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三帝法 (4600)
“玄镜真君也很期待见到你们啊。”
霍清不清楚安靖口中的‘今姐和夜魄真君’究竟是谁,但只是听这称呼便感觉关系匪浅,下意识地顺口接话道:“我在流翠岛那边的时候,好几次听玄镜真君感慨,一个人白手起家,开疆拓土,实在是太过寂寞呢。”
“他马上就不会寂寞了。”安靖对此便有十足信心:“而且还会十分热闹,我就相信这便是我作为徒儿给师父送的一份大礼啊,哈哈,希望师父也能在大荒界开开心心呀!”
念泉虽然不太懂安靖为什么这么开心,但听见了‘修行’,他也笑了笑,起身准备带路:“既然要闭关,就去咱们公司的总部吧。”
“托你的福,审批一路绿灯,那里现在几乎是四大集团洞天之外,整个安全区灵气最盛的地方了。”说到这里,他顿了顿,叹了口气:“不过现在看来,集团的洞天本身就是净化魔气的过滤器,倒也不必去麻烦四圣。
“那就去咱们公司。”安靖对此并无异议,他倒是挺期待地问:“公司现在怎么样了?”
“不赖。”霍清道,而安靖挑了挑眉,没将‘不赖在哪儿’这话说出口。
因为他很快就能看见了。
的确不赖。
平安公司的总部大楼坐落于重岗镇,这里介于安全区边缘与荒野之间,地理位置极佳,未来若北天洞天回归天元,也是最好的接应点。
公司大楼巍峨笔直,宛如一把利剑,非要描述的话,像是一个尖锐的锐角,顶端透明,因为凝聚了太多灵气而流溢着光芒。
比起建筑,更像是某种防御塔,还是那种购买了非平安杂货铺货物就会立刻开始攻击的类型。
三人进入大楼内部,发现本应忙碌的办公区此刻却异常安静。大部分职员都聚集在水幕前,观看天尊降临的直播和后续的新闻。
广播中播音员正在用带点颤音不怎么冷静的语气要求大家保持冷静,并宣布目前的一切工作都暂缓,大家可以暂且休息,等待后续通知。
安靖等人的到来,立刻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职员们第一时间就认出了霍清和念泉这两位直属领导。
而对于安靖,他们起初还有些迟疑,但很快,他们就认出了这位真正的幕后大老板。
“安董事!”
第一个反应过来的职员惊呼,紧接着是此起彼伏的问候,安靖的嘴角不易察觉抬起了一下,他曾被称之为真人,宗师,天命,但是听见董事这种词的时候,就不禁想起了前世看过的那些兵王,有点想笑,但还是绷住了表情,没有失了风范。
一路来到大楼的最顶层,这里是整栋建筑的阵法核心,一个开阔的殿堂大厅,环绕着数个独立的静室,透过巨大的尖锐透明穹顶,可以清晰地看见天穹之上,那还没完全消散的太虚渊洞和十一尊天尊留下的灵光余辉。
就在刚才,天尊们暂且离开了天元界,前往虚空相谈——能向大众说明的东西,已经说完了,接下来针对圣魔的具体策略,还是需要保密的,避免天元界中残存的魔人泄露消息。
霍清走到穹顶边缘,俯瞰整个重岗镇和远方仿佛无垠,直至世界尽头的荒野。
他不禁开口:“以前总觉得这个世界很小很小……安全区的一个小镇就是我的一生,每天从办公室回家,又从家到帮派的办公室,路上吃点好吃的羊肉汤和菜丸子,偶尔出去和魔物,和灵兽打一打,就这么过去一生。”
“但遇到了你之后,我进了玄夜城,进了三中,每一天见到的,都是过去十年都不曾见到,体会的。因为你,我知道安全区外的荒野是什么模样,荒野之外的洞天是什么模样,天元界是什么模样,甚至是天元界之外……怀虚界,大荒界,乃至于更大的世界。”
他转过头,看向安靖,笑道:“我总感觉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因为这一切不像是我能度过的一生。或许,在某个地方,我早就应该死掉了才对。”
“在其他可能性中。”
安靖也俯瞰着这片大地,他语气平静道:“你的确会死掉。因为一些错误的抉择,因为那时的我不够强,亦或是……为了在我突破的关键时刻,保护我而死。”
“但是现在,这一切并不会发生,我抗拒了那样的未来,也希望你也能抗拒。”
“正是如此。”
霍清抬起手,他手中的洪炉百相流转着,凝固着,就像是一团不断旋转又融化的五角星,因为霍清的肉体和根基并没有残缺,所以洪炉百相并没有第一时间和他融为一体。
