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阅读上一章

第154章县令召见

  

  阳光从窗子透进来,可以看到清水河上泛起粼粼清波,画舫游船一如既往的在河上巡游,但远处的山上冒起的黑烟就不那么好看了。

张大顺兴奋的扶着窗户站着,哈哈大笑道:“本来以为老头子这回一命呜呼了,没想到还是赵承这孩子把我给救回来了!”

“必须庆祝,必须好好庆祝!”

赵承站在一旁看着兴奋异常的张大顺,怀疑是不是自己的手术没有做好,导致老先生脑子里的哪一块区域受到了影响,怎么看起来有点太过于兴奋了呢。

受伤之前的张大顺,虽然也爱说爱笑,但那是生意人的应酬,不得不为罢了。

现在这个状态让赵承看了都有点害怕,开窗子看着远处的风景哈哈大笑,回到床上也是哈哈大笑,见到赵承更是哈哈大笑。

如果不是对话都正常,赵承真的以为张大顺有点精神异常了。

“张老,你现在虽然能走动了,但是还得多休息,不能劳累,才能恢复得快一些。”

“知道了,知道了,你快去郑玉诚那里,就说明天一起去钓鱼!”

赵承连忙阻止,开什么玩笑,刚刚能扶着窗户站一会儿,就打算去钓鱼了?这可绝对不行,万一有个什么闪失该如何是好。

“钓鱼还是算了,最多郑老钓回来,让厨娘煮给你尝尝。”

张大顺的精神虽然亢奋了一些,但是状态很好,这让赵承内心的愧疚减轻了一些,毕竟张大顺是因为去寻他而受伤。

回春堂的谢大夫仍然是每天登门拜访,亲自诊脉,还给张大顺推拿按摩,谢大夫的态度摆得很端正,就是来学习的。

眼看着张大顺的状态一天比一天好,谢大夫连连称奇之后,就更想要从赵承这里学点什么。

赵承其实没有什么可教的,治好张大顺也只是尽力而为罢了。

真正论起医术来,自然是比不过这位谢大夫的,如果说真的有什么能教的,也就是些微观上的东西。

谢大夫累得一身是汗,连茶也不肯喝一口,背着药箱告辞,赵承送他到门口。

“其实很多东西,只是我们用眼睛直接看不到罢了。”

赵承斟酌着说道:“一颗水果烂了,跟人生病是一样的,你看到果皮上有指甲大的霉斑,便知道这水果是发霉了。”

谢大夫一听赵承说的这些,自然明白是在“点拨”自己,顿时欣喜若狂,脚步立刻放得极慢,想要多听一些。

赵承知道谢大夫的心思,也不好点破,索性就多讲两句。

“对于一个人来说,这块霉斑是疥癣之疾,不必在意,因为在表皮,又太小了。”

“可是放在一颗柑桔身上,这块霉斑就大得不得了,已经危及它的生命了。”

谢大夫若有所悟,可又不知灵感在哪里,总觉得自己隐隐约约明白了什么,可偏偏抓不住头绪。

赵承说道:“许多毒物非常厉害,甚至比那块霉斑还不起眼,但是毒性却极为强烈,能够夺人性命。”

“它们聚在一起的时候,勉强能用眼睛看到,若是分散成无数个体,咱们就瞧不见了。”

谢大夫恍然大悟:“就像柑桔上的霉斑,聚在一起时知道它发霉了,可若是散去,与尘土飞扬,自然是看不到了,但落到别的桔子上,仍能让桔子腐烂。”

赵承笑道:“果然是谢神医,一点就透,正是这个道理,人就像是桔子一样,许多让人生病的东西都是眼睛看不见的,从病人身上飞出来,又落到健康人的身上。”

谢大夫兴奋的向赵承深施一礼:“赵公子学究天人,却从不藏私,让在下佩服之至!”

赵承连忙还礼道:“不敢不敢,过奖了,互相交流嘛,跟谢大夫一起,我也学了很多。”

这个倒是实话,在张大顺病倒的这些天里,每天谢大夫都来针灸推拿,赵承遇到感兴趣的问题就会随口发问,谢大夫也从不隐瞒,反而非常细致的讲解,还很客气的询问赵承的意见。

两人又寒喧了几句,这才各自分开。赵承正琢磨着去哪里打一副轮椅,忽然看到一个衙役匆匆奔来。

“敢问是不是赵承赵老爷?”

由于赵承已经通过府试,获得了贡生的身份,跟平民已经有了区别,所以衙役尊称一声老爷。

赵承点了点头:“没错是我。”

衙役又恭恭敬敬的唱了个喏:“赵老爷,县令大人有令,请赵老爷去县衙一晤。”

“潘县令?”赵承这些日子一直忙于张大顺的病情,对其他的事情关注不多。

除了山火之外,只听过街坊传言,榆林府的一位将军和上千的兵卒都死在了这场山火之中。

也有的人说,是榆林府的官兵来剿匪,结果双方在山火中同归于尽。

想来这件事应该跟潘县令脱不了干系,毕竟是在清河县的地头上。

而且剿匪,莫非就是指平顶山?

跟着衙役去了县衙,走到县衙的门口,赵承想起他带着周如霜来县衙告状,结果却被一个官老爷模样的人轰出去的事情。

当时他不知道这个人是谁,后来才知道那个人是主簿,叫做何冽。

可以说赵承发誓要踏足官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何冽的那句话,是他让赵承明白了,没有权力想求安稳而不可得。

今天重入清河县衙,赵承心中感慨万千。

衙役引着赵承到了后堂,刚刚穿过前堂的走廊,就看到了潘县令站在院子里看花,他没有戴帽子,头发很随意的盘起来用一根玉簪别住,正拿着一把剪刀修剪花枝。

“学生赵承,见过潘大人。”

赵承在县试的时候已经见过潘濯多次,县试之后被点中案首,前十名士子还接受了县衙的宴请,喝了一顿酒。

所以赵承对潘县令并不陌生,短短的一个多月,潘濯竟然好像衰老了许多。

潘濯见到赵承来了,十分客气的让他在一旁坐下,他把手中的花枝都修剪完成,这才挥退了衙役,随意的坐在赵承身边。

第154章县令召见

你刚刚阅读到这里

返回
加入书架

返回首页

书籍详情 返回我的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