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阅读上一章

第42章 无耻韩家

  

  夕阳西下,微暗的天空燃烧着一片橘红色的晚霞。

俞夫人和容容跟随宣旨的队伍一同前往钦州。

永河公主仪驾出行,声势浩大。

公主册封仪式结束后,上京人人震惊。

没想到这小小甘州商户女居然是端慧皇后之女,若当初自家娶了永河公主,如今家里该是怎样的富贵荣华,恩宠加身啊!

当初说俞夫人嫁进宣德侯府是走了狗屎运的人如今又在说,这宣德侯娶了永河公主只是走了狗屎运。

俞夫人不想影响俞闻朝两兄弟的课业,又怕俞侯爷无人陪伴,于是便留了两兄弟在宣德侯府。

俞侯爷本来以为妻子在公主册封仪式后就能回家,没想到才回来了两他又要独守空房。

他有公务在身,不能跟随,只能一脸怨念的看着妻子离开。

太子殿下和永嘉公主都知道了韩家不是好人,怕俞夫人性子太过柔和,于是永嘉公主让儿子傅砚辞一同前往。

俞夫人沉浸在与妹妹即将相见的欣喜中。

容容沉浸在即将暴打渣男的快乐中。

傅砚辞出发前被母亲千叮咛万嘱咐要照顾好姨母,他不敢怠慢,派人提前查了韩府的底细。

…………

钦州韩府。

姜玉凝是家中幼女,家境殷实,父母和姐姐对她万般宠爱,千般呵护。

父亲当年支援边军的仁义之举更是得皇上褒奖,随后长姐嫁入宣德侯府,姜家在甘州一时风头无两,人人恭维。

后来韩县令家的长子韩子珉前来提亲,韩公子年长她3岁,当时已是举人。

姜父看他年纪轻轻便气度不凡,前途无量,知识渊博,还是官宦子弟。以为韩家子是个人品学识俱佳的好女婿,于是便应下了这门婚事。

她嫁入韩家时,父母给了巨额陪嫁,华贵首饰,古玩珍宝,金银铜币,绫罗绸缎和豪华家具应有尽有。

虽是商户之女,却比一些官宦人家的嫁妆更为丰厚。

婚后她和夫君更是志趣相投,无话不谈。夫君夜半苦读时,她在一旁磨墨添茶,红袖添香羡煞旁人。

后来丈夫中了进士,成为了钦州地方县令,她用嫁妆为其打点,丈夫节节高升官途顺遂,如今更是钦州知府,前程似锦。

姜玉凝曾经以为自己得上天眷顾,是世间最幸福之人。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不一样了。

是她父母去世后,姐夫姐姐又不得宣德侯喜爱。

是她嫁入韩府多年只生了一个女儿。

是她“不懂事”,没有应了婆母的要求,拿嫁妆无休止的为韩家分忧。

婆母几次三番旁敲侧击想叫她贴补家用补贴小姑子,韩家大姑娘出嫁时嫌她添妆过于小气。

夜半温存时,她委婉说起自己在家中的委屈,希望丈夫能到婆母和小姑子面前调和几分,让她不至于为难。

那时候他是怎么说的?

“母亲于我有生养之恩,身为儿媳妇,应当事事以母亲心意为先,好好孝顺她老人家。一家人非要为了一点黄白之物伤了和气吗?”

“那是我亲妹妹都是一家人,我就两个嫡亲的妹子,你这当嫂嫂的心胸怎么这般狭窄,如此不能容人。放心等我妹妹出嫁了自然就碍不了你的眼。”

”娘子,你私库中不是还有一件甜白釉花鸟纹琉璃瓶吗?你拿出来,为夫要拿去送礼。”

丈夫越来越冷漠,府里抬了一房又一房年轻貌美,娇俏动人的姨娘。

除了要钱丈夫就不再踏入她的院子。

女儿明明是韩府的嫡小姐,丈夫却疼爱庶子庶女,无视自己的孩子。

娘家无人,姐姐也过得不如意她不敢打扰。

前无出路,后无退路,只能任由韩家拿捏磋磨?

