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招募文吏
不管两个更夫怎么想,赵承没功夫陪这两人闲聊,他得赶快去解决原石县面临的问题了。
首先还是粮食不够吃,因为人口数骤增近十倍,官仓中的存粮再度告罄,只能支持一个多月。
而海贸商船往返一次需月余时间,明显船队已经不够用了,需要再次购买船队。
船队的规模要扩大三倍,这样每十天就可以有一批粮食运到海岸,刚好可以应对粮食的消耗。
赵承觉得原石县极为需要内政官,人口一多起来,事情就多,光靠他自己已经有点忙不过来了。
太和十五年冬月的最后一天,摇摇欲坠的衙门口再次竖起了大旗:招文吏。
赵承相信这数万灾民之中,读书识字的应该不少,几千个可能没有,但是几百个应该没有问题。
许多人凑在旗下打听:“要功名么?我虽然读书识字,但是县试落榜了。”
还有的人说:“我在家里跟我爷爷学过写字行吗?”
在众人看来,要充任文吏,至少也要通过县试和府试,得是个贡生的身份才行。
然而原石县招收条件低得令人发指,不需要贡生身份,因为县令老爷也才是个贡生。
也不需要童生身份,只要识字就行,私塾里面学过的也都可以。
好的坏的,合格的不合格的,有真才实学的,也有来冒充读书人占便宜的,泥沙俱下,鱼目混杂,赵承一概来者不拒。
这就是所谓宽进严出,他没有时间去逐一甄别,而是把甄别的任务交给了时间,交给了具体的政务。
如果多次不能完成任务,无法独立完成任务,甚至被发现以欺骗的手段混进来的,那么面临的惩罚也将极为严重。
因为招收的条件够低,所以短短三天,就凑够了所需人数。
接下来赵承也不管他们能不能完成,直接就开始派发任务。
“愿意去跟船的主动站出来,否则就从第一位顺序往下排了。”
大家都不知道跟船是什么意思,不知道自己面临的是什么任务,有些不知所措。
赵承没办法说太细,只能大概讲一讲:“跟船就是玩水,古时候不是有一句话吗,叫游山玩水,这跟船当然就是玩水了,任务很简单,要写,要算,其他的看着办。”
这解释了跟没解释差不多,没什么两样,大概有十几个人站了出来。
“还有没有要跟船的?现在人数不够,至少要三十人,如果没有人主动站出来的话,本官就从头开始排了。”
于是又有十几个人站了出来,赵承大手一挥:“行了,就你们这些人了,都去跟船,每人管十艘船。”
“到了船上,就要把写写算算的工作承担起来,不管是贸易的还是生活相关的,都要有记录,凡事听船长的,行了,就这么办吧。”
他拿起桌上的一张单子:“下面是进山的,愿意进山的主动站出来……”
“哎呀,进山就是游山啦,刚刚不是有人去玩水了吗?古话说得好,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来来来,我看看咱们的仁者多不多。”
其中一个人大声问道:“县令大人,这进山是不是就是采矿啊?”
赵承把眼一翻:“进山当然包括采矿,但却又不只是采矿,还包括探查,勘测。山中有何出产,山有多高,形势如何,都在工作的范围之内。”
“这次的人数跟刚才差不多,也要三十人左右,如果没人站出来,我就从头排了。”
刚刚是跟船出海,这次是进山下矿,后面还不知道有什么工作,也许更好,也许更差。
如果更好那还好说,可以再等一等,如果更差的话,还不如进山了。
在一番短暂的犹豫挣扎之后,陆陆续续站出来三十多个。
赵承也不细数,一挥手:“先下矿,把每日矿产的产量查清楚,凡事听矿长的,每人管一个矿洞。”
这三十多人心中哀叹,果然是下矿洞。
赵承对着手里的纸单继续安排部署人手。
有专管城内规划建筑的,包括房子和路;还有专管工具和武器制造的;日益增多的民团执勤也需要增派人手管理,城东新搭建起来的义学更是需要教员。
直到所有的任务全都分派完,眼前还剩下十来个人。
“你们都跟着郑先生吧,他现在十分缺帮手,前面的任务旦有人退出,你们就立即补上。”
分派完任务,赵承就来到了义学,想看看目前教学进度怎么样了。
李巧儿不在,温碧萱刚刚上完课出来。
“郎君,你怎么来了?”
“哦,我是来看看现在义学的教学进度怎么样了。巧儿呢?”
温碧萱眼中闪过一丝慌乱,摇了摇头:“巧儿姐姐上午结束教学之后就离开了,我也不知道她去了哪里。”
赵承没想太多,只是单纯的以为李巧儿可能回家去了。
本来他想了解教学进度情况,综合李巧儿和温碧萱两个人的意见最好,既然李巧儿不在,那问温碧萱也是一样。
“最近义学里的情况怎么样?学生们掌握的快不快?如果要加快进度的话,能不能跟得上?”
温碧萱跟着赵承沿着街道漫步,一边轻声细语的说道:“学生们学得很快,原本预计三个月的课程,现在就已经快要教完了,如果这样下去,也许用不上两年,学生们就可以结业了。”
“至于课程掌握嘛……嘻嘻,我可要卖个关子了。”
赵承十分配合地说道:“好萱儿,快说快说。”
温碧萱问道:“那你奖励我什么?”
“嗯,烤鱼土豆怎么样?”赵承故意逗她。
“哎呀,讨厌啦……”粉拳如同雨点一样落在赵承的肩上。
义学将要举行一次辩论大会,起因是两个学生因为物理课程的描述争执不下,而这种情况在其他学科中也多有发生。
究其原因,还是新的知识体系对旧有知识体系形成了冲击,当新旧两种说法都各有信众并坚定不移的支持时,这种争论自然就产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