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同样连破六题
若是赵承只是一个普普通通得圣宠的年轻人,温茂云也未必就如此失落。
但在赵承展示了天才一般的诗词水平之后,温茂云真的后悔了,早知道这个年轻人如此优秀,说什么也要跟李有道争一把。
现在痛失一个如此有才情的年轻人,自家的二女儿不知道要失落多久。
且不说温茂云的后悔,赵承选择了李巧儿之后,自然而然就站在了队首,此刻他已经是当之无愧的魁首,全广场的人都不会与他相争。
赵承走到李巧儿面前,直接问道:“为何连书信都没有一封?”
李巧儿平复了一下自己激动的心情,向赵承敛祍一礼说道:“公子是不是认错人了呢?奴家自小在上京长大,从来没有见过公子,又何谈书信呢?”
赵承一愣,莫非自己真的认错人了?
他看着面前的李巧儿,与记忆中的周如霜进行着对比。
在他记忆最深处,还是那个在破庙之中满脸菜色,神色中略带惊恐的小丫头。
与那时的周如霜相比,眼前的人确实在细节上有些不一样,更丰腴了一些,肌肤也更细腻光滑。
可赵承仍然不相信眼前这女子不是周如霜,两个人实在是太像了。
李巧儿心中有千言万语想问赵承,想知道他过得好不好,更想知道他是怎么当上书学博士,还受到皇帝赏识的,但这些话她一个字也说不出口。
她只能保持着礼貌的微笑,保持着如同陌生人一样的距离。
陈帝在珠帘后叹道:“朕本以为这次文华宴上不会有什么佳作,可是没想到,这十几首词首首堪称为传世经典啊,没想到赵博士的才华,堪追前朝李杜。”
几位大臣更是赞叹连连,早已经坐不住了,径直走到珠帘之外,站在旗杆下欣赏起这些诗词来。
有了这些珠玉在前,整个文华宴都不会再有人承题做任何一首诗词歌赋了,因为在这些堪称传世佳作的对比下,任何人的作品都将黯然失色。
这些男子虽然在赵承诗词的打击下,没有了承题破题的勇气,但却激发起了女子那边的争胜之心。
女子组的六题分别是管弦、书法、绘画、舞蹈、插花和茶道。
于是纷纷有女子走到旗杆之下,表演出自己的才艺。
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就是温茂云的次女温碧萱。
她并不是第一个到场,但却是第一个破题之人。
所谓破题,即是拿到了魁首。
温碧萱不但风姿绰约,冰肌玉骨,容貌更是国色天香,花容月貌。让人一见之下就不由得为之倾倒。
若仅仅是容貌漂亮也就罢了,更难得的是温碧萱才艺更是不逊色于任何一人。
只见她来到了第一题“管弦”之下,人群中有许多女子都认得这位礼部尚书之女,她因为过于高傲,拒绝了禁军大都督俞凤山之子俞之涣的求婚,引得上京中议论纷纷。
要知道禁军大都督俞凤山之子俞之涣也是一位年少有为之辈,不但父亲身为大都督,他本身也极为优秀,不但相貌俊逸,更有“上京白龙”的美誉。
但就是这样一位优秀的少年求婚,仍被温碧萱断然拒绝,一时引为上京热议。
许多人说温碧萱眼高于顶,也有人说俞之涣未必如传说中那般优秀,总之这场求婚未成将温碧萱推上了风口浪尖,许多自觉不如俞之涣的人干脆就打消了向温碧萱求婚的念头,以至于她的妹妹都已成婚,但她仍是独身一人。
在众人的注视之下,温碧萱,这位绝美的女子坐于“管弦”题目下,低头调试着宫中提供的古琴,尽管场中传来关于她过往的窃窃私语,但她似乎并没有受到什么干扰,目光专注而安静。
就连赵承和李巧儿,也不由自主的把目光投向了这位女子,只见她她的纤纤玉手轻抚琴弦,一道悠扬的琴音便在广场上响起。
素手指尖轻落琴弦上,一曲《浔阳月夜》如清泉溢出,氛围陡然沉寂,所有人都目不转睛地凝视着她。
陈帝转头低声问了温茂云一句,待证实是他的女儿之后,便点了点头,觉得这女子无论容貌还是才情,都堪称本次文华宴女子之最。
随着旋律的深入,温碧萱的琴音如同泉水般清澈,悠然自得。每一个音符都饱含深情,仿佛在述说着千年的沧海与桑田。许多少年被她的琴艺所征服,情不自禁地随着乐曲轻轻点头。
一位少年低声自语道:“她的琴艺太精湛了,简直是天赋异禀。”
另一人也感慨地说:“这曲子的演奏,竟然让人感到仿佛置身于浔阳的秋夜之中。”
当然,少女们难免夹杂着嫉妒和羡慕。
有人轻声嘀咕:“温碧萱不仅容貌美丽,琴艺也如此出色,老天可真是偏心。”
另一位女子则兴奋地说:“她的琴音如此动人,如果我能弹奏出这般曲调,该有多好啊!”
但是太过于出格的话,则没有人会说。
当一曲奏罢,广场上同样响起一片掌声。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温碧萱破了一题之后,会就此作罢时,没想到,这位女子做出了一个惊人的举动。
她竟然效仿了赵承,继续走向了下一个题目。
广场上顿时响起了一片惊叹声:“天哪!她要连续破题吗?”
“这还让不让人活了?有一个才子诗词双绝也就罢了,这就要出一个才女把我们赶尽杀绝吗?”
但是文华宴的规定并没有不许人连续破题,所以大家只能眼睁睁看着温碧萱走到了“书法”一题的题目下。
不知是错觉还是怎么,李巧儿看到温碧萱走到“书法”题下的时候,似乎有意无意往赵承这边看了一眼。
李巧儿心里顿时泛起了一股不知是什么滋味的复杂情感,她理所当然的视赵承为自己的郎君,尽管她根本不敢以周如霜的身份大大方方的承认,可还是不希望有别的女子跟她争夺赵承。
温碧萱的这一个眼神,让李巧儿心中升起了无限危机,她第一次认识到,如果她不承认周如霜的身份的话,就可能会永久失去赵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