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阅读上一章

第171章风雨欲来

  

  陈帝透过兜帽的边缘看了夏英一眼,说道:“昨天摇了一卦乾为天,今天特来解卦。”说着把一个装着铜钱的竹筒放在了桌上。

夏英立刻明白这是陛下到了,大礼参拜道:“臣夏英参见陛下。”

陈帝点了点头:“起来吧,最近那边可有动静?”

夏英连忙说道:“臣每天都去蚕庄那边收取消息,但由于燕云那边距离太远,情报传递的不是很及时,所以现在还没有更新的消息。”

陈帝点了点头:“朕记得你回来的时候,受了很严重的伤,险些死掉。”

夏英点头道:“没错,臣数次遇袭,有一次极为严重,差点死掉,不过幸运的遇到了好心人为我治伤,这才得以恢复。”

“那你还记得是什么人伤了你吗?他们又有什么目的?”陈帝问道。

夏英回忆道:“当初臣经过燕州,查探到了沛地有极为重要的线索,就穿过榆林府,往沛地而去,就在清河县附近的路上,遭遇了一些黑衣人的袭杀。”

“那些黑衣人显然都经过长期训练,出手便是杀招,三两人一组配合,看样子更像是军中的手段。”

夏英想起死里逃生的那段日子,仍然有些不寒而栗。

陈帝又问道:“你伤得那么重,必然要找一家医馆疗伤,那些人为何没有循踪追杀?”

夏英说道:“臣遇到的好心人并非医生,而是一名士子,只是恰好懂些医术,又有不同世俗的绝妙手段,这才把臣救了回来。”

“哦?不同于世俗的手段?”陈帝有些疑惑。

对于夏英的话,他并非不信,而是实在不愿相信。

夏英从沛地带回来的消息表明,大学士白东江之子白镜韬,还有孟禅的孙子孟致远都参与了某个计划。

孟禅和白神符都是他极为信任的臣子,而这两位臣子也的确为大陈立下了汗马功劳,可陈帝万万没有想到,这二人的后代,居然会是鲁王遗策的执行人之一。

这让陈帝异常震怒,白家和孟家世受国恩,不但不思报效,居然还在执行鲁王遗策,这如何能不让陈帝疯狂?

对于夏英带回来的这个结果,起初陈帝是不愿相信的,可是后来随着更多信息的返回,似乎从侧面印证了,那个白镜韬似乎真的不是什么省油的灯。

原本陈帝对于这件事情,是有着十足的把握进行处理的。

可是自从他意外病倒之后,就开始有些忐忑不安起来。他猜想如果继续这样病下去,白东江会不会真的造反。

而且他卧床之后,对于处理白家和孟家,已经没有十足把握了。

在这种十分关键和重要的节点,陈帝必须亲自确认,再三确认,白孟二家真的有问题,而不是情报人员的错误。

正是因为这样,才有了今天的掖庭局一行。

夏英沛地之行,一切都很合理,带回来的消息似乎也能跟其他渠道反馈回来的信息侧面印证。

唯一令陈帝有些不解的就是夏英的伤势了,陈帝也是上过战场的人,当然知道在劫杀中受到如此严重的伤后,想要治好绝非是那么容易的。

可她不但痊愈了,而且没有在医馆治疗,这才躲过了对方对她的搜捕。

所以对于这位能够把夏英从濒死状态拉回来的人,有了一点兴趣。

夏英点头道:“没错,而且今天我还见到了他。”

陈帝眯起一只眼睛:“你在哪里见到他了?”

夏英如实禀报道:“在城南供信使行走的驿馆,我看到他站在院子里,还跟他打了招呼。”

“不过臣只是以掖庭令的身份跟他讲了两句话,他并不知道臣在占卜处的身份。”

陈帝点了点头:“他叫什么名字?”

“赵承。”

陈帝缓缓站起身:“燕云那边有了消息,第一时间通知朕。”

夏英连忙跪拜:“恭送陛下。”

直到陈帝离开,夏英还处于紧张之中,这位皇帝可不是好糊弄的人,也不是一位仁慈之君。

从他登基之初,就置身于叛乱之中,三王甚至已经占据了半壁江山,如此劣势之下,仍能平定动乱,可见其心性手腕。

对于朝廷重臣尚且不信任,专门设立了占卜处秘谍刺探,更何况夏英这些办事人员呢,所以夏英一点都不敢隐瞒,更不敢说谎。

这位陛下据说已经病染沉疴卧床不起,现在看来不还是好好的吗,看来这上京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掀起一场腥风血雨,不知有多少人头要落地。

回到养心殿后,陈帝唤来张千用:“避开他人耳目,密传戚星河。”

上京,白府。

白东江最近已经隐隐有超越左右丞相,成为朝中第一人的迹象。

内阁大学士是大陈太祖创立,目的是为了限制权力日渐集中的左右丞相。

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中,三省分别是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简称“三省”。

中书相当于秘书处,门下相当于审核处,尚书等于行动处。

一封奏折送到皇帝的案头,皇帝的意见会交给中书,由他们起草应对方案,门下对此方案进行审核,在唐朝时甚至可以驳回皇帝的意见。

如果通过的话,将此旨发给尚书省去执行,尚书省统率六部,归哪个口就交给哪个口去办。

而中书、门下和尚书三省的长官分别叫做中书令、侍中、尚书左右仆射,担任这些官职的官员全都是宰相。

所以到了大陈朝,陈太祖组建了内阁,以内阁大学士统率门下省,以左右丞相统率尚书省六部,而皇帝本人则代替了中书省,虽然仍有中书省,但职仅已经被大大的削弱。

实际上这相当于分薄了相权,并且把内阁大学士引入其中,形成制衡。

但是自从陈帝病倒之后,太子监国,白东江所提意见,屡屡被太子采纳,其风头已经隐隐超过了陈帝在位时的右相林若权。

六部之中不少官员都属白东江一系,以至于朝中大臣私下里都说白阁老权倾天下。

此时入夜,白府挂上了样式精美的宫灯,园中被照得恍如白昼,丝竹之声不绝,仆役侍女奔走其中。

白东江正在招待一位稀客——左相李有道。

第171章风雨欲来

你刚刚阅读到这里

返回
加入书架

返回首页

书籍详情 返回我的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