而霍清也并不在意,他正在感知洪炉百相的属性,发现和他简直是极其搭配,并不需要融合,只需借鉴,他就隐约能体会到安靖对五行之力的掌控。
而念泉也握着一团洪炉百相,他的五行恰恰与洪炉百相形成互补,在他手中,洪炉百相居然有了些许形体,隐约之间,化作了一条不断变化的金属小龙形态。
他凝视着这条小龙,轻声道:“这次你来之后,我甚至反而有点难过。因为我知道,你们肯定会清算所有大公司中的为恶之人,但这和我想的不太一样。”
“我原本所想的,是我们三人一同反叛四大集团,将那些为恶者杀得血流漂橹,鸡犬不留……”
但现在,那场想象中的,轰轰烈烈的复仇与革命,被更加宏大的洪流压过了。
在天尊的力量下,革新是必然发生之事,但也没有那么激烈,所有的审判,改革,与流血,都会发生,一个都不少,但却……和他无关。
念泉缓缓握紧了手,将那条五色小龙收入怀中,他抬起头,看向安靖:“或许在其他可能性中,我们办到了这一点。”
“是的。”安靖也认真地点头,给予了肯定的答复:“在其他可能中,我们的确办到了这一点。”
“既然如此。”念泉释然地笑了笑:“那现在的话,就算了吧。”
“老是回望于过去,剑也是会锈的。”
安靖没有多言,只是拍拍了拍念泉的肩膀。
“开始修行吧。”他道:“虽然说你们跟不上我也没关系,但最好也不要被甩的太远——那样的话,未来我也会很难办啊。”
“不会让你失望的。”
三人相视一笑,继而默契地走向了不同的方向。
霍清与念泉各自寻了一间静室,去体会安靖传授的洞天法经验和洪炉百相带来的一些感悟,而安靖留在了殿堂大厅中央。
那枚承载着三帝法的青色玉碟悬浮于他身前。
没有丝毫犹豫,安靖神念探入其中,而就在这一瞬,便有一种极其玄妙的感觉降临己身。
他早已修持完毕的‘太白皓灵神禁’,在此刻不由自主地运转起来,道道白金色的神光在他周身流溢。同时,源自于不死树树叶,蕴含了一部分‘黑帝’真法的‘帝书天宪玄宸御极归源秘典’,也随之腾跃而起,显化出威压万象的玄光。
与此同时,玉碟中的三道浩瀚道韵,也自然涌出!
在这一瞬间,安靖的视野被无尽的光芒所充斥。
他隐约看见了五道屹立于遥远时空彼端的伟岸身影。
赤炎之光凝练,那是近乎天生神灵,却慷慨持火,照彻世间十方,以开前道者,祂手执符箓,点燃为炎,化作光辉,其中有万千道纹神符生灭,衍化无尽流火。
【符箓】
所谓的‘符箓’,乃是一种申请力量降临的力量,本意是申请,是交换,亦是一种元始的力量,是道与炁的衍化,修行者以箓为源向上天敕令,以天地之符为炁塑形,从而借来伟力,继而形成万千种不可思议的能力。
但是,对于这这位‘炎帝’而言,符箓所向的对象,不是天地,而是祂本身。
祂乃是天生的神人,自诞生之始,就是尘世人间的神圣,钢筋铁骨,刀剑不伤,其目可绽炎光融化一切,其吐息可以汲取一切热能让万物冰封,仅仅是沐浴在阳光之下,其躯体亦可无止境的变强。
那时,人族正在与大敌交战,那些敌人也是天生的灵兽,神兽,为了庇护部族,为了让其他脆弱的人也可以成为自己这样的‘神圣’,‘炎之子’决定分享自己的力量。
那就是‘符’的初始。
就如同太阳一样,光芒会照耀在所有人的身上,而只要有‘符’,有允许,那么炎之子的力量就可以分享给所有其他持有‘箓’的修者,他们可以拥有炎之子的力量,可以释放神光,化身铜头铁臂,可以汲取热能,可以施展种种不可思议的神力。
根据炎之子的元始之力,人们开发出了数千上万种不同的神通,而这些神通,经验和感悟,全部又反馈回了炎之子,符箓的源头愈发强大。
而炎之子也不需要自己去思索更多繁复的‘外道’,祂只需要修持心灵,那可以承载无数种力量,自由运用的‘心灵’,这便是‘光照世间’的炎,‘真灵之本印’。
因为相信所有生灵,而所有生灵也相信祂,所以可以抵达无限。
此乃‘符箓’的本质与起源。
【——炎融光照世间真灵本印——】
而后,青华之光凝练,那是慈悲救苦,为众生探寻长生逍遥之路者,祂化作神木,枝叶蔽日,无数草木拔地而起,衍生无穷造化,草木枯荣之间,生命轮转,继而凝聚一点不朽不灭的真灵本性。
【丹】
所谓的丹,乃是一种凝练和升华的本质,其源头乃是不变,乃是原初,乃是升腾而起的精与炁,修行者以后天之物不断凝练,修持,打磨,继而将固有的后天的老朽的,还原为原初的先天的不朽的,继而将自己成就。
只是,最初的‘丹’,究竟从何而来?是草药的熬煮,亦或是金石的熔炼?
