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第一回合
自己这一方的下马威还没喊出来呢,对方的下马威反倒是先到了,众猎户的喊声在群山中回荡,清晨山谷里十分幽静,自然听得清楚。
牛德业一挥手:“给老子喊!”
专门有阵前叫阵的士兵,嗓门特别大,而且久经战阵,对这一套劝降词熟极而流,只消站在那里,自可滔滔不绝。
于是叫阵的士兵喊一句,剩下的士兵随着喊一句,上千人齐声呐喊,同样是声震山谷。
大当家在山顶细听,山下那些士兵喊的是“交出匪首,余者不论”,还有什么“朝廷天威,当者立死”。
简单来说就是一边吓唬,一边劝导,两相对比,心志不坚的人当然就会动摇。
大当家嗤之以鼻:“有种手底下见真章!”
喊了半天,山上毫无动静,牛德业也不急,吩咐手下隔一会儿再喊,如果中午吃过饭之后还没有动静,那就下午登山。
清河县的县令潘濯,心系平顶山之战,所以早早就来到了平顶山附近观瞧,但是也许是出于某种心理,他并没有上前进入军阵与牛德业见面。
他等了一上午,结果牛德业快到了中午时大军才到,到了之后也没有立即攻山,而是喊话。
现在眼看又到了中午,不吃饱饭更没力气爬山,看来这场仗得等到下午才能打起来。
潘濯并没有回县里,而是就在树林中歇息,午饭也不吃,就要看看牛德业到底何时攻山。
到了下午,牛德业再次命令士兵击鼓,这是将要攻山的前奏了。
然后围在山下的大军终于动了,开始陆陆续续的有士兵开始向山上攀爬。
平顶山犹如半截蜡烛底座的样子,也并非全是垂直的峭壁,但是大多数山体都接近垂直,所以根本无法攀爬。
山脚下还好一些,有几条小路可以沿山坡而上,但是越向上就越陡,到了最后根本没有路可以上去,只能顺着栈道盘旋而上。
大当家对此早有预备,在山顶往下扔了几块石头,随着咕噜噜的声音石头从山顶滚落,带起一片尘土和隆隆的声音,就从栈道上那些士兵前方不远处滚落过去,吓得那些士兵顿时停了下来。
“大家来一起喊一声,让他们也知道知道咱们的厉害!”
大当家一撸袖子,第一个高呼“杀!”
众猎户跟着一齐喊:“杀!杀!”
士兵们听到山顶上传来的喊声,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在栈道上行走已经很危险了,稍有不慎就会掉下去,上面又有抛石,攻打这样险要的山寨,这一千士兵根本不够填,许多士兵见到这样的情景已经心生退意。
牛德业也看出情况似乎不太妙,如果强攻的话,这一千人可能会损失惨重,回去的话,根本没法向上面交待。
于是牛德业果断鸣金收兵。
听到锣声响起,士兵们纷纷从半山腰又撤了下来。
这第一回合,算是猎户们的胜利。
牛德业整个下午,再没有发起一次攻击,就是每隔半个时辰,会让叫阵的士兵喊上一阵,而山顶的猎户也还以颜色,同样用喊杀声回敬。
远在林中潘县令的脸色越来越难看,牛德业无论打不打,最后的犒赏钱都得给得,至少也要两三万两银子,这些钱都要他从县银库中挪用。
可这牛德业干了什么?什么也没干!
山顶的猎户不除,潘濯拿什么去堵县里银库的窟窿?
如果再这样下去的话,平顶山的猎户没除掉,宝藏没有到手,自己反倒要赔上两三万两银子,潘濯恨恨的想道:看来不得不行此险招了。
深深望了一眼仍在叫骂的军阵,潘濯放下轿帘,敲了敲轿杆,轿夫们抬起小轿,迅速离开了。
山顶上,猎户们起先对官兵的担心和恐惧此时已经消散了许多,他们开始有说有笑了起来。
一个猎户看着山下的军阵,对大当家说道:“大当家!我原来白担心了一夜,早知道这些官兵都是嘴上叫得狠,咱们还跑什么跑啊,扔石头都吓得他们不敢上山了。”
大当家哈哈一笑:“兄弟们打起精神来,如果打退了这些官兵,下次这县里的官就再也不敢动咱们!”
“大当家说得没错!这次打退官兵之后,我们的威名就打响了,等闲几百个衙役,都不敢往咱这山上望一眼。”
“哈哈!真惹怒了咱,就杀下山去,让他们也尝尝咱们的厉害!”
“对!让他们尝尝咱们的厉害!”
大当家虽然也希望能让这些官兵尝尝厉害,可是同时他也知道,这些官兵没有死伤也就算了,一旦出现了死伤,就将会是另外一幅情景了。
到了那时,也不知自己这几百人挡不挡得住。
因为牛德业的不温不火,大当家觉得这些人未必会夜战,夜间攀山十分危险,连猎户们走常了这山路都要小心翼翼,更何况不熟悉路况的这些士兵?
不过大当家也并没有放松警惕,而是在两个隘口、隧道口和栈道尽头,全都增加了防卫,就算官兵夜袭,也保证他们讨不了好去。
牛德业也的确没有夜战的意思,白天尚且没有强攻,又怎么会在晚上强攻呢,是嫌自己这一千士兵死得不够慢吗?
所以他到了酉时就鸣金收兵,然后安营扎寨,埋锅造饭,一切都按部就班的进行着。
深夜,清河县的城门忽然缓缓打开,十数个猎户打扮的蒙面人从城门中鱼贯而出,跟在蒙面人后面的,还有三辆牛车,每辆车上都拉着满当当的陶罐。
这十几个蒙面人携刀带箭,脚底都是软底布靴,踩在地上一点声音都没有,身上穿的衣服看起来与猎人极为相似,赶牛车的装束也都差不多,这些人一句话也不说,出了城就直奔山谷而去。
因为白天的骂战与金鼓之声,也许还因为前些天大规模的搜寻,导致原本居于林中的鸟兽早已四散而去,迁移到了其他山谷。
所以当三辆牛车抵达军营附近时,居然没有惊动任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