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飞鸽传书公司法
汤和平向桂州传递消息用的是信鸽,这种鸟做为信使的时间非常长,几乎贯穿了整个华国的历史。
只不过这群信鸽并不是他带来的,而是在桂州养起来,随着商队带来,秘密交给他的。
一笼鸽子的叫声非常吵人,如果放在家里养的话,很容易被左邻右舍听到。而且鸽子的味道很大,不适合养在家里。
汤和平把这笼鸽子寄放在了矿山西边的一个山崖边,那里有几丛低矮的灌木,汤和平就在那里搭了个草棚,然后把鸽子养在草棚中,有一个人专门负责喂食和看守。
即使如此,每天汤和平都要去查看投喂食水的情况,给守护者送饭,为了防止野兽的侵害,还让守护者在草棚附近设置了几个陷阱。
从义学旁的小树林出来后,汤和平就直奔矿山。
那是一条荒芜的小路,汤和平四周查看了一番没发现有人跟踪,这才顺着小路一直来到山崖边的草棚。
“什么人?”守护者十分警醒,很快就发现了汤和平的踪迹,待他看清是汤和平后,这才放下手中的小弓,引导着汤和平走进草棚。
先是抓出一只鸽子投喂了食水,接着就把李巧儿交给他的笔记塞入竹筒,然后绑在鸽子脚上,直接放飞。
鸽子之所以能传信是因为这种鸟有一种归巢的天性,它从小在桂州长大,所以就把桂州认做了自己的家,无论被带到多远,鸽子都能凭借脑中对自家磁场的记忆,轻而易举飞回去。
而且鸽子的速度非常快,无风的状态下,能以每小时80公里的速度连续飞行数个小时而不停歇。
如果顺风,鸽子的时速在120公里以上,最高时速甚至可以达到177公里。从荣州到桂州,跨越数千里,如果鸽子状态良好,飞行途中没有什么意外干扰的话,两三天就能到达。
远在上京之北的荣州发生的事情,两三天后远在大陈版图之南的桂州就能收到,这种速度堪称恐怖了。
汤和平放飞了一只信鸽,看着守护者给其它鸽子喂遍了食水之后,这才转身下山。
两天后,桂州刺史府的一处亭院里,一只灰扑扑的鸽子从天而降,专门看守鸽笼的小厮取下了鸽脚上的竹筒,飞跑进屋子里。
“公子,有荣州的消息。”
白镜韬正百无聊赖的坐在桌边练字,听到小厮的禀报,连忙说道:“拿来我看!”
从小厮的手中接过竹筒,倒出其中的纸条,慢慢展开。
他本以为自己通过汤和平给李巧儿写了一封信之后,这应该是李巧儿的一封回信。
他一直在想李巧儿会用什么样的措词,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回复这封信。
当他展开信纸之后,目光落在最右侧,纸张的题头只写了三个字:“公司法”。
“公司?好古怪的用词。”
白镜韬接着往下看去。
这篇文章是赵承按照记忆里的公司组织架构和基本条令规则写成的,里面有许多现代用语和用词,如果不是李巧儿教过这么长时间的语文,也未必能够理解。
虽然李巧儿看懂了,但是如果原封不动抄下来的话,白镜韬肯定是看不懂的,所以李巧儿又稍加“翻译”,把其中的一些现代用词拿掉,替换为日常用词。
因此白镜韬看起来虽然有点吃力,不过倒是可以看得清楚明白。
“原来这所谓的公司,是一个专门搞商业的组织,以练兵之法练商,果然不愧是鲁王之女,只传来些许信息,便能缓解我的难处。”
白镜韬在桂州并不舒心。
他和他的父亲白东江跑到这里来,算是过江龙,而原桂州刺史傅元驹才是地头蛇。
本来孟禅在荣州举事,一举灭了朝廷禁军,声威大振,白家父子在桂州说起话来也硬气得多。
但是自从孟禅失利,白氏父子在桂州的地位就暗暗下降,虽然傅元驹表面上没说什么,但是态度已经不同于以往。
白氏父子虽然住在刺史府,但是一切花销用度,都自有来源。
鲁王留下孟禅和白神符做后手,又岂会不留下财富。
所以白镜韬如今也不算是仰人鼻息,再加上孟禅行军缓慢,还未到达桂州汇合,他有心想要号令傅元驹,也没有那个底气。
既然操兵练甲的事情轮不到他,整日里又呆在刺史府无事可做,白镜韬就难免有些心浮气躁,只好调度各地的探子,慢慢分析情报,勾画战略。
而李巧儿这篇公司法,如同久旱的甘霖,让白镜韬的心从里舒服到外。
因为兵甲全由傅元驹把持,即使孟禅到了,孟禅手中的兵也只能由孟禅统领,不可能交给他。
所以白镜韬能做的事情实在有限,而且他们这群人简直就是坐吃山空。
鲁王留下来的财宝是有限的,花一两就少一两,就算再家大业大,也经不住这么多人吃马嚼。
如果再不向朝廷举兵,攻城掠地,只怕这些钱就快要见底了。
一旦没了钱,手里再没有兵,白氏父子才真叫寄人篱下了。
当然这期间白镜韬也想过要尽快营商,以钱生钱,但是限于他的眼光,失去了朝廷的支撑,白东江不再是当朝阁老,白家的名号在其他各州已经没用了。
不提还好,一提白家肯定要被查封,所以白镜韬最近也很无奈,不知道该如何发展,这才坐在桌边乱写乱画,排解心中郁结。
但是看了李巧儿传过来这几张纸,上面记录的公司法之后,白镜韬犹如醍醐灌顶,恍然大悟。
商场亦如战场,他手里虽然没有兵,但是有商人,有商队啊。白东江还在位的时候,白镜韬就一直在布局这些事情了。
即使朝廷认定了白东江谋反,但白家手里的这些商队和商人,还依然牢牢的握在白镜韬手里。
一想到自己手中握有的商人和商队,与士兵无异,白镜韬就十分激动:“郡主的一封来信,即解我之困局!”
按照公司法上面的记录,只要搭起架构,成立组织,建章立制,公司就会运行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