委曲求全只希望将来女儿能许个好人家,不要步了自己的后尘。

韩家姑奶奶嫁给钦州太守后,韩家得志,愈发不把她看在眼里。

几个月前外面传来了不少风言风语,丈夫韩子珉与宁县令之女来往密切,情投意合。

宁姑娘才貌双全,身段妖娆,姿容艳丽。

韩老夫人看了宁姑娘的八字,旺夫旺家,更是宜男象,怀胎必生男。

且宁家姑娘虽门第比韩家低了不少,但到底是官宦小姐,比姜氏高贵多了。

姜氏不听话,正好压一压她的锐气,让她懂得什么是孝悌。

姜玉凝本以为不过就是府中多一位姬妾罢了,她对丈夫早已死心。

可能没想到韩家居然如此欺辱她。

那宁家女扬言宁做寒门妻,不做富人妾。

引得丈夫神魂颠倒,要娶她做平妻,承诺她入门后不分大小,与原配发妻平起平坐。

姜玉凝不答应。

丈夫就联合了韩老太太演了一场戏。

老太太病重,药石无灵,得宁姑娘割肉制药,上苍感动,老太太病情好转。

宁姑娘是韩老太太的贵人,只有娶了宁姑娘进门老太太才能身体安康。

丈夫坚持,韩老太太乐见其成,小姑子煽风点火,她的意见根本不重要。

“这宁姑娘可是老太太的救命恩人,你这没心肝的难道想叫人家做妾?”

“实在是不孝,在你眼里,老太太的命就这么不值钱?!”

小姑子韩二姑娘记恨她不肯掏陪嫁给她们姐妹添妆,添油加醋道:

“大晋注重孝道,以孝治天下,宁姐姐救了母亲的性命,就是韩府的再生父母。

但凡嫂嫂还有良心,就该把正妻位置让出来。这才是真正的孝顺。

嫂嫂该不会是期盼母亲早登极乐才阻挠宁姑娘进门的吧!”

丈夫给老太太使了个眼色,老太太马上痛苦流泪,面容扭曲,仿佛下一刻就要原地去世了。

韩子珉恼怒道:“毒妇,你难道想害死我娘?了?”

若是她孤身一人马上离开韩家也比现在强,可她还有女儿。

她想和离,但在榨干她的嫁妆前韩家不会允许。

若是被休弃,她也不能带着孩子走。

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她面白如灰什么都说不出来,满心悲凉。

最后只能恭顺的低下了头,向韩老太太磕头认错,声如蚊蝇道:“好。”

见姜玉凝点头答应,大家喜笑颜开,欢欢喜喜地去筹备亲事。

韩二姑娘到底惦记着姜玉凝的嫁妆,见她松口后,一副通情达理的模样,婉言劝道:

“我知道这事儿着实有几分委屈嫂嫂了,只是宁姐姐救了娘,对我们家有大恩。我们可是清流人家,若是知恩不报传将出去,我们韩家怕都没脸在钦州呆下去了!”

随后又带几分鄙夷不屑道:

“而且嫂嫂也要为哥哥着想,他年纪轻轻就是钦州知府,锦绣前程在手。嫂嫂不过是商户之女,在其他官宦人家那可是只能做妾的,由此可见哥哥待嫂嫂多好。嫂嫂做人得知足啊!”

知足……呵呵……

姜玉凝听了只觉得想吐。

她过世的公公当年不过是九品芝麻官,明明是他们贪图姜家的财富,偏偏做出一副对她情根深种的样子。

她父母去世后便露出豺狼虎豹之势,若不是她姐姐还在,他们怕是要赶尽杀绝。

回房之后,姜玉凝背靠房门失声痛哭。

姐姐,我好想你。

爹娘,小凝好苦啊!

你们不在了,他们都欺负我……

第42章 无耻韩家

你刚刚阅读到这里

返回
加入书架

返回首页

书籍详情 返回我的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