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阅读上一章

第179章 我们没有预备队!

  

  .

是否还有人记得,第四次战役的主要战略:

“西顶东放”。

西线:志愿军38、50军以及北朝人民第一军负责防御阻击。

东线:志愿军39、40、42、66军撤退放位,诱敌深入。

西线,坚决阻击。

东线,诱敌至横城、砥平里。

就此大局背景。

让我们拉开时间速度。

画面快速偏转,来到西线志愿军总指挥部--君子里。

君子里的层层矿洞下,灯光明亮。

干事、参谋、司令们正围在粗糙的大木桌旁彻夜忙碌,研究敌情。

“现在三十八军和五十军..压力很大啊..”

“汉江马上就要解冻了。”

“我怕,出现问题...”

“你是担心他们顶不住吗?”

“关键是打阻击,他们的粮食和弹药应该几乎耗尽了。”

“敌人好像也发现了这一点。”

“所以敌人集中火力,攻打五十军的防守区域。”

兵力与火力、补给差距就且不提。

尤其五十军背景特殊。

这个年头,战争已经开始了空投海报的‘蛊惑战术’:

蛊惑海报宣传战术内容大致为此:

‘五十军的兄弟们,回到蒋-总的怀抱吧,米国这边有美女和美酒,放下枪来湾--岛加官进爵!’

特殊的背景,残酷的战斗,就问五十军守得住守不住。

“命令五十军,只留一个团,其余部队,撤至汉江北岸组织防御。”

“五十军撤出的阵地..”

“由三十八军来顶替。”

“三十八军,必须要给我顶到最后一刻,才能撤到汉江北岸!”

但是参谋们听到如此命令,均是低头沉默,齐齐看着那桌面地图没有回答。

“怎么了?”

其中一位参谋长长叹着气,出声回到:

“三十八军情况也不比五十军好..”

“335团发来电报,他们的人数已经不足一半了..”

三三五团便是那打过飞虎山、松谷峰的王牌团。

王牌团打得人数都不足一半,三十八军全军情况可想而知。

“我很清楚!”

“但他们就是王牌!”

“我们没有预备队!”

“三十八军、五十军从一开始就知道的!”

“哪怕这两个军全都打没了,也必须给我顶住!”

那声音洪亮,厉声回荡。

指挥部里的参谋们听此均是咬着牙回道:

“是!”

西线敲定,再度望向地图上的东线。

“东线的最新战况?”

另一位参谋长听到询问,便开口说道:

“南朝和米军一部,已到横城,抵平里。”

“米第二师进入抵平里。”

“其中,南朝第八、第五、第三师到横城以北约十公里。”

从地图上扫视而去。

假设将整个西线阻击当成是一个‘一’字,也将整个东线战场当成‘一’字。

那么两个‘一’字中间,有两个点。

这两个点链接东西线的突出部位,从左往右依次是:抵平里-横城。

现在。

随着时间的推进。

联合国军大部队开始进入东线的抵平里和横城。

抵平里靠近西线‘一’字阻击阵地。

如果打抵平里,那么可直接震慑进攻志愿军西线阵地的米军。

只是,进入横城的是逃跑跑之王南军。

要先打哪一个?

小孩子才做选择,大人那是全部都要。

但是接连不断的战斗打到现在,第四次战役了,志愿军伤亡减员等等问题不断。

横城逃跑之王南军人数可不少,志愿军需要集中兵力予以全力进攻。

只能优先打一个。

机会,只有一次。

就看这一次!

“这一战不但要打胜,还要力求速胜!”

“我们如果去打抵平里..”

“很有可能,一碰,敌人就跑..”

“完不成我们的战略意图。”

“我提议先打横城,围歼敌人主力后,再集中力量打抵平里。”

“到时候以胜利之师,再去拿下小小的抵平里,就更没问题了。”

“横城这一战,我们速战速决,打他个措手不及。”

“拿下横城后,再从东南、西北两个方向包围抵平里!”

“抵平里现在的具体情况?”

“根据情报,应该是四个营,属米第二师。”

“只有野战工事。”

四个营?

野战工事?

何为野战工事?

简单而言,就是临时性防御工事。

根据地形改造,快速构筑,供短期使用的筑城工事。

那参谋合上手中的战事记录本,总结着回到:

“根据以往的战斗经验,如果我们打下了横城,那么抵平里的米军一定会弃城逃跑。”

这倒不是参谋胡乱言语。

战斗打到如今,米军向来是火力轰轰乱炸开路,一遇到硬骨头就咔咔机动后撤。

几乎没有任何固守死守的战斗情况。

于此,总指挥部做出最终战斗部署:

“那就先打横城!”

“各军,马上准备部署。”

“时间定在,二月十一日!”

就这般,东线横城反击战略被敲定。

可是..

在场所有人忘了一件事,

这一次,他们的对手是新上任的李琪微。

李琪微会让自己的部队再次咔咔撤退么。

而志愿军对敌情报信息的误判问题,终于在这一次战事中开始放大。

抵平里不只驻有米军四个营。

其实际组成:

米第二师23团、法营、一个105榴炮营、一个155毫米榴弹炮炮连、一个高射炮炮连、以及..一支拥有21辆坦克的坦克中队。

双方大局落地。

惨烈战斗,即将开始!

.

第179章 我们没有预备队!

你刚刚阅读到这里

返回
加入书架

返回首页

书籍详情 返回我的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