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阅读上一章

第31章 帝国势力入场,段表电文辞官

  

  第二日,曹少麟留下便宜老爹部下剩余的军队。

带着自己直属部下第六团与奉军两师的精锐力量。

火车轰鸣,沿北宁铁路疾驰向京都北平。

车厢内,他目光如炬,满脸坚毅。

决心与西路军会合后,以雷霆之势,一举攻下京都。

从这场直皖大战中,获取更多的利益。

只要拿下京都,曹少麟自信,自身军衔,军职都将得到提升。

能统率的部下,将变得更多。

如此一来,曹少麟的势力,也将得到空前发展。

不仅如此,京都富庶,能从敌军手里搜刮的大洋和金银,也将更多。

而直军西路军方面,在吴佩浮的带领下,势如破竹,所向披靡。

十七日,直军与皖军边防军第一师在涿州北郊的激烈交锋中。

直军大获全胜,皖军第一师旅长范尚品壮烈殉国,程旅长见大势已去,悄然潜逃。

师长曲同风面对全军战斗力几近丧失的局面。

无奈之下只能树起白旗,寻求与吴佩浮议和。

“曲同风愿缴械投降,望贵军能宽待我部。”

曲同风面色沉重,亲率部下来到吴佩浮面前,态度诚恳。

吴佩浮冷眼相对,厉声道:“先缴械,再谈停战之事。”

曲同风及部下迅速投降。

随后,吴佩浮并未亲自处置曲同风。

而是通电曹昆,请示如何处置。

曹昆得知消息,将督军之位交给侄子曹少麟。

立刻离开北仓赶往涿州接受投降。

曹昆面对曲同风,他非但没有苛责,反而劝其弃暗投明,共同讨伐徐树争和段其瑞。

“曲师长,识时务者为俊杰,你今日之举,实乃救国救民之义举。”

曹昆语重心长地对曲同风道。

曲同风听后深感愧疚又振奋,当即发电文至边防军全体。

呼吁他们一同加入曹昆阵营,共讨逆贼。

此番倒戈相向,无疑是对段其瑞势力的重大打击。

使其军队人心惶惶,溃不成军。

至十八日,皖军刘询的十五师于房山也宣告投降。

师长刘询趁乱逃脱,不知所踪。

十九日,直军大军抵达长辛店。

皖军总司令段之贵于长辛店指挥抵抗。

奈何,段之贵在西路指挥上连连败退。

退至长辛店,皖军已近乎无胜算。

十九日午时,长辛店被破,段之贵最终身负重伤,狼狈逃回北平。

自此,西路皖军群龙无首,士气低落。

遇见直军无不争相投降或逃跑。

二十日午后,直军主力于长辛店出发,跨过卢沟桥。

将四散奔逃的段军一一清扫干净。

至此,曹少麟东路大军与西路军顺利会师。

兵锋所指,便是那京都北平。

与此同时,京都北平内。

段其瑞在连续收到战败的消息后,心中悲痛万分。

数年苦心经营的心血与抱负,竟在短短数天之内化为乌有。

他惊愕于自己一手打造的皖系军队,在战火面前如此不堪一击。

仿佛“不经一战”就溃不成军。

作为一名刚毅的军人,面临这样的挫败。

他甚至有过轻生之念。

幸而身边亲信严密看护,劝慰他以大局为重,切勿因一时失利而自戕。

毕竟直军虽已兵戎相见,但同袍之情犹在,不至于过分相逼。

无奈之下,段其瑞只能将副将靳云鹏找来。

此刻的靳云鹏面对失意的老段,也无从开口安慰。

段其瑞面容沉痛,言语简短:“事态至此,你与他们尚能对话,速与他们谈判停战之事吧,至于条件,我并无特别要求,只希望战火不要再蔓延至北平城。”

靳云鹏从府学胡同段公馆出来,马不停蹄地赶去找傅良佐。

请求他作为代表向直军求和。

傅良佐答应下来后,并没有直接出城。

而是先去了北平大英公馆。

又去找了日军驻北平之人。

拿到双方的停战凋令,才出了城去见曹昆。

“北平督办使傅良佐,见过曹大帅!”

傅良佐被人带到曹昆面前,看着曹昆身旁站着的众人。

不卑不亢的见礼道。

“你来做甚?”

曹昆看着眼前之人,皱了皱眉头后问。

“回大帅,段总理派我与贵方求和。”

“为免继续生灵涂炭,段总理愿与曹大帅冰释前嫌,化干戈为玉帛。”

傅良佐来此谈判,自有底气。

看着眼前荷枪实弹的众人,就算此时自己孤身一人,也并无多少慌乱。

“呵,段其瑞这个老狐狸。”

“现在我大军已经兵临城下,他拿什么能挡,既如此,我又何必与他议和,你说对吧?”

