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9章 一斧破万法
萧辰忽闻吴刚欲将《蟾宫折桂斧法》相授,心中先是一怔,随后大喜过望。
吴刚何许人也?
此人于这孤悬世外的蟾宫桂殿之中,持斧伐桂,悠悠岁月,不知几多寒暑。
岁月于他仿佛已凝固,唯有那日复一日、万载如一的挥斧动作,便是他生命的全部。
每日里,吴刚唯持斧伐木,周而复始,斧影纷飞,不知挥落几万亿次。
其斧法,经年累月,早已臻至化境,炉火纯青之境。
再加上。
吴刚又曾在桂殿,机缘巧合之下,得以一窥混沌初辟、盘古父神执斧开天辟地之宏大景象!
那是何等福缘?
吴刚目睹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大神神斧挥出,清浊立判,伟力沛然莫御,开天辟地的原始道韵直接烙印于心!
这无异于得盘古大神亲自传法,虽只惊鸿一瞥,其含金量却远超寻常仙家千万年苦修。
可以说,吴刚这等机缘都算是得到盘古大神的亲自指点了。
如此一位饱经月宫万载孤寒、历尽伐桂无穷枯燥、又得开天道韵点化的“伐桂囚徒”。
其所创之斧法,必非凡品!
萧辰心念电转,瞬间便明白《蟾宫折桂斧法》所承载的分量。
它绝不仅仅是普通的斧法招式图谱那么简单。
这是吴刚以万载光阴为薪柴、以月桂神木为砧板、以开天道韵为炉火,千锤百炼锻打出的至简斧法!
它凝聚着一个孤寂灵魂对抗命运、追寻力量极致的全部体悟与道果精华,早已超越技艺范畴,直指“破坏”的本源真意!
常言道:
“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的话,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有了《蟾宫折桂斧法》在手。
他金角大王无论是潜心学习吴刚之斧法,还是以此为参考,自创独属于自身的斧法,都是不错的选择。
萧辰当即上前一步,神色庄重无比,郑重道:
“吴刚老哥说的哪里的话!”
萧辰的声音中透着一股敬重与激动:
“此乃无上瑰宝,何谈‘粗浅’?”
“我求之尚且不得,岂敢言‘嫌弃’!”
言罢,萧辰目光坚定,郑重许下诺言:
“吴刚老哥放心!此蟾宫折桂斧法,我必潜心修习,将其发扬光大。”
“更会为老哥你,寻觅一位根骨奇佳、心性坚毅之辈,作为衣钵传人,将此斧法传承下去!”
他目光炯炯,一字一句,掷地有声:
“后世,凡习此斧法者,必先拜吴刚恩师,以表敬意。”
“绝不敢忘吴刚授艺开蒙之恩,若有违背,天诛地灭!”
“老哥放心,吴刚老哥你的斧道真意,绝不会于吾手中断绝,定会在这世间绽放无尽光彩!”
萧辰心中暗自思忖。
此等好事,自是肥水不流外人田。
他那阳葫芦精儿子,生来便力拔山河气盖世,天生神力,有搬山填海之能,若学习斧法,必能大放异彩,将此斧法发扬光大。
此义子堪称“葫芦小金刚”,集多个葫芦精本领于一身,金刚不坏,如铜浇铁铸。
日后让这“葫芦小金刚”手持大斧,为他金角大王的先锋之将,冲锋陷阵,何人能挡?
何物不破?
必将如虎添翼,成为自己麾下开疆拓土的一员悍将!
“有劳杨老弟了。”
吴刚微微点头,将那一套“吴刚伐桂影神图”递于萧辰。
此图由先天桂木制成,以蟾宫折桂斧雕琢而成,图中尽显吴刚伐桂之景,斧影闪烁,似有神力流转……颇为不凡。
萧辰郑重双手如捧重宝,稳稳接过那卷“吴刚伐桂影神图”,道:
“必不负吴刚老哥所托。”
“好!有杨老弟此话,老哥……心安了!”
