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阅读上一章

第232章急行军

  

  那个将领嘿嘿笑道:“咱不是不懂么……”

孟禅嘴角勾出一丝笑意:“诈开上京是不可能了,但是兵贵神速。”

“这一次我等取得了大胜,从这里到上京应该再没有兵力驻守了,神策军就算把腿跑断,也到不了上京。”

“所以……”

孟禅在地图上重重一敲:“传我将令,从今天开始,向上京方向急行军,辎重随后。”

这个决定是十分冒险的。

急行军,如果是顶盔贯甲,根本不可能,也急行不了。

一旦要急行军,就是去掉了辎重的。

士兵行军时一般不穿盔甲,这也是战场上偷袭战术屡屡发挥奇效的原因,遭遇突袭时,没有身着甲胄的军队往往面临着衣甲齐备的敌军单方面屠杀,结果自然是大败亏输。

更何况急行军,原本的弓箭兵可能只背一把弓,带一个箭壶,最多十五支箭。

而刀盾兵可能连盾都不带了,只带一把刀。

长矛兵干脆就只带枪头,一旦需要的时候,后方辎重车运到,把矛杆装在矛头上,就成为一支长矛了。

如果遇到紧急情况,只好随便找根木棍代替矛杆。

但这也仅仅是指能够反应过来的紧急情况,如果敌军突袭,根本就不给你寻找矛杆的时间,剩下的矛头比起匕首还要不如,几乎等于丧失了战斗力。

但也唯有抛弃辎重,才能轻装前进,连夜奔袭,以出其不意的速度到达上京,给予那个龙廷中的皇帝以致命一击。

这就是孟禅冒险的原因,隐忍十几年,一旦功成,则可改天换地,焉能令他不动心?

急行军虽快,但由于缺少武器和盔甲,所以如何防备敌军的偷袭,就十分考验将领的能力。

通过游骑、侦骑等散布四方,从而来侦察敌情是否有埋伏则成为防范了偷袭的主要手段。

“是!”

“谨遵大将军令!”

一众将领却没觉得有什么冒险,反而还觉得孟禅打得实在是太过稳妥、保守了一些。

如果换了他们,早就忍不住围困上京,甚至冒充禁军诈城门了。

孟禅这边开始了急行军,也就意味着军队将会放弃扎营,抛弃辎重,日夜兼程,可一旦遇袭,几乎没有还手之力。

更重要的是,急行军往往会造成队伍脱节,前军、中军、后军,因为速度不一致,往往在急行军时,会造成前军与中军后军的距离过远,一旦遇袭则救援不及。

但是所有人都忽略了十五年前曾经建功的女真和高丽二族,因为即便在十五年后的今天,朝堂上也见不到一个女真人。

即便知道上京附近还有女真族和高丽族居住,也只当作是普通百姓,仓促下难以成军。

其实这不怪孟禅和几位将领粗心大意,实在是他们平时没有去主动了解女真族和高丽族的作战制度。

汉人因为农耕的原因,只有在募兵制之下的士兵,在临战时才有战力,盖因平时的训练,如耐力、队列、阵形,闻金则退,闻鼓则进。

这些战场上的规矩,是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的。

但是以部落形式生活的女真族和高丽族则不同,或者说,凡是以游牧、渔猎为主的部落,他们与汉人都不同。

他们的孩子,从小就在训练如何骑马,如何打猎,同伴之间如何配合,如何策应,全是在马上的功夫。

而汉人步兵居多,靠的都是攻城守城,即使两军接阵,也都是以步卒冲杀为主。

两条腿遇上四条腿,得打成什么样才能不输?

所以孟禅和他的将领们都没有想到,这些以部落形式生活的女真和高丽,一旦调动起来,男女老少齐上阵,差不多全民皆兵,因为多为骑射,所以对个人的体力要求并不高,对甲胄的要求也不高,对武器的需求更不多。

成军速度快,兵械容易搞到,多半为皮甲,那些渔猎之家差不多都有自己鞣制的皮甲。

所以一股在孟禅意料之外的力量,此时已经在上京附近的宁寿原集结,人数几乎已达八万。

八万对十万,再加上这八万大多数是骑兵,对上轻装简从,连夜急奔的急行军,不用想,绝对是一场不对等的屠杀。

太子把青半关的沙盘搬到了宁寿原的大营,这里已经成了两族聚集之地。

太子自己本身算一个最大的部落,因为有五万左右府兵,是吃朝廷粮饷的,所以这五万兵马属于太子的私产,不算女真族和高丽族重新凑出来的。

除了这五万之外,另外的三万三是真真正正的猛克谋安制,也就是部落制,一个部落男女老少齐上阵,只听自己族长的。

这有点类似于联军,太子就是中央统帅,手下是各国联军,受他指挥但不属于他,而是属于各自的部落。

又因为太子的实力在各部落中最为强大,所以中央统帅的地位稳固无比。

他命人举着蜡烛,专注的看着眼前的沙盘,猜测孟禅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是缓缓进兵,还是迅速冲击上京。

女真和高丽族人看到这精致的沙盘,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们难以相信怎么会制作出如此逼真的地形和地势来。

看着沙盘就如同在高空俯瞰真实的世界,因此他们将沙盘称为“海东青的眼睛”,意思是看着沙盘就像是通过鹰眼去看大地一样,纤毫毕现。

考虑了许久,太子才做出了决定:“孟禅一生谨慎,绝对不会弄险。”

“所以这一次冲击上京,他必定会步步为营,现在他的主力,应该在青羊关一带。”

“一旦遇到袭击,打乱前军的情况下,孟禅也许会顺着烧过山火的回龙峪或者绕道镜湖逃走。”

“也就是说,我们还有时间做准备!”

一个高丽将领对太子的布置颇为不耐,他觉得这个年轻的大汗实在是太过懦弱和胆小了。打仗就是要出其不意,要快到对方反应不过来。

如果慢腾腾的布置,慢腾腾的准备,再慢腾腾的开战,那么高丽族和女真族骑马的速度优势就会被抹杀掉,反而成了累赘。

第232章急行军

你刚刚阅读到这里

返回
加入书架

返回首页

书籍详情 返回我的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