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阅读上一章

第二百九十七章 急奏

  

  朱允熥的奏疏是在自己面前写的,其中没有内容,他自然也清楚。

所以他更拿不准,这样毫无新意的奏章,能否得到朱元璋的认可。

“谁知道呢。”

朱允熥却是从容地给自己倒了一杯茶,一饮而尽,还细细地品味了起来。

以大明现在的国力,就是朱明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

派兵追击,不利,坐看草原十八部休养生息,不智。

只有开放互市,消弭仇恨,屯兵边境,威慑敌军,才能保边关一时太平。

“你怎么这么坐得住?”

朱允炆看朱允熥非但不紧张,还有心情品茶,也有些不悦地质问了起来。

这个朱允熥,难道真的就一点也不在乎?

“奏疏已然交上去了,再紧张也于事无补。”

朱允熥摇了摇头,反正东西已经交上去了,就是再紧张又能怎么样?

再说,就算没能让皇爷爷满意,失去的也不过是储君之位。

他很久以前,就已经不做储君的梦了。

“两位殿下。”

朱允炆还想和朱允熥争辩一番,张永便已经走了进来。

上次在朱明那里受的伤,如今还没有完全消肿,看上去分外滑稽可笑。

在他身后,还跟着一名朱允炆他们从未见过的公公。

那公公走进来后,也不理会张永,走上前去,朝着朱允炆他们兄弟二人行了一礼:“两位殿下,是陛下让我来的。”

听到是朱元璋让这公公来的,朱允炆立马站直了身子,生怕是自己的奏章让朱元璋不满。

就是朱允熥,也从位置上站了起来,有些意外地看着他。

“皇爷爷让公公来,所为何事?”

朱允炆还是有些放心不下,小心翼翼地看着那位公公,试探着问了一句。

“并未明说,只是让两位殿下进宫一趟。”

那公公也摇了摇头,自己只是奉命行事,但事情的缘由,就不是他该管的了。

朱允炆闻言,也只好让自己强行镇定了下来,看着那前来请他们的公公:“我们知道了,请公公稍等片刻,我们兄弟二人换身衣服,便随公公进宫。”

朱明就住在大明宫的偏远之中,离大明宫的距离也比东宫近得多。

等到朱允炆和朱允熥二人在那公公的带领下走到大明宫,朱明也早就站在那里,静静地等着朱元璋的召见。

“两位皇兄,你们也来了?”

朱明有些意外地看着从自己后面走过来的朱允炆和朱允熥,笑着问了一声。

看来这次老头子找自己,不是因为草原十八部的事了。

“朱明,你不是没写奏疏吗?”

朱允炆看着早已经在大明宫外等候召见的朱明,也有些惊讶。

这个朱明,不是说这次草原十八部的奏疏,他就不掺和了的吗?

“是没写啊。”

朱明点了点头,自己和朱允熥他们给出的答案绝对不一样。

如果只是因为草原十八部的事,应该不会同时召见他们三人才是。

朱允炆这才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随后又看向大明宫。

那这老爷子找他们,又是为了什么事?

“三位殿下,可以进去了。”

三人在大明宫外等了好一会儿,云奇才从大明宫中走了出来,朝着他们点了点头,做了个请的姿势。

朱明和朱允炆三人这才迈开步子,直奔大明宫中。

“皇孙,见过皇爷爷。”

刚走入大明宫,三人就看着朱元璋坐在龙椅之上,轻闭双眼,似在养神。

听到自己皇孙的声音,朱元璋才缓缓张开眼睛,一双古井无波的眼睛看着他们。

“都来了。”

他扫视了一下站在自己眼前,悄然间已经从孩童变成如今英姿勃发的才俊。

“不知皇爷爷找我们,所为何事?”

朱允炆到底心中有些担忧,忍不住先开口问了一句。

“你们两个关于草原十八部的国策,咱都看了,写得也是不错。”

朱元璋先是朝着朱允炆他们点了点头,肯定了他们的意思。

听到朱元璋说自己的国策不错,朱允炆心中悬着的石头终于放了下去,心中却还是有些不解。

朱元璋随后转头,又看着朱明,同样点了点头:“至于你的建议,咱也觉得可以。”

也正是因为三位皇孙,都给出了可行的方案,而朱明的建议更是未来之事。

所以,他才会在他们三人之中犹豫不决。

“这封湖南来的急奏,你们都看看吧。”

他无奈地叹了一口气,将手中的奏章扔到了朱明三人的面前。

听到湖南二字,朱明的神情立马紧张了起来。

他没记错的话,湖南正是王干炬一家被灭门的地方。

朱允炆眼疾手快,先将那奏疏捡了起来。

只匆匆看了几眼,他的神色便立马变得凝重了起来。

“皇爷爷……这……”

他抬起头来,神色有些复杂地看着朱元璋,一时竟说不出话来。

“皇兄,让我看看。”

看着朱允炆那变得有些古怪的神情,朱明便对这急奏的内容更加好奇起来。

说着,已经从朱允炆手中将急奏接了过去。

湖南,无名尸首……

哪怕奏疏中并没有写明这件事的详细情况,但直觉却在告诉朱明,这件事或许就与王干炬一家灭门有关。

他死死地盯着奏疏,看了许久,始终不肯松手。

仿佛王干炬一家灭门断掉的线索,就藏在这奏疏之中一般。

朱元璋见状,也有些无奈:“你们传看一下。”

被朱元璋提醒,朱明这才回过神来,将奏疏送到了一旁的朱允熥手中。

等到三人都看过奏疏之后,朱元璋才坐直了身子,认真地看着他们:“都看完了?”

“是。”

三人同声应道。

“看出什么问题了吗?”

朱元璋微微颔首,再次追问起来。

“境内发生命案,本该通报本地知府,大小衙门联合调查。”

“而这封奏疏,却是蓟县知县不经湖南知府,直达天听。”

朱允炆与朱明更是先后应了一声。

蓟县知县这么做,便是越级上报,若非有冤情,是该降罪的。

他一个知县,不可能不知道这么做的后果。

所以,这件事唯一的解释,便是这些无名尸首,可能与湖南知府有关。

第二百九十七章 急奏

你刚刚阅读到这里

返回
加入书架

返回首页

书籍详情 返回我的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