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泥砖应急
施玉成和元善看着家丁端上来的几个大盘子,心里还在好奇这饭菜怎么来得这么快,仔细一看可倒好,一盘子海鱼,一盘子类似山药似的东西。
“原石县百姓从海边捞了些鱼,又从靺鞨人那里换了些山药蛋,以此为粮。”
赵承没有向二人透露海贸的事情,毕竟现在刚只有一个小小的船队,实力还太过孱弱,容易被人觊觎。
元善端过海鱼盘子,倒是没有说什么。
施玉成是吃惯了山珍海味的,就算荣州人十个饿死九个,吃草根树皮,吃土,甚至吃人肉,刺史府吃的跟以往也并没有什么不同。
青羊关阻的只是百姓,可不阻官差。
所以当他看着这一盘子海鱼和所谓的什么山药蛋之后,就一点胃口也没有了。
只不过这厮表面上还是做出一副云淡风清的样子。
“咦?还真没见过这种鱼呢!赵兄说哪里话来,荣州饥荒,大家都是食不饱腹嘛!”
“今日也算是有口福,尝尝赵兄的鱼怎么样,哈哈哈!”
施玉成差不多是心里流着泪吃完这顿饭的,因为没胃口又要强塞,也真是难为他了。
“好吃!好吃!不过赵兄,我二人事务缠身,实在是不能久留,感谢款待,来日赵兄到了州府,请务必找我和元兄,那时再好好相叙。”
施玉成几乎是拉着元善落荒而逃的。
“这赵县令每天真的就吃这个?”施玉成一吧唧嘴还有一股子海鱼的腥味,亏他还咽下去那么多,现在想吐吐不出来。
元善回头眺望着原石县的方向,心中微微有些感触。
曾几何时,他也曾以为会有赵承这样的官,他也曾立志要做一个赵承这样的官。
可是岁月如水,悄无声息的冲刷掉了元善所有的棱角,以至于当他午夜梦醒时,几乎忘了自己年少意气风发时的样子。
他暗叹一声,虽然赵承让他有些感触,可他也明白,这种官做不长,也做不大。
此时此刻他看到的赵县令,终究也会像曾经的元善那样,几年之后就成了现在这幅样子。
“估计他也吃不了多长时间。”元善答道。
施玉成点点头:“哎,实在是没想到,没想到。不过这样也好,至少这位赵县令还算是真诚。”
元善知道施玉成说的“真诚”是什么意思,好听一点就是真诚,难听就是幼稚。
赵承送走了两位州府来的上官,看着他们留下的刺史颁下的正式印文,是专门针对王平的。
上面历数了王平的罪行,以及要求原石县清查王平违法之事,尽没其产。
赵承叫来了郑吉:“郑老先生,这件事情还是由你去处理吧!”
郑吉接过来一看,顿时暗暗叫绝,他没觉得这件事情是刺史的意思,反而觉得王平覆灭,是赵承的意思。
因为在王平那里做西席的时候,他就听说了赵承的来历十分神秘,说不定背景显赫。
后来投靠了赵承以后,也曾一度担心过这个年轻县令斗不过王平和王芳两兄弟,看到赵承从来没有准备对王平动手,他还曾暗暗心急。
没想到赵承居然不声不响就把王平这兄弟俩人全都灭了,而且家产尽没,实在是个狠人啊!
赵承想了想说道:“不知王平有没有后人?”
郑吉咽了一口唾沫,有些害怕的说道:“王平没有子女,只有王芳有一个儿子,寄养在王平家里,大概是七八岁的年纪。”
“老爷是不是要……”说着郑吉以手化刀,在自己的脖子上一比划。
赵承哭笑不得:“你想什么呢?我是那么狠辣的人?”
“王平和王芳自有其取死之道,但他的妻儿应该罪不至死。”
“这样吧,在他家房产中,挑一间最小的留给他的妻儿,不能让人家没处住嘛。”
“其余的全都充公,算是县产,以后县里要搞些新事物,需要用到房屋和店面的情况很多。”
郑吉一边答应一边记下了。
“王平囤积的粮食嘛,正好咱们要开始雇工干活了,就用粮食抵工钱吧。”
第二天一早,县衙门口的歪墙上贴出了大幅的告示,县里要建公租房,需要大量的人手脱坯,现在开始招工,月给米两石。
这个消息立刻引起了全县的轰动。
两石米已经足够一家人度过这个冬天而不至饿死了,如果还能再干一个月的话,差不多半年的粮就赚到了,于是报名者众。
一个民团的执勤穿着普通百姓的衣服,只有左臂上绑着一块红布,上面绣着民团两个字,而且那个“团”字是简笔。
他的面前摆着两堆土,其中一堆是黄土,一堆是白色的石灰土,一堆枯草和一盆水。
执勤拿起木板掀将两种土掺到一起,一直拌和到看不出明显的白色和黄色,这才把水分几次慢慢加入土中。
每加一次水,就将枯草加入一些反复掺拌。
直到所有的水加完,两堆土已经变成了十分粘稠的泥状。
执勤把这些泥装入到一块带底的方木框中,用木掀刮平,然后对围观着的百姓说道:“现场制作,能做出合格泥砖的,就可以入聘。”
哗,百姓们都高兴的不得了。
这谁不会呀,就是和泥嘛,于是大家纷纷踊跃上前。
执勤又说道:“注意,谁做的砖谁把自己的名字写在砖上,不会写名的画个图形,等下会检验泥砖的品质,只有合格的才能应聘。”
很快,一块又一块的泥砖就这么一字排开摆在空场上。泥砖干得很快,后边在做,前面做出来的已经快要干了。
执勤检查了一下泥砖的厚度和硬度,又点了一下数量,接着宣布道:“这一批砖全都合格,刚才做砖的都入聘了。”
“不过要跟大家说一下,这个泥砖,是用来救急的!”
“县令大人说了,为了不让一个百姓冻死,必须尽快搭建出能住人的房子来!”
“所以咱们制砖的时候,既要快,又要结实,千万别辜负了赵县令的一番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