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说服自己
尽管汤和平不理解,还是按捺下了心中的疑问,毕竟他知道自己面对的这个女子,是鲁王后裔,唯一的血脉。
“郡主,白阁老和白公子都在桂州翘首以盼,如今越州也有意响应。”
李巧儿再也压抑不住心中的烦闷:“你们害的人难道还不够吗?”
汤和平尽管知道自己的身份无法与李巧儿相比,可还是忍不住反问道:“请问郡主,你觉得哪些人是我们害的?”
李巧儿伸手向树林外一指:“如今荣州荒野上尸骨累累,你看不见吗?”
“我初到荣州时,百姓们的惨状简直苦不堪言,难道不是你们害的?”
汤和平听了这话,再也忍不住了:“郡主,这跟白公子有关系还是跟傅大人有关系?”
“没错,孟大人的长庆军在荣州驻扎时,的确征调了不少钱粮,但孟大人兵败之后,荣州已经落回到朝廷的手中,刺史施洪景、各县县令,哪个不是朝廷的人?”
“试问郡主,难道荣州有灾,不该赈济吗?你看看朝廷做了什么?”
“封锁青羊关!”
“百姓想要逃离都不可能,直到今天,青羊关还锁着,且问这些账怎么能算到白公子的头上?”
汤和平一旦开了口,就滔滔不绝,反正已经顶撞了,也不再乎多顶撞一句两句的。
“就算朝廷不赈济,刺史府难道不能开仓放粮?郡主可知道,各县官吏都囤积了多少米粮吗?”
李巧儿被汤和平问得说不出话来。
的确,她单纯的以为,朝廷的官大部分都像赵承一样,一心扑在民生上,没有半点私心。
而且她也的确没有那些信息渠道去了解事情的真相,就算在相府居住的时候,接触到的也多是朝廷高官,对于民间的事情,往往只提出美好的设想和理论,至于这里面有多少私心,有能起多大效果,并不清楚。
所以她才一厢情愿的以为,当前荣州的惨状都是孟禅造成的,是白东江和白镜韬执意造反才造成的。
平时赵承根本不会跟她谈论这些,也只有今天这种场合下,汤和平一怒之下脱口而出,她才会仔细思考,到底问题出在哪里。
“可如果不是孟禅起兵,朝廷又怎么会封锁青羊关?”李巧儿还在强辩。
可是话一出口,连她自己也觉得这种问题根本站不住脚。如今孟禅早已不在荣州了,朝廷却仍未解封,的确是做得不对。
汤和平并没有直接否定,而是说道:“郡主请想,荣州百姓就算心向孟大人,有心追随,朝廷也不该如此做。”
“毕竟只要百姓还在劳作生活,还在这片土地上耕种,就应是大陈的子民,理应受到朝廷的保护才对。”
“岂有防民如防贼的道理?”
李巧儿沉默不语,她的内心里也认为汤和平说得对,岂有防民如防贼的道理。
汤和平见到李巧儿似有意动,便不再多说,留给她一段时间慢慢思索,告退离开了树林,去矿场里做工去了。
李巧儿则失魂落魄的往回走,她不愿相信汤和平的话,可是事实摆在眼前,又不得不相信。
从小她心里打下的忠君爱国的思想被汤和平的一番言语动摇,渐渐有了崩溃的迹象。
何况她本非普通人,她的生父就是造反的鲁王,在亲情上,她也更愿意相信她的父亲当时的选择是没有错的。
可毕竟她才十几岁,许多事情她需要自己来说服自己。
另一边汤和平去了矿场,跟着矿工们挥汗如雨的挖矿,一块又一块矿石被凿下来,装进车里再运送出去。
汤和平一边干活,一边心里泛起了疑虑。
白镜韬培养这些儒兵的时候,除了向这些儒兵灌输“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之外,还多次吹捧鲁王遗策,把鲁王留下来的继续造反的小招术吹得天上少有,地上难寻。
更是把鲁王吹成了堪比诸葛孔明一般的人物,就连鲁王之女,也吹捧得天生圣人一样。什么自幼聪明,稍长即能熟读经史等等。
在义学里汤和平初次接触,看向李巧儿的眼神的确还带着光环,觉得这位真是奇才一般的人物。
但是直到今天接触之后,他才觉得,鲁王之女似乎也不过如此。
赵承很晚才回到家,到家之后,发现李巧儿的状态明显有些不对劲。
“巧儿,你一定是有事情瞒着我!快说,到底是怎么回事?”
温碧萱在一旁边忙打圆场说道:“郎君,巧儿姐姐今天也许是累了,你就让她好好休息一下吧,只要休息好了,应该就没有问题了。”
温碧萱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她分明看到李巧儿跟着汤和平鬼鬼祟祟的去了学校旁边的小树林,至于去做了什么,她不知道,反正她不相信这两个人就是单纯去说话的。
说话在哪里不能说?要去别人看不见的小树林里说话?
但是温碧萱还心存着一丝希望,觉得李巧儿去那里未必是有什么荒唐事,也许只是自己误会了,的确有不宜让别人知道的事情也未可知。
所以赵承去义学里找李巧儿的时候,温碧萱并没有说。
现在李巧儿一副失魂落魄的样子,更不像是做了什么羞人的坏事,倒像是被人威胁了一般,搞得温碧萱也紧张了起来。
“巧儿姐姐,你没事吧?”
李巧儿看了赵承一眼,咬着嘴唇思考了好久,才下定决定问道:“郎君,巧儿有一事相询,请郎君据实相告,千万莫要哄骗巧儿。”
赵承一皱眉,觉得今天李巧儿怎么变得有点神经兮兮的。
不过他也没有多想,便说道:“行啊,巧儿有什么事情只管问便是。”
李巧儿鼓起勇气,小心翼翼的问道:“如今荣州惨象,是不是青羊关闭锁造成的?”
赵承很奇怪,这还用问吗?
“当然了,如果青羊关打开,百姓们自然可以去关内讨吃喝,怎么也不至于在这里人吃人。”
李巧儿又问道:“那刺史府何不开仓放粮?”
赵承哈哈一笑:“那些粮都被他们卖给米行换成了金银带走了,开仓放什么呀?什么也没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