吴刚那饱经风霜的脸上,终于绽开一丝纯粹释然的笑容。
毕竟,人活在这世界上,总得有个念想。
他被囚在这月宫桂殿,如笼中之鸟,是出不去了。
但他的斧法,乃是他的多年心血,如他的孩子一般。
他不想他的斧法随着他一起埋骨于此,而是希望能在世间流传,绽放光彩。
吴刚却又肃然叮嘱:
“杨老弟,此去传道,我尚有一言,此言非关斧招技艺之末节,实乃我最近所领悟……”
萧辰连忙躬身道:
“老哥请讲,过山洗耳恭听。”
吴刚缓缓抬起头,浑浊的目光仿佛穿透了桂殿重重迭迭的枝叶,望向了那冥冥不可知之处。
就在这一刻。
吴刚身上原本那股因长年累月劳役而被磨去棱角的伐木人气息,竟尽数敛去。
取而代之的,是一股苍茫、浩渺,似欲撕裂一切困锁的磅礴斧意,从他那魁梧如山岳般的身躯中猛然升腾而起,气势惊人。
此时的吴刚,整个人气势陡然变得深邃如渊海,仿佛他已与这片被开天之威创伤、历经无数岁月沧桑的桂殿融为了一体,不分彼此,共历风雨。
吴刚缓缓道:
“我在月宫伐桂……岁月悠悠,无尽漫长。”
“我与这先天月桂神木蕴含的太阴不灭之力……对抗了无数载。”
“每一次斧落,它便愈合;每一次愈合,我复再砍。”
“此般循环往复,这桂殿便宛如那无情的磨盘,消磨着我之意志,却也砥砺着我之身心,让我愈发坚韧。”
“我又曾观盘古父神开天辟地之景,心中大有所感。”
“彼时,天地混沌如鸡子,一片朦胧,无分上下左右。”
“盘古父神以无上神力,手持神斧,奋力开天。其伟力无穷无尽,破开混沌,开天辟地,创天地万物。”
“我观此景,心中感悟颇深,如醍醐灌顶,豁然开朗。”
“始知,斧法的最高境界,当为一斧破万法!”
“一斧破万法……”
萧辰闻言,微微皱眉,心中疑惑,遂询问道:
“敢问老哥,何为一斧破万法?
吴刚目光如炬,沉声道:
“即,斧法的极致,便是力量的极致。”
“当斧法达到极致之时,便能破开一切……能够破开一切束缚和限制,无论其是显是隐,是强是弱。”
“即便是那……时间洪流、空间壁障、命运之丝、因果业障、坚韧难灭的月桂本体、太阳真火之烈焰、玄冥之力的严寒、生生相克的五行大道……”
“纵使是!那未开之鸿蒙混沌初始!”
“天地间,一切有形无形之物。”
“斧锋所指,万法皆破!万障皆碎!万道皆裂!万象皆断!”
“破开一切……”
萧辰闻言,若有所思。
……
桂殿古朴沉重的木门缓缓开启,清冷月华如水流淌而入。
门外,乃广阔无垠之天地。
门内,是被困于其间、日复一日劳作的月宫伐桂人吴刚。
桂殿门口。
萧辰与吴刚相对而立,彼此相揖作别。
“吴刚老哥,留步吧!后会有期!”
萧辰立于门前,神色郑重,抱拳行礼,言辞恳切。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虽然相处不多,但吴刚帮他颇多。
萧辰凝望着吴刚在月华清辉映照下,更显孤寂落寞的身影,稍作沉吟,心中暗忖:
“吴老哥于此月宫,受那无尽劳役之苦,我既与他相知一场,离去之际,当留些念想。”
“至于成与不成,开悟与否,便看他了。”
……
人的思想是有局限的,打破思想的局限性,是很难的一件事情。
而这个世界上是有孔圣人的,儒家思想贯穿西游世界。
在西游世界。
孔子被称为“夫子”,是“至圣先师”。
“孔圣人”的世俗地位,其实是和“如来佛祖”、“太上老君”并列的,其分别代表“儒、佛、道”三家。
即:
“如来佛祖是‘治世之尊’,还坐于大鹏之下;孔圣人是‘儒教之尊’,亦仅呼为夫子。”
西游世界可以说是“儒、释、道”三教合一的一个世界。
即便是道门地仙之祖镇元子坐下的清风、明月仙童,亦深受儒家思想之熏陶浸染。
清风、明月二位仙童,常于谈吐之间道:
“孔子云……”
其言辞之中,尽显对儒家经典之熟稔。
此二童,虽居于道门仙山福地,却以儒家之礼义规范自身言行。
而山间妖怪杏仙,在木仙庵与唐僧对诗时,尚且吟诵:
“周时孔子立坛场……”
足见儒家思想之深入人心。
而儒家之中,孔子、孟子、朱熹、王阳明并称为:
“孔孟朱王”。
王阳明,其创心学之派,以“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之论,开启思想之新篇。
