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阅读上一章

第268章罗京的出海口

  

  “这好办,你们可以随我一起去县里,县衙附近有许多代写状子的先生,你们随便请一个由他做中人即可。”

众人都觉得这个法子可以,于是便询问什么时候开工。

赵承带来的粮食并不多,日常吃用足够了,但做为工钱支付则不足。

目前荣州缺粮的主要原因,就是荣州的地形像一个大口袋,四周除了山就是海,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孟禅才要突破青羊关,否则就会被困死在荣州里面。

而因为荣州战乱的原因,没有人愿意往荣州贩卖粮食,兵荒马乱的极容易折本。

荣州本地的粮商因为打仗的原因也出不去,只能在荣州里死守,所以荣州的粮价才一涨再涨。

要解决根本问题,就要有大批的粮食输入进来,赵承从开始上任,就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从关里往荣州运,最近的购粮之处就是上京,但是上京的粮商已经知道荣州粮价飚升,也开始涨价,也许只有等到漕运的秋粮抵达,上京的粮价才会落下。

可是到了那个时候,荣州只怕已经饿死一大半了。所以这个问题很难解决,赵承想了一路,最终还是决定先从上京购入一批粮食。

但最终的解决手段还是要靠自己,他仔细看过了荣州的地图,从原石县向东穿过甘善县,通过渤海遗民控制的一小块地区,就会进入鲸海,沿鲸海湾向北,是玄阙州,自鲸海向东横越鲸海,就是委奴国。

这两个地方,玄阙州未必能买到粮食,但可以做为去往流鬼国,甚至夜叉国的中转站。委奴国应该可以买得到粮食,而且最重要的是,委奴国既多银又多铜。如果能够开辟一条海路,对于原石县的发展,包括整个荣州的发展,都极为有利。

在唐朝时,对外就已经形成了七条主要的贸易线路,一是自营州入安东道,二是由登州入渤海道,三是夏州入云中道,四是中受降城入回鹘道,五是安西入西域道,六是安南入天竺道,七是广州入海夷道。

其中营州入安东道、登州入渤海道、广州入海夷道这三条都是极为重要的海贸路线。

隋唐时镇抚东北,营州就是极为重要的战略要地,隋、唐征高丽,陆路之师必经营州,并在营州积草贮粮。

在营州之乱后,黑水靺鞨在野鹿江上游建立渤海国,随之营州与安东通道的渐次废止。

直到陈太祖征服了渤海国,将此地纳入到了大陈版图之中,营州才又再度成为中原腹地连通上京的重要通道之一。

但是因为唐朝末期的战乱,营州入安东道这条贸易路线已经废止,只剩下登州入渤海道还偶有连通。

而赵承这条甘善县入鲸海的航线,还从来没有人打通过。

受到鲸海洋流的影响,从甘善县出海,洋流会自动把海船带向玄阙州方向,但要返回的时候则是逆流。由于距离足够近,往返于玄阙州的野猪河只需要十来天的时间。

如果横渡鲸海到达委奴国的古贺,往返则需要一个月的时间。

唯一的问题是,玄阙州地广人稀,那里几乎没有人,实在是因为冬季太冷了,根本难以久居。

大部分原本位于渤海国的女真和高丽人,被陈太祖击败之后,宁愿选择东渡前往海中诸岛,也没有留在玄阙州。

在委奴国北部的诸岛即为莫设靺鞨所有,莫设靺鞨再向北,则为流鬼国。

玄阙州虽然是大陈的领土,但朝廷的实际控制能力只能到达荣州,再向北已经无人居住,夏季全是沼泽,泥泞不堪,冬季则寒冷异常,天寒地冻。

另外就是由于海路荒废已久,靠着小船未必能经得起海上的风浪。

赵承觉得要解决荣州如今的粮食困境,靠朝廷的支援显然不太现实,而且米行粮商个个奸似鬼,粮价每天都在不停上涨。

现在已经是八月中旬,如果开辟这条海路,无论是前往莫设靺鞨还是委奴国,或者更北边的流国鬼,都能购买到粮食。

贸易线路一旦开通,对于原石县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赵承对这些农人说道:“各位乡亲们,咱们今天就要开工,而且是越快越好,不过我可是要先问一下,各位有没有懂得造船的?”

原石县本就有三条大河,许多农人都有小船,造船自然不在话下。

但是赵承需要的可不是这种河流中的小船,而是能够渡海的大船。

“乡亲们,我要造的可不是在咱们的河流中行驶的小船,而是能够入海的大船!”

“赵老爷可是要造捕渔船?”人群中一个汉子问道。

赵承眼前一亮,对那个汉子说道:“你懂得造海船吗?”

那个汉子答道:“如果赵老爷是想要造捕渔船,我恰好知道一个人,他本是甘善县人,自幼就随渤海国人造船,不过都是捕渔船。”

“还有海船要在水里造,要去往海边的话,那边被渤海人控制,根本过不去啊!”

陈太祖平定渤海国后,大多数女真和高丽人臣服,成为了大陈的子民,但是还有少数渤海国遗民,不肯归顺,这些人就留守在甘善县以东的地方,守着海岸线。

而大陈朝廷并不太重视这个出海口,认为是穷困之地,除了沿海打渔并没有什么可取之处,便没有驱赶这些渤海遗民。

这些渤海遗民在此处筑了一座小城,称为罗京。不管是造船还是开辟航线,都要罗京人同意才行。

罗京的渤海遗民虽然少,不足千人,但与东边群岛上的莫设靺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即使是孟禅掌控荣州期间,也没有推平这座小城。

赵承想要出海,也绕不过这些渤海遗民,不过他觉得这件事情并不难,重要的还是解决运输船只的问题。

“捕渔船也能远航吗?”他不知道现在这些捕渔船有多大,装载能力和抗风浪能力一概不知。

那个汉子说道:“远不远不知道,但是他们曾经乘着这种渔船去过野猪河。”

第268章罗京的出海口

你刚刚阅读到这里

返回
加入书架

返回首页

书籍详情 返回我的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