答案都不是。
真正的丹,源自于轮回,源自于‘魂灵转生’后,那解开胎中之谜的‘觉悟’。
若是没有生命的诞生,就没有死亡的出现,而若是没有死亡的衬托,生命也就不过是平平无奇的现象,正因为有死亡,所以快乐才有意义,苦难才能被感知为悲痛。
然而在那个时代,悲痛太多,快乐太少,死亡太急,生命太短,再怎么长生不老也无意义,因为只要是活着的生灵,就要受苦,而且是一次又一次从茫然中诞生,自无知时就开始受苦。
既然如此,那就让觉悟早点来临吧。
一个心智,一个魂灵,亦或是说,有史记载以来,第一个解开了胎中之谜,完成了完全转生的人,决定将自己的经验教训传给所有人,凝练自己的魂魄,真灵,心智,将所有的一切,熔炼为‘金灿灿,圆坨坨,不坠也不灭,不变也不朽’的‘丹’。
那就是‘丹’的初始。
从凝练自己为丹,到凝练外物为丹,从将诸异熔炼为一的丹,再从一衍化为万有的丹,丹就是丹,是生命的本质,是魂灵的凝聚,是不朽不灭,是升华解脱,是死后亦可再生,是长生,也是救苦,是完满,亦是觉悟的源头。
因为觉悟,所以可以从苦中超拔,因为死后可以再醒,故而长生就烙印于心魂之上,因为草木枯荣就是轮回的显化,所以青华就是祂的名。
因为坚信魂灵的不朽和解脱是最终的道路,毫不迟疑地施行着,故而可以抵达无限。
此乃‘丹’的本质与起源。
【——青华救苦长生苍灵真经——】
浑厚的玄黄光辉流溢,笼罩了一切,那是矗地通天,以身镇世,以心庇世,造就世间元始太平者,祂所屹立之处,山是基,丘陵是符,河川是脉络,湖泊是灵汇之眼,而亿万众生,都是阵的一部分。
【阵】
所谓的阵,就是化天地之力,化众有智力为己力的力量,是以秩序与协调,化无尽微渺归于一的法门,就如无尽微粒构成物质,无尽微尘构筑土石,而无尽土石构筑起那承载万物,稳固的大地,那承载天之力而佁然不动的土石与坚岩,便是道的显化。
而最初的阵,却并不是源自于天地自然的大阵,而是源自于一次浩荡的洪灾。
那是一次太过不可思议的灾难,无尽的天洪自天穹之上的裂隙倾泻而下,据说,那是一次激烈战争导致的后遗症,一个充满着水的世界与故土相联,那无尽天洪要将万物浸于沉溺,在它的面前,山岳要被淹没,城镇要被冲垮,哪怕是堤坝,也在一次次的冲刷中,变得脆弱不堪。
那个时候,只有人可以顶上。
最初是修者,然后是凡人,带着沙土,泥石,乃至于山岳,可以搬山的神人付出了一份力,可以搬运沙袋的凡人也付出了一份力,无论强弱大小,所有人都在为那最后的堤坝加固,那亿万协同的身影,那将无数细微融汇为一的意志,那将所有个体都升华为文明的信念,那将所有意志都凝练为神圣的决心……
那不约而同的,将所有不同,所有力量,所有差异都尽数容纳,并最终缔造出新世界的宏伟之力……
便是‘阵’的初始。
如何协调相异的力量,如何将其分门别类,互相促进,调度至最需要它们的地方,从而将众多微渺之力凝聚成更加庞大而凝练的洪流;如何将天地,人的意志与智慧一同融汇,并衍化出全新的造化……
从一开始需要的就不仅仅是自己,庇护世界需要的是整个世界本身的神力,所谓的天元,便是天地之下的所有,因为只有‘一’才是祂的追求,故而‘一始’就是祂的名。
因为从一开始就与所有人同在,这份将众生之力化作阵的大爱,就可以抵达无限。
此乃‘阵’的本质与起源。
【——天元一始庇世玄灵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