货这名字的,的确是有点东西,而且百货商铺的确是兴旺,眼看着人来人往,门槛都快踩平了。

行商们询了一下价格,觉得价格定得稍低,比进货价高不了多少,以为这联荣百货走的大概是一个薄利多销的路子。

这对行商来说,是一个好消息,因为薄利多销,所以货物的需求量会非常大,行商们除了供给历年的商铺货物之外,多余出来的货物,还有一些并非事先定下的货物,就通通都卖给了联荣百货。

联荣百货可谓是来者不拒,这一批行商的货全都吞了下去,本来有些行商还打算往越州去,结果在桂州就把所有的货都销完了,不得不准备返程了。

从三月开始,各地的行商陆陆续续的抵达桂州,带来的货物尽皆销售一空,这是往年从来都没有过的盛况。

第344章垄断的威力

你刚刚阅读到这里

返回
加入书架

返回首页

书籍详情 返回我的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