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两族之城
就在文华宴开始的那一天,太子就已经秘密出了城。
在上京西北有一座城池,原本是龙泉故郡府之地,龙泉被划为上京之后,这座郡府就被弃置,陈太祖重新规划并建设了上京。
但这座郡府并没有荒废,而是成为了女真族和高丽族的驻地。
许多汉人也知道旧郡府那里住着女真和高丽人,但是不怎么来往。
其实郡府不仅仅是一座小城,包括城周围的民居,还都保留着原本女真族和高丽族的特色。
城周的房屋以木石为主,形似口袋,故而又名“口袋房”。
这种“口袋房”是女真族的传统民居之一,房屋四周的墙壁微微倾斜,以便冬天的积雪能滑落,保留室温,更加适应上京的季节。
城中的道路以青石板铺设,蜿蜒曲折地通向各户人家。道路两旁长满了各色的野花和青翠的小草,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草香。
这些女真和高丽族人日常生活简单而朴素,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清晨,农夫们便开始了一天的劳作,种田、放牧、捕鱼……虽然已经成为了大陈国的子民,但仍然保留着原本女真部落、高丽部落的野性和活力。
两族生活习性差不多,所以一直住在一起,彼此之间也没有什么族群分别。
夜晚,邻居们往往在野外燃起篝火,围坐在一起,品尝着他们自制的美酒和烤肉,享受着这份宁静和安逸。
篝火的火光照亮了整个村庄,显得宁静而神秘。
这就是女真族和高丽族居住的地方,一个充满了自然与朴实的地方,也能让人感受到这两族人民的豪放和坚韧。
太子是独自前来的,而且是按照陈帝的吩咐,穿着一件白布袍子,散发披户,耳带金环,腰中系一条红腰带,还有两条紫地金锦斕垂饰。
这两条垂饰很重要,据陈帝所说,一条代表了女真族,另一条代表了高丽族。
进得城来,往来的行人也大多数都与他的装束差不多,不过腰中却没有红带,更没有垂饰。
太子按照陈帝的描述,一直走到城北门,然后登上城头。
此城已无官府管制,全凭女真族和高丽族人自治,这两族人不惯守城,所以城门和城头均已荒废,无人看管。
太子登上城头,从腰间拿出那根长长的似乎是牛角制成的一种号,用力吹了起来。
甫一吹动,便立刻响起了低沉的声音,犹如牛鸣,亦似虎吼。
城中路上行走的行人抬头看了看,都纷纷驻足,冲着太子指指点点。
太子虽然心中忐忑,但事已至此,万万没有停下来的道理,只好硬着头皮继续吹号。
他的心中想起临来这里之前,父皇对他的交待。
“琮儿,你吹的这支号,名为大乌喝,是族长才能吹响的号角,一旦吹响号角,就意味着有敌人来了,女真族和高丽族都会上马挽弓,准备作战。”
太子心里还回荡着陈帝的话,但眼前的情景似乎并不像他父皇说的那样。
“也许是年头太长,这些人忘了吧。”太子这样安慰着自己。
毕竟自从何家坐了天下,从陈太祖开始,一直到太子这一代,已经足足四代人了。
按照每代三十年计算,已经有整整一百二十年了,忘了这老规矩也是有可能的。
其实自从他吹响了号角,就有人第一时间看到了站在北城墙上的太子,但是这些人并没有出去。
此刻一座大宅之中,屋子的窗户全都敞开着,屋中主位上坐着一名身材高大的老者,剩下六七个壮年汉子,还有两三个年轻人,都站在下首。
其中一个汉子说道:“哲哲,是大氏那家人,吹大乌喝呢,我看,咱们干脆就不出去了,让他吹去。”
另一个汉子也接话道:“没错,大氏做了一百多年皇帝,可咱们女真和高丽也没见得了什么好处,还要替他卖命?我呸!”
坐在上首的老者咳了一声,这两个汉子立刻闭上了嘴。
老者磕了磕手中的烟袋,开口说道:“规矩不可废,他大氏再不仁义,也还是名义上的可汗,为什么不去?去!”
“有什么话,你们都当着他的面告诉他!”
几个汉子立刻答应道:“哲哲放心,儿子管保叫他知道这些年到底对我族人如何!”
太子在城头上吹了一会,实在是累得腮帮子酸痛,吹不动了,不过当他看到城门下已经满满的站着全是人的时候,心中就更是不安。
这些人也不说话,也不与离开,就这么站在下面看着他,一个人如此,个个人如此,当成千上万人沉默的看着一个人的时候,压力是很大的。
不过好在太子还是有些定力的,站在城门上硬是没有动弹。
过了一会,只见下面的人群自动分开,让出了一条道来,一个高材高大的老者带着六七个壮汉走了过来。
“年轻人,你叫什么?”
高大的老者开口问道。
太子记得陈帝对他的嘱托,按照约定好的回答道:“我叫大宗王,是长白山神鹰的血脉。”
老者看了看他说道:“你不是!”
人群顿时哗然起来,之所以这些人站着不说话,也不离开,都知道大乌喝一吹响,就是全族动员。
但是族长没来,所以大家都在等。
现在族长来的第一句话就是问对方的身份,而城门上这小子居然说是长白山神鹰的血脉,那不成了两族共主吗?
所以当族长否定之后,大家才哗然起来。
冒充两族共主,这年轻人是活腻了吗?跑到女真和高丽两族人聚居的地方来打脸,这要是没点反应,还不得让人欺负到头上去?事实上人家已经站在城头上了。
于是人群怒了,有人高叫道:“滚下来!”
“滚下来!”一道道声浪如潮水般响起,已经有人拾起地上的石头准备向城头上砸去了。
就在太子满心战战兢兢,暗道吾命休矣的时候,那个高大的老者举起一只手,顿时满城的喧哗声消去,所有人都安静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