打破了封建思想的局限。
但儒家圣人王阳明是明朝人,此时还没出世,其“心学”还未诞生。
在前世,儒家圣人王阳明的“心学思想”,其实极为适合那月宫之中被困之吴刚。
鲁智深最后的结局是在六和寺听潮圆寂,也大彻大悟,明白“今日方知我是我”。
而吴刚,于月宫之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伐那桂树,受无尽劳役之苦,被这无形枷锁所困。
“老哥,我司职瑶池司礼文颂使,也……略通文墨。”
萧辰说着,从袖中取出随身携带的玉版笺纸,又从如意百宝囊中捻出一支紫毫笔,沾了点墨水。
随后。
萧辰凝神静气,笔走龙蛇,银钩铁画。
须臾之间,一首诗词跃然纸上。
萧辰写罢,轻轻吹干墨水,迭好之后,郑重递予吴刚:
“这几句浅显陋言,聊表心意,老哥闲来无事,可以读读。”
“若有一二可取之处,望能解些心中块垒。”
吴刚珍而重之地接过,看也未看便收入那补丁摞补丁的粗布衣襟之内。
他脸上挤出一个粗犷却真诚的笑容:
“老弟心意,老哥收下了。”
二人各自道别。
萧辰最后看了一眼吴刚和他背后那恢弘寂寥、弥漫着神秘气息的桂殿森林,心中暗道:
“此一别,不知何时再能相见。”
而后。
萧辰不再停留。
他身形如电,几个闪烁之间,便融入那月华星辉之中,消失不见。
吴刚驻足于那星辰栖息的巨木阴影下,默默望着萧辰渐渐融入清辉月华中的背影。
良久。
吴刚看着萧辰远去的身影,心中感慨万千,低语道:
“酒逢知己千杯少,人生难得一酒友啊。”
“杨老弟,今日一别,不知何时再能共饮畅谈。”
他掏出怀中萧辰赠送的烈酒,仰首又灌了一大口,那灼喉的辛辣,化作一声更复杂、更沉重的低叹:
“吴刚……已是月宫桂殿一囚徒,终生……难离此地。”
“这月宫之外,天地辽阔,风云激荡,沧海桑田,万古洪荒多少气象……杨老弟,你便代我去看看吧……”
话语渐渐低沉,终归于无。
他握着酒壶,拿着斧头,缓缓踱步,重新走向那株庞大无匹、伤口正在丝丝愈合的先天月桂树……
吴刚伐桂,永无休止。
这是炎帝对他杀其孙的惩罚,一道无形的枷锁,将他困于这月宫之中,历经无数岁月,饱受孤寂与劳役之苦。
忽然。
一阵微风拂过。
吴刚心中一动,想起来萧辰送给他的诗词。
他取出笺纸,打开一看。
上有几句:
“躲天意,避因果,诸般枷锁困真我。”
“顺天意,承因果,今日方知我是我。”
“一朝悟道见真我,何惧昔日旧枷锁?”
“世间枷锁本是梦,无形无相亦无我。”
吴刚见状,心神一震,如遭雷击,口中喃喃自语道:
“躲天意,避因果,诸般枷锁困真我。”
……
“世间枷锁本是梦,无形无相亦无我。”
他反复咀嚼着这几句话,古井无波的心神,第一次荡开了深深的涟漪……
也许,不是那一道人皇之令困住了他。
而是他自己,困住了他自己。
正是:
“世间枷锁本是梦,今日方知我是我!”
……
萧辰出了桂殿地界,正欲前往太阴殿向星君复命。
行至半途。
忽见前方一抹云气流转,似有灵性。
一缕若有若无、清冷如霜的白色云雾,悄无声息地缭绕而至,似那月宫仙子轻舞的裙裾,徘徊在他身前数丈之地。
既不散去,似在等待;也不靠近,仿若女子含羞带怯的悄然注视,欲语还休。
萧辰嘴角勾起一抹了然的笑意,对着那团云雾朗声道:
“我事已毕,出来吧,素娥仙子。”
话音刚落,便见那天边的丝丝缕缕云雾倏然凝聚、流转,瞬间化作一个身姿窈窕、容颜如玉的仙子,亭亭玉立于月华清辉之中。
正是去而复返的素娥仙子。
观其形貌,冰肌玉骨,莹洁无瑕,樱唇一点,若含丹砂,娇艳欲滴;眉黛如远山含烟,微染山色,清雅绝伦。
一袭月白的宫装,轻裹素娥仙子那着玲珑曼妙的身段,其周身似缭绕淡淡寒烟,如梦如幻。
真是好一个太阴精华所化的玉女仙娃,深可爱,实堪夸!
素娥仙子看向萧辰,眉宇间却带着一丝掩不住的幽怨,剪水双瞳直直看向萧辰,声音清冷中透着被忽视的不满:
“杨司礼,神木既已择就,君已遂愿,觅得那先天神木,可铸无上神兵之基。”
“然……君可曾记否,尚欠小仙一个交代。”
“先前之约,杨司礼莫非真当是一缕吹散的月下凉风,就此忘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