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枪械任务
铁匠们看到有图,都围了上来,七嘴八舌的讨论着图上的东西应该如何打造。
到底是有手艺的技术工种,这些铁匠一眼就看出了最为关键的枪管是最难打造的。
一个铁管要打得厚薄一致,然后再弯曲成一个空心管,这难度显然不低。
其中一个铁匠提议,可以用铸造的方法制造枪管。却被另外一个铁匠否定了。
“大老爷的意思是用这个铁筒子代替竹筒子,铸铁太脆了。”
“你想啊,那东西又是火又是烟的,还往外爆,铸铁容易有砂眼,还毛糙,又脆,搞不好就碎裂了。”
一个秃头铁匠挤过来,往图纸上瞄了一眼,说道:“这个就是硬砸出来的,必须得是钢。”
在唐朝时,就已经有了炼钢的技术,南北朝时期就已经有了灌钢法,并造就了著名的武备“明光铠”和“唐陌刀”。
到了隋唐时期,钢甚至已经应用到了农具上,说明炼钢制钢的方法已经普及到了乡下,所以铁匠知道钢,并且会炼钢并不稀奇。
“这东西应该用一根芯棒趁着钢料烧软的时候用钢料包住,然后就是锻打。”
秃头铁匠继续发表着高见,周围的铁匠一脸半信半疑。
赵承有些惊喜的看着他:“继续说。”
“嗯。”秃头铁匠接着说道:“但是这种方法一样也是厚薄不均匀。想要厚薄一致,非得”
赵承想了想说道:“那如果把钢料烧热之后,用冷的芯棒钻孔呢?”
秃头铁匠想了想:“这倒是个办法,但是太热不行,钻孔后钢料会软塌下来,必须是稍硬的时候,快要凉下来了,才能钻孔。”
他说着摇了摇头:“可是去哪里找这么硬的铁棒呢?再说,如果钻偏了怎么办?”
赵承拍了拍他的肩膀:“我很看好你,努力去做吧,这些问题都不是问题。”
只要有了方向,剩下一些材料上的问题,还是比较容易解决的,至少赵承就知道几种高硬度钢的成分配比,其中钨钴合金除了钴比较难获取之外,钨是很多的,原石县境内就有。
而且在武器厂附近就是饮马河,完全可以利用水力制成水力钻床或者水锤,无论锻打还是钻孔,都能保持稳定。
赵承问这个秃头铁匠叫什么名字,这人回答道:“小人姓陈,叫陈安,愿意为大老爷试制这种管子!”
“好!陈安。从今天开始,制钢管子这事就交给你了,这件事情办好了,给你升一级职位,薪水翻倍。”
旁边的铁匠们听了,都激动了起来,早知道有这么好的事,自己也能干啊。
于是更多的人挤过来了,都想看看图纸上还有什么难造的部件没有。
可惜枪械最关键也是最重要的部件就是枪管,剩下扳机等等都相对容易多了。
赵承看到大家的表情,心里十分高兴,有竞争说明是好事,有力争上游的心,才能制造出更多好东西。
“大家不要急,现在还有一个大任务。”说着又拿出第二张图纸铺在桌上。
众人围上来一看,是一个更大的圆筒。
赵承解释道:“这是一个大号的火药武器,用火药把铁丸发出去,无坚不摧,但是这个铁筒可要比刚才那大得多,厚实得多了。”
一个大胡子铁匠立刻举起手说道:“大老爷,这个交给我,绝对完成任务。”
“叫什么名字?”
“罗大路!不过大家都叫我罗胡子,反而不知道我的名字。”
赵承觉得这罗胡子应该也是个爽快人,便说道:“行,这个任务可以交给你,你也可以挑几个人一起干。”
“不过我丑话可说在前面,有上进心是好事,可以做不出来,也可以失败,但是不能拿钱不干活。”
“如果让我知道有人借着这个搞事情,休怪老爷我翻脸无情!”
赵承说出后面这几句话的时候可是认真的,反正荣州烂成这样,就算把人砍了随便一丢,都无处申冤去。
交待完火炮和枪械的制造任务,赵承便离开了武器厂,前往火药厂。
此时在距离义学不远的一片树林里,李巧儿正一脸寒霜的看着汤和平。
“上一次你送我的木盒里有一封信,也许是送给别人的误放在里面了吧?”她顿了顿说道:“若你再来与我纠缠不休,那便衙门里见吧!”
汤和平面色平静,没有什么惊慌的表情。
“小人只是送了一盒礼物,那是桂州的特产壮锦,非常漂亮。并无什么书信。”
“你……”李巧儿一时噎住,不知该怎么说才好。
她心里总在惦记着那封信的事情,如果就这么不声不响的收下了信,接下来的日子里不声不响的恍若无事,那么对于白镜韬那一边的人来说,自己算不算就是默认了呢?
这些日子以来这件事情一直在折磨着她,而且信中提到有一块玉牌,但是她拆信的时候却没有看到。
很有可能,这封信已经被人拆看过了,所以她就更不能承认自己的身份。
无论谁来问,她只是李巧儿罢了,至于什么白镜韬还是白东江,一概与她无关。
“总之,以后不要再来找我,什么桂州不桂州的,我并不关心。”
汤和平皱眉。
他是白镜韬培养出来的“儒兵”,仅看名字就可以知道,儒在兵之前,道德才是核心,武力反倒放在后面。
汤和平知道李巧儿的身份,因为在荣州,他是唯一与李巧儿直接联系的人,算是代表了桂州方面,权限很高。
虽然他不知道信的内容,但他知道李巧儿的真实身份。
李巧儿的拒绝态度他丝毫不感到意外,身为鲁王之后,多一丝小心是应该的,无论面对的是谁,一概不承认就对了。
但是李巧儿一再的提及以后不要找她,显然并不是做戏,而是说的真心话了,这就让汤和平十分不解。
白东江、白镜韬、孟禅,还有傅元驹,这些人大多是名动一方的能臣,甚至白东江执掌门下省,门生故吏无数。
他们放着舒适的生活不过,提头造反,换来的就是这个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