曹昆笑看着眼前的傅良佐。

淡淡开口,毫不掩饰自己的资本。

“曹大帅所言有理,只不过……”

“在下这里有两封书信,还请曹大帅过目,再做定夺。”

傅良佐从怀里拿出两封书信,交给了眼前的曹昆。

一封来自大英公馆,一封,则来自日军驻北平的大佐。

曹昆让人拿过书信,拆开来看。

见到两封信的国印盖章和各自署名。

以及信中的内容。

脸色变得十分阴沉。

曹少麟见此,心中有些不好的预感。

曹昆看完后,自然的甩给了吴佩浮,吴佩浮看完,又被传给其余人,最终落到了曹少麟手中。

看着书信内容。

曹少麟跟曹昆一样,气不打一处来。

看着眼前的傅良佐,怒目而视。

大英帝国是曹昆等直军背后的支持者。

大日帝国,则是段其瑞等皖军背后的支持者。

眼看曹昆和曹少麟他们,就要拿下北平。

两方帝国势力,却要求双方和解。

这让曹昆等人如何能忍受的了。

“督军,管这些干嘛,直接打进去就完了嘛。”

看着犹豫不决的曹昆,底下的副将们一个个变得急躁起来。

“唉。”

曹昆最终还是无奈叹了口气。

皖军不算什么,可背后的帝国势力,不是曹昆能够招惹得起。

“你回去告诉段其瑞,让出北平,引咎辞职。”

“我就接受议和。”

两方帝国势力只是让他们停战,但在停战前,曹昆势必要将京都北平收入囊中。

这数天数夜,伤亡惨重的打到这里。

曹昆可不允许毫无收获。

“我回去告诉段总理。”

傅良佐见曹昆等人面色阴沉,不敢过多犹豫。

转身离开,回去禀报。

……

此时的北平城内,看着城外直奉联军,数万大军集结。

城中紧张气氛弥漫。

前线溃退下来的皖军更是狼狈不堪,毫无斗志。

段其瑞听完傅良佐带回的要求。

眼看局势无法挽回,只得答应了曹昆的要求。

并亲自前往徐世昌处,恳请徐总统下令停战。

以免京城陷入更大的混乱。

徐世昌在段其瑞离去之后,望着他的背影,冷冷地叹道:“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

当天,徐世昌正式颁下停战令。

其中言辞恳切,要求各路军队停止进攻,退回原防。

以维护国家大局。

避免战争继续祸及无辜百姓。

更不希望繁华的京师变为一片焦土。

20日,段其瑞发布通电,引咎辞职。

电云:“保定曹经略使、天津曹省长、盛京张巡阅使、南京李督军、南昌陈督军、武昌王巡阅使、开封赵督军、归化蔡都统、宁夏马护军使同鉴:顷奉主座电谕:

‘近日叠接外交团警告,以京师侨民林立,生命财产极关紧要,战事如再延长,危险宁堪言状?应令双方即日停战,速饬前方各守界线,停止进攻,听候明令解决’等因,其瑞当即分饬前方将士,一律停止进攻在案。

查其瑞此次编制定国军,防护京师,盖以振纲饬纪,并非黩武穷兵,乃因德薄能鲜,措置未宜,致召外人责言,上劳主座之廑念。

抚衷内疚,良深悚惶!

查当日即经陈明,设有贻误,自负其责。

现在亟应沥陈自劾,用解愆尤,业已呈请主座。

准将督办边防事务,管理将军府事宜各本职,暨陆军上将本官,即予罢免;

并将历奉奖授之勋位勋章,一律撤销。

定国军名义,亦于即日解除,以谢国人。

谨先电闻!!”

在电文中,段其瑞详细陈述了停战的必要性和自己的责任。

同时,又故意忽略了直军中的关键人物吴佩浮,足见他对吴佩孚的深深怨恨。

毕竟,没有西路线吴佩浮的势如破竹。

他皖军也不会溃败的这么快。

才短短数天功夫,就被人打到了家门口。

尽管皖军遭受全面溃败,段其瑞并未选择逃往南方或在租界避难。

而是坦然回到府学胡同。

除了东西两战场的失利。

皖军在山东、信阳、察哈尔等地也是节节败退,各地战报纷至沓来,犹如雪上加霜。

面对这前所未有的危机。

段其瑞内心痛苦而又无奈,但他依旧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

接受命运无情的洗礼,尽显一位军人应有的坚韧与担当。

第31章 帝国势力入场,段表电文辞官

你刚刚阅读到这里

返回
加入书架

返回首页

书籍详情 返回我的书架