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一头冷水
“禁军大胜长庆军于回龙峪?”几乎不用思考,赵承马上想到了沙盘上代表着回龙峪的那溜山谷。
也就是说,长庆军按照皇帝的心意磨蹭了几天之后,终于冲破青羊关,乖乖的一头扎进了布置好的口袋,然后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赵承怎么看怎么觉得不对劲,宿将孟禅就这水平?
至少也得有个挣扎吧?禁军十五万连一万损失都没有,就灭了长庆军?
赵承给仆役们布置了一个非常费力的课后作业,自己一个人拿着战报进入了太子的书房。
自从太子把沙盘安放在这里之后,赵承就多了一个任务,每日根据战报修改沙盘上的战况。
按照这封战报上的内容,首先要去掉大部分代表长庆军的小帐篷,然后代表禁军的十四万大军要通过青羊关进入荣州。
可是代表荣州的沙盘处始终是一片空白,这让赵承心里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长庆军竟然全军覆没于回龙峪?”赵承并没有直接按照战报内容进行摆放,而是闭上眼睛,回忆那天在朝堂上参加小朝会时自己的猜测。
“如果孟禅甩出来的是一条断尾……”赵承自语着,将一团废纸揪成一个个小小的纸团,当作“断尾”摆放在回龙峪中。
“战报的时间上写的是夜半,必是看不清到底多少人,也看不清到底是不是真的长庆军。”赵承把布置在青羊关附近,代表长庆军的帐篷移动到荣州那片空白之处,布置成一个口袋形状。
“然后禁军大都督率十四万将士穿关而过……”赵承手里拿着代表禁军的兵马小人轻轻放在帐篷包围之中。
他喃喃自语道:“然后全都被孟禅一口吞掉!”
接下来他的目光又移动到青羊关,此时关上仅剩一万老弱病残,几乎不用想,孟禅必定会扮成禁军模样诈开青羊关,然后就是一场屠杀。
“再接下来……”赵承手里拿着已经成为长庆军的禁军兵马小人,向上京移动。
“坏了!!”
如果真的让孟禅得逞,上京几乎不会设防,原本的九万长庆军加上收编后的禁军,加在一起只怕有十几万人,而投降的禁军俘虏必定是前锋,上京看到禁军凯旋,又怎么会不打开城门。
赵承不禁打了个寒噤,他可是就住在城门旁边,如果真的事情发展到那个地步,恐怕小命不保。
想到这里,赵承什么都顾不得了,将可以自由出入宫禁的腰牌往腰上一挂,立刻就往皇宫跑去。
幸好太子府距离皇宫并不远,没多长时间,赵承就赶到了皇宫门口,他向守门的侍卫亮出了腰牌:“我有急事要进宫!”
侍卫验了腰牌之后,立即放行。
他只跟太子去过一次养心殿,皇宫里面弯弯绕绕,现在根本想不起来养心殿怎么个走法了,于是随便抓了个太监,让他引着自己往养心殿而去。
此时朝会已散,太子照例在养心殿与陈帝商讨如何征讨桂州刺史傅元驹的事情。
就在这时,忽然听到殿外的太监禀报说,太子府书学博士赵承求见。
太子与陈帝互视一眼,太子笑道:“这赵承想必是看了战报之后,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意,前来向父皇道喜的。”
陈帝也呵呵笑起来,说道:“这小子还算机灵。”对太监说道:“让他进来。”
赵承一进殿,看见两人都喜笑颜开的样子,就知道坏了。
无论谁在兴头上,被人泼了一头冷水,都不会高兴,更何况是皇帝和太子,大陈朝最有权势的两个人物。
可是事已至此,犹如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赵承只好恭恭敬敬叩头,然后硬着头皮向两人说道:“陛下,殿下,还请恕罪,臣是来泼冷水的。”
“哦?”陈帝的脸立刻就沉了下来,被泼冷水当然不高兴。
太子却不动声色,站在一旁冷眼旁观。
赵承抬头看了看皇帝和太子两人,一咬牙心一横,为了自己的小命,也为了上京许多百姓,还是决定把自己的猜想和盘托出。
“臣以为,孟禅可能没死。”
“嗯。”陈帝的声音听不出喜怒。
赵承道:“臣觉得,有没有一种可能,回龙峪烧死的只是孟禅丢出来的替身,而真正的长庆军主力趁机撤回荣州布下埋伏,一旦禁军进入荣州,只怕就……”
陈帝刚想要训斥他,教训教训这个胡思乱想的小子,不料赵承继续说道:“这还不是最可怕的。”
“最可怕的是禁军被灭之后,长庆军会驱使投降的禁军诈开青羊关,甚至诈开上京城门……”
陈帝怒气勃然爆发,抓起身边的砚台就向地上摔去:“够了!”
“是不是还会诈开皇宫啊?到时候孟禅的刀架在朕的脖子上,你就满意了?”
赵承连忙说道:“臣不敢,臣没说。”
“你……”陈帝气得手指发抖。
太子急忙怒斥赵承:“还不快滚出去?陛下最怕气你不知道吗?”
赵承得了太子这句话,急忙退出了养心殿,拍拍胸口舒了口气,无论如何,示警这件事已经拼死做了,已经问心无愧,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收拾行李准备跑路了。
陈帝喝了两杯水之后,才算是把刚刚那股火压了下去,可他的目光却始终在沙盘上流连。
因为听了赵承的一番话之后,陈帝也是背后直冒冷风,若真的事态如此发展,大陈朝就算是彻底完了。
陈帝不敢赌,连千分之一的可能都不敢赌,所以即使他一边大骂赵承,一边还是忍不住要按照赵承所说的去布置。
“你去!把今天传来的战报演给朕看!”
因为有木雕的小配件,所以很容易把这些天的战况连续演示出来。
前些天的战况变化不大,太子就跳过了那些演示,直接来到了孟禅的长庆军攻破青羊关的那一刻。
看到青羊关上代表朝廷守军的小人被拿下,陈帝忽然发现,就从青羊关失守的那一刻开始,关外长庆军的动向,就再也不在视野之内了。
没错,接下来从青羊关出来,进入到回龙峪的“长庆军”的确未必就是长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