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沙盘组件
赵承这两个字在李巧儿的心里掀起了轩然大波。
在她短短十五岁的生活经历中,为数不多的快乐日子都与这个男人有关,她现在心底藏了许多她这个年纪无法承受的心事和巨大压力,还没有把她压垮,也是靠着这个名字支撑。
她不知道丫鬟口中提到的这个“赵承”,到底是不是她的郎君,不过她有一种现在就去看的冲动。
“还真是有趣,这个人实在是太冤枉了。”李巧儿表现出了对此事感兴趣的样子,盼着丫鬟能多说一些。
丫鬟说道:“可不是嘛,我听人说,一旦犯了罪入狱,就不能再参加科举考试了,这位贡生也真是倒霉,来上京走亲访友,结果却被抓进了诏狱,真是不如不来了。”
李巧儿轻声问道:“那后来呢?这个人出狱之后又去了哪里?”问出这句话之后,她都能感受到自己的心在激烈的跳动。
丫鬟摇了摇头说道:“这就没有打听了,不过小姐喜欢听,奴婢下次再出去的时候,一定好生打听一番。”
“嗯”李巧儿应了一声,放下花锄说道:“这些日子辛苦你了,为我讲这些事情解闷,等会你去管家那里领十两银子,这些日子你在外面打听这些事情,也不可能不花钱。”
丫鬟欢喜的答应了一声,十两银子几乎顶得上她两个月的例钱,心下决定再出去一定要好好打听一下那个赵承的事情,只要哄得小姐开心了,还能少了自己的银子吗?
李巧儿目送着丫鬟的身影消失在花厅门口,低声自语道:“赵承?郎君是你吗?”
如果丫鬟口中讲的这个倒霉士子真的是赵承的话,李巧儿发誓无论付出多大代价,也要为他恢复功名。
太子府中,赵承正在悠然自得的喂鱼,花园里有一方池塘,种满了荷花,花池中有鱼儿每天游来游去。
因为赵承的工作十分轻松,太子回府就陪在太子身边等候询问,太子不回府他就比较自由了,花园里他可以随意做什么不受约束。
他每天从家里到太子府,这一路上遇到有天然的水沟,里面有许多红虫,是鱼儿十分爱吃的一种蚊子幼虫。
他就顺手捞了一些,带到太子府里喂鱼。
池塘里有不少鲤鱼,个头很大,赵承把最大的几条分别起了名字,大花,二红,青背,乌头等等。
看到这些鱼儿长得很好很壮,他就很开心,决定无论是哪一条,谁先长到二尺长,就先吃谁。
吃的方式都想好了,就做烤鱼。把鱼儿洗净去鳞脏,然后葱姜料腌制,最后刷油用炭火去烤,香喷喷。
想到烤鱼的味道,赵承就更加心热了:“大花大花,你多吃点,我看好你哟。”
太子已经有些日子没有回府了,想来定是政务繁忙,赵承却乐得清闲。
撒了一些红虫之后,赵承就继续自己的“课外作业”。
自从他在城门口租了房子之后,在合租的那位木匠王有发手里要了一些废弃的木料,这些木料在木匠那里用不上了,都是边角余料,赵承刚好可以用来练习雕刻手艺。
他就随意坐在池塘边,看着大花二红争吃鱼食,他就用一柄刻刀慢慢在那里雕刻木头。
关于雕刻的手法他也请教过合租的伙伴王有发,学到了一个大概,再详细的王有发也做不来,毕竟他只是木匠不是雕刻家。
然后赵承就自己琢磨,比如想要雕一个楼阁,就像画素描一样先打好草稿,先一个长宽高都合适的木料,然后区分出屋顶和房基,再仔细雕琢。
开始时他雕出来的东西都是歪歪扭扭丑陋不堪,可随着一件件废品雕出来,他的水平进步也是非常快,只用了一天时间,他就雕出了人物、楼阁、拱桥等几种小物件,全都唯妙唯肖。
第二天,赵承依然是早晨从家里出发,带上王有发的木头废料,先在路边的水沟里捞点红虫,到了太子府之后,确认太子又没回来,便开始喂鱼,之后就坐在池塘边雕刻。
这一次他雕出来的是一个拿着长矛的小兵,小兵下脚下还留着一根长长的签子,他随手将小兵插在地上,就十分稳固。
看着这个木雕的小兵手执长矛,身子微微前倾,神态紧张,似乎是一个新兵,赵承的兴致大发,准备雕刻一系列的兵种,比如刀盾兵,弓兵和骑兵等等。
想到就做,反正他也没有什么事情,朝廷闹得再凶跟他也没有关系。
直到吃午饭的时候,侍卫来喊他吃饭,他已经雕出了刀盾兵和弓兵,骑兵比较复杂,马匹不太好雕刻。
他把这些东西收起来,暂时装在一个布袋里,就放在树下,随侍卫去吃饭了。
太子乘着舆车回到了府中,刚刚开罢朝会,被一群大臣吵得脑仁子疼,因为人手不足,火速提拔了几十位新官,但这些官员骤然接任,许多政务还摸不清头脑,还有的因为事务过于繁忙,实在应付不来,已经准备辞官了。
回到府中,太子无心吃饭,吩咐其他人不许打扰,自己则来到池塘边散心。
大花二红几条鲤鱼看到有人走近,以为又是来投食的,纷纷游到池塘边,来回游动。
太子看着池中的鱼儿如此活跃,胸中的郁结稍解,最近一段时间他满脑子政务,也只有回到府中,才能稍微得到放松。
他正要让侍卫去叫赵承,想再咨询一些政务上的问题,忽然看到树下放着一个布袋,不知是什么东西,便命令侍卫打开。
于是赵承这些天雕刻的东西就呈现在了太子眼前。
“禀殿下,是用木头雕刻的一些小物件。”侍卫说道。
太子接过布袋看了一下,只见里面除了木头碎屑,还有些大小不一的木头块,看样子显然都是废料。
除了这些,就是雕出来的兵人,这些小兵个个栩栩如生,还有石拱桥,小木屋等物件,也都很精巧。
“这是谁放在这里的?”太子好奇的问道。
侍卫回禀道:“殿下,这些东西应该是赵博士的,属下看到他一上午都坐在这里鼓捣着什么东西,想必就是这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